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以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18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以及通信设备,用于提高位于印刷电路板两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光模块的散热效率,该光模块散热组件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第一散热端部与第一光模块笼子连接,第二散热端部与第二光模块笼子连接,第一散热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散热齿,第二散热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散热齿。可见,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之间,通过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进行热量的传导,从而提高了光模块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应力对光模块散热组件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以及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010506635.4,原申请日是2020年06月05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以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3]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设备中,光模块作为其中的关键器件之一,随着通信向高速率、大带宽、大流量的不断演进,光模块在数量、聚集度、单模块发热量上都在不断向高密、集群、高热量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光模块散热问题变的越来越棘手。
[0004]在光模块数量很多,无法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单面完全放下的场景下,光模块会有在PCB正反两面对称设置,如果PCB正反两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光模块之间较大温差时,温度较高一侧的光模块会成为整个通信设备散热的瓶颈,而另一侧光模块尚存在散热余量。
[0005]可见,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对光模块进行散热的方案,针对在PCB两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光模块的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以及通信设备,其用于提高位于PCB两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光模块的散热效率,而且有效地提高光模块散热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位于印刷电路板两面的第一光模块笼子和第二光模块笼子,该第一光模块笼子用于容纳第一光模块,该第二光模块笼子用于容纳第二光模块,该光模块散热组件还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该第一散热端部与该第一光模块笼子贴合,该第二散热端部与该第二光模块笼子贴合,若该第一光模块的温度高于该第二光模块,该第一光模块用于将热量依次经由该第一散热端部和该第二散热端部向该第二光模块进行传导,若该第二光模块的温度高于该第一光模块,则该第二光模块用于将热量依次经由该第二散热端部和该第一散热端部向该第一光模块进行传导;该第一散热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散热齿,相邻的两个该第一散热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该第一散热齿用于在该第一散热端部的压力的作用下在该第一间隙内进行形变;该第二散热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散热齿,相邻的两个该第二散热齿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该第二散热齿用于在该第二散热端部的压力的作用下在该第二间隙内进行形变。
[0008]可见,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之间,通过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进行热量的传导,从而使得在第一光模块的温度和第二光模块的温度之间存在温差的情况下,还可通过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进行散热,从而能够对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进行充分的散热,提高了光模块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而且通过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之间
进行互通的散热方式,提高了光模块散热组件散热的均衡性,提高了光模块的可靠性,延长了光模块的使用时间。而且第一散热端部的应力能够在第一间隙内充分释放,有效地避免了应力对第一光模块笼子进行损坏的可能,第二散热端部的应力能够在第二间隙内充分释放,有效地避免了应力对第二光模块笼子进行损坏的可能,有效地提高了第一光模块笼子和第二光模块笼子的安全,提高了第一光模块笼子和第二光模块笼子的使用寿命。而且采用多个第一散热齿及多个第二散热齿,有效地避免了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之间通过热阻比较高的空气进行导热,有效地降低了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之间的热阻,而且在第一散热齿和第二散热齿在形变的过程中,会增大第一散热齿与第一散热端部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大第二散热齿与第二散热端部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之间热量的传导,提高了散热效率。
[0009]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均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贴合,所述第二光模块笼子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端部贴合;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开窗,所述开窗沿垂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向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端部以及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均插设于所述开窗内设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沿垂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向位置相对。
[0010]可见,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均插设于印刷电路板的开窗内,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之间的位置的对准,避免了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之间位置出现相错开,从而导致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之间无法实现互通的散热性能的情况。
[0011]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内设置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端部之间,且呈压缩状态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端部贴合;所述第二光模块笼子内设置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光模块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之间,且呈压缩状态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同时与所述第二光模块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贴合。
[0012]可见,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一光模块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光模块即可通过第一弹性件将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端部上,因传导过程是通过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弹性件进行的,从而避免了第一光模块的热量通过具有高热阻的空气向第一散热端部进行传导的弊端,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第一光模块将热量向第一散热端部进行传导的过程中的热阻。对采用第二弹性件的有益效果的说明,请详见对第一弹性件的说明,不做赘述。
[0013]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弹性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光模块的端面,所述第一弹性端延伸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一光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弹性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光模块的端面,所述第二弹性端延伸于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光模块之间。
[0014]可见,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光模块的端
面,通过该第一固定端有效地保证了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之间结构的稳固,避免第一弹性件从第一光模块笼子中脱离的情况的出现,所述第一弹性端延伸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一光模块之间,且第一弹性端可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由形变,以使在第一弹性端出现形变时,能够将第一光模块的热量向第一散热端部进行传导的目的,且传导过程中具有低热阻。对采用第二弹性件的有益效果的说明,请详见对第一弹性件的说明,不做赘述。
[0015]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模块散热组件还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导热中间件,所述导热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之间,且所述导热中间件的两面均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贴合。
[0016]可见,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之间通过导热中间件进行热量的传导,降低了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之间进行热量传导时的热阻,避免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两面的第一光模块笼子和第二光模块笼子,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用于容纳第一光模块,所述第二光模块笼子用于容纳第二光模块,所述光模块组件还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散热端部和第二散热端部,所述第一散热端部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贴合,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与所述第二光模块笼子贴合,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用于从所述第一光模块到所述第二光模块以及其反方向进行热量传导;;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散热齿用于在所述第一散热端部的压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进行形变;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包括个第二散热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齿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散热齿用于在所述第二散热端部的压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二间隙内进行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均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贴合,所述第二光模块笼子朝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端部贴合;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开窗,所述开窗沿垂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向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端部以及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均插设于所述开窗内设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沿垂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方向位置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模块笼子内设置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端部之间,且呈压缩状态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端部贴合;所述第二光模块笼子内设置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光模块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之间,且呈压缩状态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同时与所述第二光模块和所述第二散热端部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弹性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光模块的端面,所述第一弹性端延伸于所述第一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一光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弹性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光模块的端面,所述第二弹性端延伸于所述第二散热端部和所述第二光模块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组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磊闫涛王宣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