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25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所述水仓马达底端连接有后舱座,所述后舱座顶端安装有转向马达,所述转向马达输入端连接有信号传感器,所述信号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有水压仪表,所述水压仪表贯穿潜水舱顶部,所述电池顶端通过信号传输器连接有电击棍,所述电击棍贯穿潜水舱顶端,为了使用更加安全方便,通过设置马达棍和水压仪表,通过水压仪表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对水深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防止未知下潜水深的情况对潜水器造成损伤,而马达棍则能有效的防止在深水时水生动物靠近切无法摆脱对潜水器的威胁,可以对潜水器提供一个保护的手段。器提供一个保护的手段。器提供一个保护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体
,具体为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

技术介绍

[0002]浩瀚的海洋占住了地球表面积的71%,深底丰富的石油蕴藏、堆积着无数的锰团以及其他资源吸引着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海洋开发事业,深潜技术是进行海洋开发的必要手段,它是由深潜器、工作母船(水面支援船)和陆上基地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深潜器是其关键部份,此外,为了对深海失事潜艇实施营救,对深海沉船进行打捞以及深海考察,深潜侦察等都需要具备深潜器。
[0003]但是目前已经存在的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操作不够便捷,且不能有效的进行上浮和下潜的快速反应作业,对于其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执行任务,帮助不明显,其次在执行任务是若是遇到水生动物烦扰无法摆脱,严重削弱了实验的进度,严重还可能导致潜水器损坏在水下无法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已经存在的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操作不够便捷,且不能有效的进行上浮和下潜的快速反应作业,对于其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执行任务,帮助不明显,其次在执行任务是若是遇到水生动物烦扰无法摆脱,严重削弱了实验的进度,严重还可能导致潜水器损坏在水下无法回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包括主舱结构;所述主舱结构包括潜水舱、透明前罩、转向翼、发动机舱、放置架、照明灯、防水充电口、连接环和防水环;所述潜水舱前端安装有透明前罩,所述潜水舱尾部顶端安装有转向翼,所述潜水舱内部前方开设有前舱结构;所述前舱结构包括信号传输座、信号传输器、前置摄像、注水仓、水仓口、水仓塞、螺旋杆、螺旋杆转轴、水仓马达、螺旋杆固定座和水仓座;所述潜水舱内部前方安装有信号传输座,所述信号传输座顶端安装有信号传输器,所述信号传输器输出端连接有上升马达,所述上升马达传动端安装有上升叶片;所述潜水舱内部中部底端通过水仓座安装有注水仓,所述注水仓内部嵌入有水仓塞,所述水仓塞尾端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表面与螺旋杆转轴相啮合,所述螺旋杆转轴尾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水仓马达,所述水仓马达底端连接有后舱结构;所述后舱结构包括后舱座、电池盒、电池、电击棍、转向马达、信号传感器、水压仪表、转向轴、动力马达、传动叶片和传动叶片保护窗;
所述水仓马达底端连接有后舱座,所述后舱座顶端安装有转向马达,所述转向马达输入端连接有信号传感器,所述信号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有水压仪表,所述水压仪表贯穿潜水舱顶部;所述后舱座尾部顶端安装有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传动端安装有传动叶片。
[0006]优选的,所述潜水舱尾部安装有发动机舱,所述潜水舱一侧开设有防水充电口。
[0007]优选的,所述潜水舱连接处均通过连接环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环外侧包裹安装有防水环。
[0008]优选的,所述注水仓底部开设有水仓口,所述水仓口内部嵌入有过滤网,所述螺旋杆嵌入安装在螺旋杆固定座内部,所述螺旋杆固定座安装在潜水舱内部底端。
[0009]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器输出端连接有前置摄像,所述前置摄像贯穿连接环。
[0010]优选的,所述后舱座顶端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部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输入端与防水充电口的充电口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电池顶端通过信号传输器连接有电击棍,所述电击棍贯穿潜水舱顶端。
[0012]优选的,所述转向马达传动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转向轴底端的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向轴与转向翼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潜水舱底端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四角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潜水舱顶端安装有放生鳍.优选的,所述照明灯、前置摄像、水仓马达、上升马达、转向马达和动力马达的输入端均与电池的输出端相练接,并且均通过信号传输器与外界的控制终端相连接,所述信号传感器输出端与信号传输器相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设置注水仓、水仓塞、螺旋杆、螺旋杆转轴和水仓马达,通过水仓马达传动端的螺旋杆转轴传动螺旋杆推动和拉出水仓塞为注水仓内部注水,从而增大潜水器的整体重量已达到快速下潜和上升。
[0015]2、通过设置信号传输器和前置摄像,通过信号传输器可以对整个潜水器进行远程控制,同时也能将前置摄像拍摄的水下图像传输到陆地,可以更好的了解水下的环境以及对环境图像进行保存。
[0016]3、通过设置马达棍和水压仪表,通过水压仪表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对水深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防止未知下潜水深的情况对潜水器造成损伤,而马达棍则能有效的防止在深水时水生动物靠近切无法摆脱对潜水器的威胁,可以对潜水器提供一个保护的手段。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根据已经存在的潜水器在下潜速度和自我保护方面进行了优化以及改进,同时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组装则全部采用连接环一一连接的在维护拆卸方面都更加方便,马达棍的设置则在潜水器的自我保护方面有了一个提升,侧方面增加了潜水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升叶片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潜水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注水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叶片保护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马达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轴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舱结构;101、潜水舱;102、透明前罩;103、转向翼;104、发动机舱;105、放置架;106、照明灯;107、防水充电口;108、连接环;109、防水环;2、前舱结构;201、信号传输座;202、信号传输器;203、前置摄像;204、注水仓;205、水仓口;206、水仓塞;207、螺旋杆;208、螺旋杆转轴;209、水仓马达;210、螺旋杆固定座;211、水仓座;212、上升马达;213、上升叶片;3、后舱结构;301、后舱座;302、电池盒;303、电池;304、马达棍;305、转向马达;306、信号传感器;307、水压仪表;308、转向轴;309、动力马达;310、传动叶片;311、传动叶片保护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1:如图2

