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63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仿生外骨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包括大臂骨架、小臂骨架、骨架连接机构以及线驱动机构;所述大臂骨架用于套设在患者上肢的大臂位置;所述小臂骨架用于套设在患者上肢小臂位置;所述骨架连接机构用于连接大臂骨架和小臂骨架,其位于患者上肢肘关节处;所述线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小臂骨架带动患者小臂绕肘关节做弯曲和伸展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仿生人体性,柔性化等特点,可以避免患者在使用外骨骼康复肘关节时,由于人机曲线不匹配和刚性驱动问题,对患者的肘关节造成二次损伤。对患者的肘关节造成二次损伤。对患者的肘关节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外骨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意外事故或者脑瘫、中风等疾病会引发患者运动障碍。部分患者会失去运动功能或感知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继发性病症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此现状,传统的治疗方法局限于康复治疗师的经验水平,时间和人力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大部分患者要求。肘关节及肘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肉等的康复运动也逐渐引发关注,但是市场上的肘关节一般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方式和驱动方式,如使用一个转动副机械结构来代替肘关节的复杂运动,使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或电机驱动这类刚性驱动方式来提供力或者力矩。这些机构和驱动都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
[0003]因而,申请人提出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解决了外骨骼运动与人体肘关节运动不一致问题和刚性驱动等问题可能对患者肘关节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臂骨架(1)、小臂骨架(2)、骨架连接机构(3)以及线驱动机构(4);所述大臂骨架(1)用于套设在患者上肢的大臂位置;所述小臂骨架(2)用于套设在患者上肢小臂位置;所述骨架连接机构(3)用于连接大臂骨架(1)和小臂骨架(2),其位于患者上肢肘关节处;所述线驱动机构(4)通过驱动小臂骨架(2)带动患者小臂绕肘关节做弯曲和伸展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骨架(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大臂骨架(101)和辅大臂骨架(102);所述小臂骨架(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小臂骨架和辅小臂骨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连接机构(3)包括凸轮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凸轮组件一端与大臂骨架(1)连接,另一端设置凸轮槽(308),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小臂骨架(2)连接,另一端与凸轮槽(308)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凸轮连接件(301)、凸轮外架(302)和凸轮内架(303),所述凸轮连接件(301)一端与大臂骨架(1)连接,另一端上设置凸轮槽(308)、凸轮外架(302)和凸轮内架(303),所述凸轮外架(302)和凸轮内架(303)均为环形结构并位于凸轮槽(308)的外端,凸轮外架(302)的直径大于凸轮内架(303)的直径,凸轮外架(302)位于凸轮槽(308)的外缘,凸轮内架(303)位于凸轮槽(308)的内缘,凸轮外架(302)与凸轮内架(303)的间距小于凸轮槽(308)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驱动仿生人体肘关节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凸轮轴(304)、第一关节轴承(305)、连杆(306)和连接支架(307),所述凸轮轴(304)一端与所述凸轮槽(308)滑动连接,另一端转动插配于第一关节轴承(305),所述第一关节轴承(305)与连杆(306)连接,所述连杆(306)与连接支架(307)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东倪军陈培松朱高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