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672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涉及印刷废水领域,步骤一:将其印刷废水表面较大的颗粒悬浮物进行交换吸附,步骤二: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步骤三:直至沉淀物聚集形成大颗粒,慢慢下沉,步骤四:使得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使其作为废水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附工序,将废水中较大的颗粒悬浮物去除,随后通过电解、氧化等工序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成絮状混凝物,随后再向内加入试剂使其絮状混凝物聚集形成大颗粒,向底部沉去,最后通入混凝池内,对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废水内不会有多余残留物,提高了印刷废水的净化度,提高了净化水的再利用率。净化水的再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废水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源不足、水体污染和水环境生态恶化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生态是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0003]印刷废水是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印刷残液、擦版废水、制版废水、清洗废水等的总称,是一种比较难于治理的工业废水,印刷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油墨、碱、机油等,水质复杂,难降解的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碱性大,色度高,处理难度比较大。
[0004]现有的废水净化方法包括物化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方法、磁分离处理方法等,但是采用上述任何单一方法处理得到的净化水还是有残余污染物,净化度不高,也使得净化水的再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方法处理得到的净化水还是有残余污染物,净化度不高,也使得净化水的再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通过水泵将印刷废水通入吸附池内,在吸附池安装有多组凹凸棒,将其印刷废水表面较大的颗粒悬浮物进行交换吸附,随后在通过水泵将其排入电解池内进行电解;
[0008]步骤二:排至电解池内的废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同时在电解过程中伴随着产生气浮的功能,随后在将其电解后的清水送至氧化池内;
[0009]步骤三:排至氧化池内的废水,向内加入试剂调节其整体的PH值3

4,随后在废水内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在出现絮凝沉淀产生时,一边加入聚丙烯酰胺一边搅拌均匀,直至沉淀物聚集形成大颗粒,慢慢下沉,在将其氧化后的清水送至混凝池内;
[0010]步骤四:排至混凝池内的废水,通过向内加入氧化剂、混凝剂、PH调节至8

9的较佳实验条件,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得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使其作为废水处理后的深度处理,随后将其排入清水池内进行收集,便于后期进行再利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附工序,将废水中较大的颗粒悬浮物去除,随后通过电解、氧化等工序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成絮状混凝物,随后再向内加入试剂使其絮状
混凝物聚集形成大颗粒,向底部沉去,最后通入混凝池内,对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废水内不会有多余残留物,提高了印刷废水的净化度,提高了净化水的再利用率。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池、电解池、氧化池与混凝池内皆通过水泵压滤的作用将废水按照顺序进行排放。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的作用,便于各个反应池内的污水通过其向下一道工序排去。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属于胶体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凸棒石粘土处理印刷污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与再生简单等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气浮是将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于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从而使得污染物浮到水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浮法便于进一步提高其印刷污水的处理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的试剂为稀盐酸溶液,通过加入稀盐酸溶液利用PH试纸检测废水中的PH值。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稀盐酸溶液便于工作人员对其废水中的PH值进行精确调节。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的混凝剂为氧化铝,通过氧化铝加入废水中进行搅拌后,待静置五至七分钟后,会产生棉花状的絮凝沉淀。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边加入混凝剂一边进行搅拌,能够使得印刷废水中的有机物呈絮凝状沉淀产生。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的氧化剂为NaClO,其含量在10

20g/L,混凝剂为FCH3,其含量在0.1

0.3g/L。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为混凝池内提供最佳的废水处理环境。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PAC、三氯化铁等。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印刷废水的具体情况进行添加不同的混凝剂。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胶体颗粒之间互相排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电介质(即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改变为呈电中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下沉。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剂相当于内部带有电荷的电解质,与其污水的中胶体颗粒进行反应。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吸附工序,将废水中较大的颗粒悬浮物去除,随后通过电解、氧化等工序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成絮状混凝物,随后再向内加入试剂使其絮状混凝物聚集形成大颗粒,向底部沉去,最后通入混凝池内,对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废水内不会有多余残留物,提高了印刷废水的净化度,提高了净化水的再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2]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一:通过水泵将印刷废水通入吸附池内,在吸附池安装有多组凹凸棒,将其印刷废水表面较大的颗粒悬浮物进行交换吸附,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属于胶体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凹凸棒石粘土处理印刷污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与再生简单等优点,随后在通过水泵将其排入电解池内进行电解;
[0034]步骤二:排至电解池内的废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同时在电解过程中伴随着产生气浮的功能,气浮是将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于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从而使得污染物浮到水面,通过气浮法便于进一步提高其印刷污水的处理效果,随后在将其电解后的清水送至氧化池内;
[0035]步骤三:排至氧化池内的废水,向内加入试剂调节其整体的PH值3

4,试剂为稀盐酸溶液,通过加入稀盐酸溶液利用PH试纸检测废水中的PH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水泵将印刷废水通入吸附池内,在吸附池安装有多组凹凸棒,将其印刷废水表面较大的颗粒悬浮物进行交换吸附,随后在通过水泵将其排入电解池内进行电解;步骤二:排至电解池内的废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同时在电解过程中伴随着产生气浮的功能,随后在将其电解后的清水送至氧化池内;步骤三:排至氧化池内的废水,向内加入试剂调节其整体的PH值3

4,随后在废水内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在出现絮凝沉淀产生时,一边加入聚丙烯酰胺一边搅拌均匀,直至沉淀物聚集形成大颗粒,慢慢下沉,在将其氧化后的清水送至混凝池内;步骤四:排至混凝池内的废水,通过向内加入氧化剂、混凝剂、PH调节至8

9的较佳实验条件,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得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使其作为废水处理后的深度处理,随后将其排入清水池内进行收集,便于后期进行再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池、电解池、氧化池与混凝池内皆通过水泵压滤的作用将废水按照顺序进行排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冲版清水采用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属于胶体吸附和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征张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银报智能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