电子线路控制低压霓虹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73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电子线路控制的,具有闪烁、扫描、常亮功能的节能低压霓虹灯,由多谐振荡器、脉冲功率放大器、脉冲变压器、锯齿波发生器、锯齿波功率放大器、低频多谐振荡器等部分组成。扫描和闪光速度均可调节,同时可用肉眼观察到光柱运动的情况,又可把霓虹灯做成各种类型,如字母型、扫描型、闪烁型、水晶型,还可把霓虹灯构成各种图案,一个图案中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宴会、橱窗、商场的摆饰,舞厅、剧场等装饰和做各种广告宣传。(*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由电子线路控制的低压霓虹灯、特别是一种具有闪烁、扫描、常亮、节能的低压霓虹灯。现有的高漏电抗变压器的霓虹灯,它所用的电压比较高,一般在数千伏~一万五千伏,功率在数百瓦以上,控制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维护保养困难等缺点。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霓虹灯,它结构简单,控制电压低,使用安全,节省能源、价格低。具有常亮、闪光、扫描功能,而且扫描和闪光速度均可调节。同时可用肉眼观察到光柱的运动情况。又可把霓虹灯做成各种类型,如字母型、扫描型、闪烁型、水晶型。还可把霓虹灯构成各种图案,一个图案中可由红、黄、绿等多种颜色组成。适用于宴会、橱窗、商场的摆设,舞厅、剧场等装饰和做各种广告宣传。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控制电路上由电气元件高压控制改进为电子元件低压控制,灯管的电极由二个电极引出线改为一个电极引出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灯管的结构图。参照图1、2,把时基电路接成多谐振荡器〔1〕,产生3.5KC方波脉冲电压。方波脉冲电压经过脉冲功率放大器〔2〕,再通过脉冲变压器〔3〕,然后点亮霓虹灯〔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多谐振荡器[1]、脉冲功率放大器[2]、脉冲变压器[3]、锯齿波发生器[5]、锯齿波功率放大器[6]、低频多谐振荡器[7]等组成的电子线路控制低压霓虹灯[4];其特征是:控制电路由电子元件低压控制,灯管[13]的电极由两个电极引出线改为一个电极引出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奈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淮海图片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