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雨棣专利>正文

双功能节能电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11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功能节能电子开关。目的是具备普通开关的常开、常闭功能和节能电子开关的延时断电功能。主要构成是操作键S经功能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控制可控硅导通,实现负载延时关闭和常开状态,功能控制电路主要由CMOS译码分配器IC1组成,触发电路硅要由三极管T1组成。优点是试制使用,单键操作,循环进入延时-常闭-常开工作状态,三种状态均有LED指示,使用方便,扩大用途范围。(*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电路的开关控制及延时关断控制,尤指双功能节能电子开关。 在
技术介绍
中,目前已知的照明节能电子开关均为一功能的延时关断开关,其典型电路如图3所示,开关S在手按导通时,整个回路导通,经三极管放大触发单向可控硅SCR导通,负载照明灯工作,同时电容C存储电能,当开关S断开后,电容放电,经延时后可控硅SCR关断,负载停止工作,这种延时开关大多局限于楼梯、走廊等要求短暂照明的场合,不具备常闭、常开的普通开关功能,从而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机械触点式开关。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双功能节能电子开关,集传统机械触点式开关的常开、常闭功能节能电子开关的延时断电功能为一体,并采用单键轻触操作方式的双功能节能电子开关,扩大使用范围。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由可控硅TRIAC组成的主控制回路,操作键S经功能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控制可控硅TRIA导通,实现负载延时断电、及常开、常闭工作状态,其特殊之处是,在功能控制电路中,CMOS译码分配器IC1输出端Q1、Q2和Q3,Q1端有两路输出,一路连接电阻R3和充电电容C3,另一路连接三极管T1基极,Q2端输出连接三极管T1基极,Q3输出端连接IC1复位端RST,电阻R3和电容C3的接点连接IC1的RST复位端,内部工作电源电路向主控制回路供电。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在内部工作电源电路中,串联的电阻R8和指示二极管LED1一端接负载和可控硅TRIAC的接点,另一端接供电端V+,组成半波串接形式,储能电容C4并联在供电端V+与电源共用端上,稳压二极管ZD1与限流电阻R7的结点连接扩流三极管T2基极,稳压二极管ZD1负端、三极管T2集电极和二极管D4负端同时连接供电端V+,电阻R7下端、三极管T2发射极和二极管D5正端同时连接在电源共用端,适用于主回路控制电流在1~10A范围。在内部工作电源电路中,市电分别经二极管D4和D5连接并联的储能电容C4和稳压二极管ZD二端,二极管D4负端作为供电源端V+经串联的指示二极管LED1、电阻R8呈半波串接形式,连接可控硅TRIAC两端,组成功率小于50W时采用的内部工作电源电路。在内部工作电源电路中,市电分别经二极管D4和D5连接供电源端V+和三极管T2发射极,储能电容C4并联在供电端V+和电源共用端上,稳压二极管ZD1和限流电阻R7的结点连接扩流三极管T2基极,稳压二极管ZD1负端连接V+端,电阻R7下端与三极管T2发射极同接在电源共用端上,组成可控硅TRIAC为10A以上元件时的内部工作电源电路。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结构示意框图。图2是电路原理图。图3是
技术介绍
中单一功能延时关断节能电子开关的典型结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功能<50W时,内部工作电源的简化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主回路控制元件工作电流>10A时的内部工作电源的简化电路图。下面是本技术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参见图1,本技术主要由功能控制电路、触发电路、主控制回路和内部工作电源电路组成。参见图2,功能控制电路主要由CMOS译码分配器IC1组成,其IC1型号为CD4017或CD4022等系列产品,IC1输入端CLK接操作键S,IC1输出端Q1、Q2及Q3,其中Q1端接延时电路电阻R3和电容C3,并通过延时指示二极管LED2连接触发电路。Q2端通过常闭指示二极管LED3连接触发电路。Q3端通过二极管D3接复位电路。