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6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涉及电极糊生产领域,包括对残阳极进行粉碎研磨后混入原料内,通过配比原料的组分以及采用原料的混合反应方式对原料进行混捏,对混捏后的原料压制成型并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回收残阳极并对其破碎,将破碎后的残阳极收尘粉与经过配比的原料混合,通过特殊的方式混合填充粒料之间的间隙,利用残阳极收尘粉代替部分电极糊原料,在保证电极糊质量的同时,能降低电极糊的生产成本,有效解决残阳极收生粉的废弃物再利用,实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糊生产领域,具体为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极糊作为矿热炉自焙电极的材料,在铁合金和电石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者矿热电炉不断向大型化、高功率化、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等方向发展,对电极糊质量和需求量均提出更商要求,随之原料成本也不断增高,电极糊价格呈上升趋势。同时也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解决破碎残阳粉尘污染问题,同时实现国废资源化利用,提升电极糊的性能。
[0003]现有残阳极收尘粉的回收再利用不够,电极糊的生产成本偏高,含收尘粉电极糊的产品配方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产品生产各工序工艺参数需要优化。
[0004]因此,现有的电极糊生产工艺存在残阳极收尘粉利用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以解决现有的电极糊生产工艺存在残阳极收尘粉利用率低,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采用双鄂式破碎机将洗涤后的残阳极破碎,并采用球磨机将破碎后的残阳极粉碎,得到残阳极收尘粉;
[0008]步骤二:配比电极糊生产所需的原料,以质量份计为:
[0009][0010]步骤三:将电极糊生产所需的原料中的电煅无烟煤、石油焦、残阳极收尘粉、石墨粉按配方要求称量,再汇入复核秤,经过称量质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而后投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100

120℃,搅拌1

2h;
[0011]步骤四:将上述搅拌后的原料按质量称量分为A、B两部分,其中A部分质量占搅拌后原料的45

60%,将A部分的原料与按配方要求称量的改质煤沥青一起加入预热混捏机下层的混捏锅中混捏,混捏温度为180

200℃,时间为1

2h,同时在混捏的前1h均匀加入B部分的原料;
[0012]步骤五:将混捏后的糊状原料送入所需生产规格的挤压成型机中,控制压力为120

200Mpa,保压2

3min;
[0013]步骤六:从挤压成型机中连同模具放入冷却池中冷却,冷却池的水温为20
±
2℃,冷却20

30s,而后取出脱模,将产品间隔码放后风冷干燥10

20min,即可得到电极糊产品。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收残阳极并对其破碎,将破碎后的残阳极收尘粉与经过配比的原料混合,通过特殊的方式混合填充粒料之间的间隙,利用残阳极收尘粉代替部分电极糊原料,在保证电极糊质量的同时,能降低电极糊的生产成本,有效解决残阳极收生粉的废弃物再利用,实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的球磨机为卧式结构的风扫式球磨机。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残阳极颗粒进行有效的粉碎,使其粒径达到使用要求。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的电煅无烟煤预先经过煅烧精选,使灰份<5%、挥发份<1%、粉末比电阻400
±
50μΩm、真密度>1.60g/cm3。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无烟煤的导电性,保证电极糊的导电质量。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的石油焦精选后理化指标应达到灰份<1%、挥发份<1%、硫分<0.4%。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选后的石油焦能够很好的与其它原料混合,同时不会产生较多的粉尘污染。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的石墨粉精选后纯度要求>70
±
5%。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石墨粉的纯净度,进而提升电极糊的品质。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的改质煤沥青理化指标为软化点SP85
±
5℃、甲苯不溶物含量30

35%、灰份<0.2%、挥发份55

65%、水份<5%,喹啉不溶物含量<5%。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质煤沥青的甲苯不溶物、结焦值都高于传统的中温煤沥青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从球磨机中排出的残阳极粉末颗粒直径<1mm。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阳极收尘粉的比表面积,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其它原料相互结合。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回收残阳极并对其破碎,将破碎后的残阳极收尘粉与经过配比的原料混合,通过特殊的方式混合填充粒料之间的间隙,有效解决残阳极收生粉的废弃物再利用,实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0029]2、本专利技术通过残阳极破碎收尘粉的回收利用,利用残阳极收尘粉代替部分电极糊原料,在保证电极糊质量的同时,能降低电极糊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实施例一:
[0032]采用双鄂式破碎机将洗涤后的残阳极破碎,并采用卧式结构的风扫式球磨机将破碎后的残阳极粉碎,得到颗粒直径<1mm的残阳极收尘粉;配比电极糊生产所需的原料,以质量份计为:
[0033][0034]其中,电煅无烟煤预先经过煅烧精选,使灰份<5%、挥发份<1%、粉末比电阻400
±
50μΩm、真密度>1.60g/cm3;石油焦精选后理化指标应达到灰份<1%、挥发份<1%、硫分<0.4%;石墨粉精选后纯度要求>80
±
5%;改质煤沥青理化指标为软化点SP85
±
5℃、甲苯不溶物含量30%、灰份<0.2%、挥发份55%、水份<5%,喹啉不溶物含量<5%;将电极糊生产所需的原料中的电煅无烟煤、石油焦、残阳极收尘粉、石墨粉按配方要求称量,再汇入复核秤,经过称量质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而后投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100℃,搅拌1h;将上述搅拌后的原料按质量称量分为A、B两部分,其中A部分质量占搅拌后原料的45%,将A部分的原料与按配方要求称量的改质煤沥青一起加入预热混捏机下层的混捏锅中混捏,混捏温度为180℃,时间为2h,同时在混捏的前1h均匀加入B部分的原料;将混捏后的糊状原料送入所需生产规格的挤压成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极糊生产过程中的收尘粉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双鄂式破碎机将洗涤后的残阳极破碎,并采用球磨机将破碎后的残阳极粉碎,得到残阳极收尘粉;步骤二:配比电极糊生产所需的原料,以质量份计为:步骤三:将电极糊生产所需的原料中的电煅无烟煤、石油焦、残阳极收尘粉、石墨粉按配方要求称量,再汇入复核秤,经过称量质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而后投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100

120℃,搅拌1

2h;步骤四:将上述搅拌后的原料按质量称量分为A、B两部分,其中A部分质量占搅拌后原料的45

60%,将A部分的原料与按配方要求称量的改质煤沥青一起加入预热混捏机下层的混捏锅中混捏,混捏温度为180

200℃,时间为1

2h,同时在混捏的前1h均匀加入B部分的原料;步骤五:将混捏后的糊状原料送入所需生产规格的挤压成型机中,控制压力为120

200Mpa,保压2

3min;步骤六:从挤压成型机中连同模具放入冷却池中冷却,冷却池的水温为20
±
2℃,冷却20

30s,而后取出脱模,将产品间隔码放后风冷干燥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婧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蓝伯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