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氨气作为零碳燃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纯氨,煤、甲烷与氨气耦合燃烧是研究热点之一,三者混合燃烧虽然能够降低碳排放,而纯氨着火难,煤、甲烷等燃料能够促进氨气着火,促进其充分燃烧,但氨气是富含氮元素的燃料,其在燃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因此如何保证煤、甲烷与氨气耦合燃烧过程中生成较少的氮氧化物是研究重点之一,针对上述煤、甲烷与氨气耦合燃烧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开发一种煤与NH3/CH4耦合再燃控制低NO
x
(氮氧化物)生成的装置、方法及系统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煤、CH4和NH3耦合燃烧过程中NO
x
的生成,且对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
x
含量进行优化的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具有尾气排放口的锅炉,所述锅炉的燃烧室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为主燃区、再燃区、燃尽区和NO
x
还原区;
[0005]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主燃区的位置嵌装有主燃燃烧器,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再燃区的位置嵌装有再燃燃烧器,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燃尽区的位置嵌装有燃尽风喷口,所述锅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尾气排放口的锅炉,所述锅炉的燃烧室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为主燃区、再燃区、燃尽区和NO
x
还原区;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主燃区的位置嵌装有主燃燃烧器,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再燃区的位置嵌装有再燃燃烧器,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燃尽区的位置嵌装有燃尽风喷口,所述锅炉的侧壁上对应所述NO
x
还原区的位置嵌装有喷氨装置;所述主燃燃烧器用以通入煤粉与空气并在所述主燃区燃烧;所述再燃燃烧器用以通入CH4和NH3的混合气体作为燃料并在所述再燃区燃烧,其中,所述主燃区燃料为煤粉,再燃区燃料为CH4和NH3的混合气体;所述喷氨装置用以向所述NO
x
还原区喷射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对所述NO
x
还原区的NO
x
进行还原处理;所述主燃区燃料占总燃料量的70
‑
85wt%,其中,总燃料量为主燃区燃料和再燃区燃料之和;所述再燃区燃料中CH4与NH3比例为β,其中,其中,C
CH4
表示再燃区燃料中甲烷的质量分数,C
NH3
表示再燃区燃料中氨气的质量分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燃区的过量空气系数为0.75
‑
0.85;所述主燃区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1
‑
1.5;所述燃尽区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1
‑
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装置喷出的混合气体中氨气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为3
‑
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β值为0.5
‑
1。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燃区的燃烧温度为1200
‑
1400℃;所述NO
x
还原区位于所述燃尽区上方温度为850
‑
1100℃的位置处。6.一种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煤与氨/甲烷耦合再燃低氮燃烧装置对应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所述锅炉中通过主燃燃烧器和再燃燃烧器喷入煤粉、NH3\CH4燃烧时,通过燃尽风喷口喷入燃尽风;步骤2:实时监测尾气排放口的NO
x
浓度,当尾气排放口处的NO
x
浓度低于150mg/m3或高于200mg/m3时,通过调节所述再燃区燃料占总燃料量的比例和/或调节再燃区燃料的β值以调节所述尾气排放口的NO
x
浓度高于150mg/m3,但低于200mg/m3;步骤3:由喷氨装置向NO
x
还原区喷射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并调节所述混合气体喷入量以使得所述尾气排放口的NO
x
浓度低于50mg/m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尾气排放口处的NO
x
浓度高于200mg/m3时,通过提高所述再燃区燃料占总燃料量的比例和/或降低再燃区燃料中β值以调节所述尾气排放口的NO
x
浓度低于200mg/m3,但高于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胜,舒淘,向军,任强强,贾萌川,陈逸峰,王敬燕,胡松,汪一,许凯,江龙,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