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607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菌液体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置含不同硝酸镧浓度的PDA液体培养基,且控制其中硝酸镧浓度不大于40mg/L;步骤二、将茯苓菌株活化后,接种入步骤一配置的不同硝酸镧浓度的PDA液体培养基中,经摇床发酵后,提取茯苓菌丝体多糖;步骤三、通过红外光谱法、热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菌液体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茯苓多糖主要是β

D

葡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物活性丰富且特异,含有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研究显示茯苓多糖可以增加一氧化氮、TNF

α、IL

1β、IL

6的产生并促进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0003]野生茯苓常寄生在赤松(Pinus densiflora)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根部,产量较少,所以多人工栽培,人工栽培(固体发酵)需砍伐松木,会破坏环境,因此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是研究的新方向,研究显示茯苓液体发酵菌丝体中多糖含量高于固体发酵的菌核,这说明液体发酵茯苓菌丝体质量优良,甚至优于菌核,表明液体深层发酵也是提高茯苓品质的途径之一。
[0004]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110020801.0,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新的茯苓菌株及其液体发酵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发酵种子;b、发酵:将步骤a得到的种子接种于茯苓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发酵液,即为茯苓发酵产物。该发酵方法可以提高茯苓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产量或者胞外多糖产量。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研究发酵培养基中的是否能够增加特殊成分以对茯苓多糖高级结构产生影响,无法为提升茯苓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发酵过程中对茯苓多糖高级结构产生影响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配置含不同硝酸镧浓度的PDA液体培养基,且控制其中硝酸镧浓度不大于40mg/L;
[0008]步骤二、将茯苓菌株活化后,接种入步骤一配置的不同硝酸镧浓度的PDA液体培养基中,经摇床发酵后,提取茯苓菌丝体多糖;
[0009]步骤三、通过红外光谱法、热重

差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刚果红实验和碘

碘化钾实验表征茯苓多糖高级结构,以得出不同硝酸镧浓度对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改变情况。
[0010]所述步骤二中茯苓菌株活化后,控制活化孢子液的接种量为5

7%。优选的,接种量为6%。
[0011]可选的,所述PDA液体培养基中硝酸镧浓度为20mg/L时,得到的茯苓菌丝体多糖P2具有三螺旋结构,且没有分支和侧链。
[0012]可选的,所述PDA液体培养基中硝酸镧浓度为40mg/L时,得到的茯苓菌丝体多糖P4具有结晶形态结构,且有分支和侧链。
[0013]可选的,所述PDA液体培养基中硝酸镧浓度为0mg/L时,得到的茯苓菌丝体多糖P0与P4的表面形貌相似,P0有分支和侧链,不具有三螺旋结构和结晶形态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摇床发酵培养的条件为26℃、160rmp、14d。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提取茯苓菌丝体多糖的方法为:将摇床发酵好的茯苓菌丝体多糖经过滤、洗涤、烘干、研磨、超声破碎处理、静置、离心后,得到茯苓菌丝体多糖。
[0016]优选的,所述超声破碎处理的参数为超声波功率350w、时间15min、每5s间隔5s、温度25℃。
[0017]优选的,所述静置是置于4℃冰箱中静置24h。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采用硝酸镧可以改变茯苓菌丝体中多糖的结构。并且硝酸镧对茯苓多糖结构的影响与硝酸镧使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与低促高抑的规律不符,高浓度硝酸镧对茯苓菌丝体多糖晶体性质的形成更具有优势,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不同的多糖结构特点受硝酸镧影响的浓度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的复杂性以及多糖这种天然大分子化合物结构形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0020]2、本专利技术采用40mg/L硝酸镧处理的茯苓多糖具有更多分支,多糖分支对其某些生理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采用硝酸镧处理在增强多糖功效方面具有一定潜力。20 mg / L硝酸镧可以使茯苓多糖形成三螺旋结构,因此通过硝酸镧发酵处理有望得到生物活性更优良的茯苓多糖,为提高茯苓多糖的生理功效提供新的可行途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DTA和TGA曲线,其中,(a)为DTA曲线,(b)为TGA曲线;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P0、P2和P4的XRD衍射光谱图;
[0025]图4a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P0的电镜图;
[0026]图4b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P2的电镜图;
[0027]图4c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P4的电镜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茯苓多糖刚果红实验图谱;
[0029]图6为茯苓多糖碘

碘化钾紫外

可见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实验菌种:
[0033]茯苓 (Poria cocos),引自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塔畈皖山菌业有限公司。
[0034]实验试剂:
[0035]葡萄糖,水合硝酸镧,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苯酚,三氯甲烷,刚果红,碘,碘化钾均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0036]PDA液体培养基:土豆200g/L,葡萄糖20g/L,硝酸镧分别为0mg/L、20mg/L、40mg/L,pH值自然,灭菌115℃ 30min。
[0037]实验仪器:
[0038]双人净化超净工作台,苏净,SJ

CJ

2FD,苏州;立式高压灭菌锅,Hirayama,日本,HV

110;(3)振荡培养摇床,智城分析仪器,ZHWY

C2112B;高速离心机(TDL

4)凯达集团;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上海琪特(JY92

2D);真空冷冻干燥机,叶拓仪器仪表,上海,YTLG

10A;X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置含不同硝酸镧浓度的PDA液体培养基,且控制其中硝酸镧浓度不大于40mg/L;步骤二、将茯苓菌株活化后,接种入步骤一配置的不同硝酸镧浓度的PDA液体培养基中,经摇床发酵后,提取茯苓菌丝体多糖;步骤三、通过红外光谱法、热重

差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刚果红实验和碘

碘化钾实验表征茯苓多糖高级结构,以得出不同硝酸镧浓度对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改变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茯苓菌株活化后,控制活化孢子液的接种量为5

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变茯苓菌丝体多糖高级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A液体培养基中硝酸镧浓度为20mg/L时,得到的茯苓菌丝体多糖P2具有三螺旋结构,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瑞娟魏明李子龙胥骥朱秀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