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两用荧光灯,其电路包括交-直流变换器电路与电池供电的荧光灯的电路并组合而成(附图1);其交-直流变换器的电路是,带电源插头的两根中压单相交流电源线串联交流电源开关(S3)、熔断器(F2)后再分别联接降压式电源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的两端,后者(T2)的次级绕组两端联接由4个二极管(D4-D7)组成的桥式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桥式整流器(D4-D7)的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端分别联接电解电容器(C3)的正极/大功率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器(R5),后者(R5)的另一端分别联接三极管(Q2)的基极/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后者(D8)的正极联接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联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联接二极管(D10)的正极,后者(D10)的负极联接电池(DC)的正极,桥式整流器(D4-D7)的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端分别联接电解电容器(C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电池(DC)的负极;所述的电池供电的荧光灯的电路采用带振荡变压器的单管超音频自激型间歇振荡器、并以荧光灯管为振荡变压器负载,其工作频率设计为超音频(20-50KH↓[Z]),其电路构成是,电池(DC)的正极串联熔断器(F1)后再联接灯开关(S1),后者(S1)的另一端分别联接电解电容器(C1)的正极/电阻器(R1)/使用铁氧体磁芯的振荡变压器(T1)的第1绕组(n1),后者(n1)的另一端即在振荡管截止期间产生脉冲电压正极性的一端(圆点标记)联接振荡管即大功率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后者(Q1)的基极分别联接电阻器(R1)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器(C2),电容器(C2)的另一端串联电阻器(R2)后再联接变压器(T1)的第2绕组(n2),后者(n2)的另一端即产生脉冲电压正极性的一端(圆点标记)、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解电容器(C1)的负极均联接电池(DC)的负极,变压器(T1)中还设置升压绕组即第3绕组(n3)且其两端分别联接荧光灯管(HG)的两端灯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 所述的交-直流变换器电路中,所述的桥式整流器的4个整流二极管(D4-D7)各并联一个电容器(C4-C7);其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串联电阻器(R6);交流电指示电路即电阻器(R4)与发光二极管(D3)的串联电路与桥式整流器(D4-D7)中的某一个整流二极管并联,发光二极管与此整流二极管的导电方向相反; 所述的电池供电的荧光灯的电路中,增设直流插座(DCS),电池(DC)的正极串联熔断器(F1)后再联接直流插座(DCS)的正极,后者(DCS)的负极联接电池(DC)的负极;灯开关(S1)的“另一端”还分别联接电阻器(R3)/大功率双向触发二极管(SIDAC,D1),后者(D1)的另一端联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该二极管(D1)的额定击穿电压值稍低于三极管(Q1)的额定击穿电压值;所述的变压器(T1)的第3绕组(n3)的一端联接荧光灯管(HG)的某一端灯丝的两端,荧光灯管(HG)的另一端灯丝的一端联接低温开关(S2)的“刀”,开关(S2)的一个“掷”即掷点1联接电阻器(R3)的另一端,开关(S2)的另一个“掷”即掷点2、荧光灯管(HG)的“另一端灯丝”的另一端、变压器(T1)的第3绕组(n3)的另一端即产生脉冲电压正极性的一端(圆点标记)均联接电池(DC)的负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光源照明技术,尤其是既能使用电池、又能使用交流电源并为电池充电的荧光灯。
技术介绍
涉及交直流两用荧光灯的专利很多,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有许多种。笔者的名称为《交流电与电池两用荧光灯》的三项专利(专利号分别为94200319·5/94209375·5/94216163·7,以下统称前专利)采用低压-直流脉冲电流方案电池对一个带振荡(换能)变压器的单管超音频自激型间歇振荡器供电,振荡变压器中设置升压绕组且其两端分别联接荧光灯管的两端灯丝,振荡管导通期间升压绕组的电压较低,荧光灯管截止,振荡管截止期间升压绕组的脉冲电压很高或较高,击穿荧光灯管而产生直流脉冲电流即灯电流;交流电源经变压器降压、整流器整流和滤波、线性工作的串联式稳压电路稳压,变换成稳定的低压直流电源并与电池并联,在对电池充电的同时还可为上述的间歇振荡器供电即燃点荧光灯。这个方案具有电路较简、零件较少、成本较低、可靠性较好等优点,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缺点(将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详述),本技术即是针对这些缺点的改进性专利技术。附图说明附图1、2分别是交直流两用荧光灯的电路图、其实施例之一即交直流两用荧光台灯的外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上灿,
申请(专利权)人:李上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