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30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包括主座构件、旋驱组件、涂油组件、注油组件、润滑均抹组件,旋转底座可在双轨带轮带动旋驱齿轮与主旋齿轮形成配合的情况下,进行自动的旋转,涂抹圈以及分油件安装在旋转底座中,且整体密封在后密封圈、前密封圈与旋转底座、内旋位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通过注油箱可向该密闭空间注入润滑油;同时,双轨带轮通过搅拌皮带带动搅拌带轮及搅拌轴的旋转,可提高注油箱内润滑油的活性;且通过搅拌皮带自身与均抹内轴的摩擦传动配合,可带动数组均抹片在涂抹完润滑油的铜管表面进行再次的均匀擦拭,具有节约润滑油,且润滑效果好的优点。且润滑效果好的优点。且润滑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铜管大散盘加工润滑
,特别涉及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散盘精密铜管是一种在热交换领域常用的有色金属管材,是由铜管或铜合金管材坯料缠绕成定径盘管制作而成。
[0003]随着我国国民需求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散盘精密铜管的用量开始大幅增加,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巨大,因此怎样减少大散盘精密铜管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铜及铜合金管材生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对绿色工厂提出了定义,其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并且对具体的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0004]现有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生产中,其润滑部分所带来一些缺陷也日益凸显出来,现有的润滑装置在对铜管进行润滑时,通常采用滴油或喷油的方式,这种方法在实际的使用不仅存在润滑油浪费的问题,不符合能源低碳化的评价要求,同时还具有润滑不均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包括主座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驱组件(2)、涂油组件(3)、注油组件(4)和润滑均抹组件(5);旋驱组件(2)包括主旋齿轮(202),涂油组件(3)包括前底座(301)、前顶座(302)、后密封圈(309)、前密封圈(310)和内密封旋槽(311),注油组件(4)包括注油箱(403)和搅拌皮带(410),润滑均抹组件(5)包括均抹内轴(502);旋驱组件(2)中的主旋齿轮(202)旋设在主座构件(1)内腔前端,涂油组件(3)中的前顶座(302)与前底座(301)上下方位的固接在主座构件(1)的前端,前密封圈(310)与后密封圈(309)前后方位的设于主旋齿轮(202)的前端,且前密封圈(310)与后密封圈(309)分别密封旋接在前顶座(302)与前底座(301)的内腔中开设的内密封旋槽(311)中,后密封圈(309)与前密封圈(310)之间设有涂抹圈(306),涂抹圈(306)的外表面均匀的连接有数组分油件(307),且涂抹圈(306)与分油件(307)可密闭在后密封圈(309)、前密封圈(310)与前顶座(302)、前底座(301)形成的空腔中,注油组件(4)中的注油箱(403)连接在前顶座(302)的上方,且与后密封圈(309)、前密封圈(310)与前顶座(302)、前底座(301)形成的空腔连接,注油箱(403)内密封旋设有搅拌轴(407),搅拌轴(407)通过搅拌皮带(410)与主旋齿轮(202)传动连接,润滑均抹组件(5)中的均抹内轴(502)旋设在主座构件(1)内腔后端,均抹内轴(502)内螺旋分布有数组均抹片(503),且均抹内轴(502)的外表面与搅拌皮带(410)摩擦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座构件(1)包括主座(101)、主过管孔(102)和主旋位(103),主过管孔(102)前后方向的贯通开设在主座(101)中,主旋位(103)与主过管孔(102)同轴的开设在主座(101)主体前端位置,主座(101)的主体前端位置与主旋位(103)对应的位置上还开设有旋驱位(104),旋驱位(104)内前后方向的贯通开设有旋驱轴孔(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散盘精密铜管收线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旋驱组件(2)还包括双轨带轮(205),主旋齿轮(202)的后端同轴的固定有主旋齿轮座(201),主旋齿轮(202)通过主旋齿轮座(201)旋转连接在主旋位(103)内,旋驱轴孔(105)中贯通的旋转连接有主旋驱轴(203),主旋驱轴(203)的前轴端插接固定有旋驱齿轮(204),且旋驱齿轮(204)与主旋齿轮(202)啮合传动,双轨带轮(205)插接固在主旋驱轴(203)的后轴端,主座(101)的侧端面与双轨带轮(205)对应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6),驱动电机(206)的旋轴中插接固定有驱动带轮(207),驱动带轮(207)与双轨带轮(205)外侧的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宇张建军赵志远赵卫杰姚利刚冯民敬崔雄杰陈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