9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包括主舱结构1;主舱结构1包括潜水舱101、透明前罩102、转向翼103、发动机舱104、放置架105、照明灯106、防水充电口107、连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结构(1);所述主舱结构(1)包括潜水舱(101);所述潜水舱(101)前端安装有透明前罩(102),所述潜水舱(101)尾部顶端安装有转向翼(103),所述潜水舱(101)内部前方开设有前舱结构(2);所述前舱结构(2)包括信号传输座(201);所述潜水舱(101)内部前方安装有信号传输座(201),所述信号传输座(201)顶端安装有信号传输器(202),所述信号传输器(202)输出端连接有上升马达(212),所述上升马达(212)传动端安装有上升叶片(213);所述潜水舱(101)内部中部底端通过水仓座(211)安装有注水仓(204),所述注水仓(204)内部嵌入有水仓塞(206),所述水仓塞(206)尾端安装有螺旋杆(207),所述螺旋杆(207)表面与螺旋杆转轴(208)相啮合,所述螺旋杆转轴(208)尾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水仓马达(209),所述水仓马达(209)底端连接有后舱结构(3);所述后舱结构(3)包括后舱座(301);所述水仓马达(209)底端连接有后舱座(301),所述后舱座(301)顶端安装有转向马达(305),所述转向马达(305)输入端连接有信号传感器(306),所述信号传感器(306)输出端连接有水压仪表(307),所述水压仪表(307)贯穿潜水舱(101)顶部;所述后舱座(301)尾部顶端安装有动力马达(309),所述动力马达(309)传动端安装有传动叶片(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舱(101)尾部安装有发动机舱(104),所述潜水舱(101)一侧开设有防水充电口(1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解的防水型水下航行体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舱(101)连接处均通过连接环(108)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环(108)外侧包裹安装有防水环(109)。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陈茶花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