主控制回路控制元件采用双向可控硅TRIAC。触发电路由三极管T1及电阻R4和R6组成,采用负极性触发方式,避开双向可控硅控制极G为正,T2为负的工作状态。内部工作电源,由二极管ZD1、D4、D5,电容C4、三极管T2,电阻R7、R8及常开显示二极管LED1组成,与主控制回路呈半波串接形式。根据主回路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有三种不同的供电方式,即①关断状态,由电阻R8和显示二极管LED1提供内部控制电路所需的微量维持电流。②导通状态,由双向可控硅TRIAC直接提供满足触发及正常工作所需的工作电流。③转换状态,由贮能电容C4提供双向可控硅在开通时间内(可控硅触发极加控制信号至可控硅完全导通过程中)所需的触发电流。图2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常开(断开)状态当开关接入市电时,内部控制电路处于复位状态,CMOS译码分配器IC1的输出端Q1、Q2和Q3均为低电平,三极管T1截止,无触发电流通过可控硅TRIAC控制极,开关处于常开状态,电阻R8和常开状态显示LED1中将有电流流过,指示出开关所处状态及所在位置。延时状态在常开状态下,按动一次操作键S,在CMOS译码分配器IC1输入端CLK得到一个正脉冲,IC1输出端Q1产生高电平,一路经显示二极管LED2、电阻R4加在触发晶体管T1的基极,T1导通,主回路控制元件可控硅TRIAC得触发电流导通,电阻R6为限流电阻,可使3A双向可控硅TRIAC触发电流选择在20mA左右。Q1端另一路通过电阻R3向电容C3充电,R3和C3的时间常数决定延时时间的长短,当C3两端电压充至4V左右时,该电压通过二极管D1加至IC1的RST端,使IC1复位,同时恢复常开状态,IC1的Q1端处于低电平。电容C3通过低阻值电阻R2及二极管D2支路迅速放电。常闭(闭合)状态在延时状态下按动一次操作键S,IC1的CLK端得到第二个正脉冲,使Q1端恢复低电平,Q2端输出高电平。通过指示二极管LED3、电阻R4使三极管T1导通,可控硅TRIAC得到触发电流导通,整个开关处于常闭状态,负载工作。参见图4,当功率<50W时采用的简化内部工作电源,可取掉扩流晶体管T2及取样电阻R7,可控硅TRIAC可采用1A元件,二极管可采用1M稳压管。参见图5所示,当可控硅TRIAC工作电流>10A时,可取消电阻R8、指示二极管LED,静态供电直接利用可控硅的漏电流。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同时具备普通开关和节能开关的功能。2、采用单键操作,按动一次操作键,电路只进入延时关断工作状态,而后自动复位,恢复常开状态,因此,在无特殊需要时,可保证电路通常处于节能工作模式。3、依据LED1~3的指示,可以了解电路所处的工作状态,提示必要的操作,并便于分室安装或遥控。4、半波串联工作电源具有以下优点a)主控回路元件TRIAC关断时,电阻R8和指示二极管LED1等提供内部电路的静态维持电流,由于LED1的半波整流作用,与图3所示,
技术介绍
中的并联阻容元件降压相比(由电阻R7、R8和二极管LED组成降压电路),在相同的功耗下,可提供两倍的维持电流。从而便于接入较为复杂的控制电路,以扩展操作功能(如声控、光控功能等)。b)与图3同样的静态功耗下,可提供较大的触发电流,在主控回路元件TRIAC导通的工作状态下,流过触发管T1的触发电流直接取至主回路,有足够的能量维持正常触发。所以只需保证TRIAC在开通时间内所需的触发能量,即可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开通过程中的能量由储能电容C4提供,只要C4容量足够大,即可满足上述要求。本技术的双向可控硅TRIAC可采用3A,触发电流约为20mA,C4容量选为330μf。而
技术介绍
图3供电方式,受降压电阻(R8≈270K)的限制,在静态功耗相近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最大电流约为0.8mA。5、应用不同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功能节能电子开关,包括由可控硅TRIAC组成的主控制回路,操作键S经功能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控制可控硅TRIA导通,实现负载延时断电、及常开、常闭工作状态,其特征是:在功能控制电路中,CMOS译码分配器IC1输出端Q1、Q2和Q3,Q1端有两路输出,一路连接电阻R3和充电电容C3,另一路连接三极管T1基极,Q2端输出连接三极管T1基极,Q3输出端连接IC1复位端RST,电阻R3和电容C3的接点连接IC1的RST复位端,内部工作电源电路向主控制回路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棣
申请(专利权)人:刘雨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