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58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固定安装有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存放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两侧可拆卸安装有推进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存放盒,所述存放盒下端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水下机器人在进行下潜时可根据任务需要携带各种工具,从而提高潜水人员工作效率,当任务完成时水下机器人可通过启动设备特定机构调节螺旋桨的角度,从而达到设备可快速浮出水面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作业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尤其涉及水下作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器人是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水下机器人主要运用在海上救援,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在进行海洋开发时需要工作人员传上潜水服进行下潜,这时可以使用水下机器人对下潜的工作人员进行辅助,以便潜水员可更好的完成工作,公开号:CN212500972U,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外壳,机器外壳的左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水下摄像头,机器外壳的左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水下照明灯,机器外壳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缆线,机器外壳的外围设置有防碰撞装置,防碰撞装置包括弹簧伸缩杆一、弹簧伸缩杆二和弹簧伸缩杆三,弹簧伸缩杆一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机器外壳的后侧面,弹簧伸缩杆一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护框一,解决了现有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时,由于水下情况复杂,螺旋桨很可能会被水草或其他异物缠住,导致发生故障损坏的问题。
[000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该设备在进行使用时设备不具有工具携带功能,在进行水下作业时不便于为潜水员提供各种工具,设备在进行使用时螺旋桨无法调节自身角度,从而设备不便于根据使用需要对螺旋桨进行调节,不具有快速浮出水面的功能,因此我们提出水下作业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水下作业机器人,具备水下机器人在进行下潜时可根据任务需要携带各种工具,从而提高潜水人员工作效率,当任务完成时水下机器人可通过启动设备特定机构调节螺旋桨的角度,从而达到设备可快速浮出水面的优点,解决了常用水下机器人在进行使用时设备不具有工具携带功能,在进行水下作业时不便于为潜水员提供各种工具,设备在进行使用时螺旋桨无法调节自身角度,从而设备不便于根据使用需要对螺旋桨进行调节,不具有快速浮出水面的功能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固定安装有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存放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两侧可拆卸安装有推进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存放盒,所述存放盒下端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电动推杆分别相对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块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可卡接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可自动卡接安装在通孔内。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存放盒上两侧均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抽屉,所述抽屉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存放盒两侧相对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抽屉一端均螺纹安装有两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均固定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可与定位块与卡接槽配合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两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螺纹安装有若干组螺丝,所述螺丝可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两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与螺纹孔的配合可拆卸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两侧。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盒。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盒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螺旋桨,所述安装槽上固定安装有挡板。
[0012]1、本技术通过定位板、机器人主体、凹槽、电动推杆、连接板、第二把手、推进组件与螺纹孔的设计,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可把潜水员需要使用到的工具放置在存放组件内,达到了水下机器人在进行下潜时可根据任务需要携带各种工具,从而提高潜水人员工作效率的效果,当设备使用完毕后潜水员可站在连接板上拉着第二把手,然后启动推进组件,推进组件启动时可自动调节螺旋桨的角度,从而达到了设备可根据使用需要带着潜水员快速进行上浮的效果。
[0013]2、本技术通过凹槽、第一固定块、电动推杆、存放组件、存放盒、第二固定块与通孔的设计,达到了第二固定块卡接安装在凹槽内时可启动电动推杆,达到了可快速固定存放盒的效果。
[0014]3、本技术通过存放盒、存放槽、抽屉与第一把手的设计,使得存放盒安装完毕后可拉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被拉动时同步带动抽屉在存放槽上进行滑动,从而达到了便于存放工具的效果,便于设备进行使用。
[0015]4、本技术通过存放盒、抽屉、定位块、卡接槽、螺纹柱与卡接块的设计,使得工具存放在抽屉内时可把抽屉推入存放槽内然后通过螺纹柱与卡接块的配合转动卡接块,使卡接块卡接安装在卡接槽内,达到了定位抽屉的效果,避免设备在进行使用时抽屉滑出存放槽。
[0016]5、本技术通过机器人主体、推进组件、固定板、螺丝与螺纹孔的设计,使得推进组件上的固定板可通过螺丝与螺纹孔的配合可拆卸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两侧,达到了推进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两侧的效果,便于设备机构的维护与更换。
[0017]6、本技术通过固定板、电机、连接柱与调节盒的设计,使得推进组件启动时电机启动,电机启动时电机输出轴同步带动连接柱与调节盒进行同步转动,达到了调节盒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相应转动的效果便于设备进行使用。
[0018]7、本技术通过调节盒、安装槽、螺旋桨与挡板的设计,使得调节盒角度调节完毕后可启动螺旋桨,螺旋桨启动时可产生大量推进力,从而达到了设备可快速进行移动上浮的效果,挡板可避免螺旋桨转动时误伤到工作人员的情况发生,达到了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整体结构侧视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整体结构侧视立体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部分结构侧视立体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存放组件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存放组件部分结构拆分立体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推进组件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5]图中:1、定位板;2、机器人主体;3、凹槽;4、第一固定块;5、电动推杆;6、存放组件;601、存放盒;602、存放槽;603、抽屉;604、第一把手;605、定位块;606、卡接槽;607、螺纹柱;608、卡接块;609、第二固定块;610、通孔;7、连接板;8、第二把手;9、推进组件;901、固定板;902、螺丝;903、电机;904、连接柱;905、调节盒;906、安装槽;9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定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上固定安装有机器人主体(2),所述机器人主体(2)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电动推杆(5),所述机器人主体(2)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8),所述机器人主体(2)上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存放组件(6),所述机器人主体(2)两侧可拆卸安装有推进组件(9),所述机器人主体(2)两侧均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组件(6)包括存放盒(601),所述存放盒(601)下端固定安装有四组第二固定块(609),所述第二固定块(609)上均开设有通孔(610),所述凹槽(3)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电动推杆(5)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电动推杆(5)分别相对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块(4)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609)可卡接安装在凹槽(3)内,所述电动推杆(5)伸缩端可自动卡接安装在通孔(610)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601)上两侧均开设有存放槽(602),所述存放槽(602)内均滑动安装有抽屉(603),所述抽屉(603)一端均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冰连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狮子鱼深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