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98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属于旋流器技术领域。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包括圆柱状的溢流筒,所述溢流筒的表面设有连通的入料组件,所述入料组件包括与溢流筒表面连通的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内壁设有相适配的控流圆盘,所述控流圆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嵌设在入料管对应的内壁中,所述控流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转杆,所述二号转杆延伸至入料管的顶部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入料管、控流圆盘、一号转杆、二号转杆和转动把杆组成的入料组件,主要是为了使该旋流设备能够根据入料分级粒度的粗细情况,进行定量控制,进而提高该旋流设备的过滤质量。而提高该旋流设备的过滤质量。而提高该旋流设备的过滤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


[0001]本技术涉及旋流器
,尤其涉及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

技术介绍

[0002]旋流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分级设备,常用离心沉降原理。当待分离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压力从旋流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后,产生强烈的三维椭圆型强旋转剪切湍流运动。由于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存在粒度差,其受到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料口排出,而大部分细颗粒由溢流管排出,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目的。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786633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旋流器,包括带有圆柱壳身的锥形壳体,位于圆柱壳身上设置有加料口和溢流口,位于圆柱壳身下部设置有带排料口的锥底,解决了目前的旋流器能够有效防止底部排料口堵塞和自动清理料口堆积物的问题。但是该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该装置中的加料口是水平连通于圆柱壳身的内部,若增大入料量,分级粒度变粗,若减小入料量,分级粒度变细,所以该装置中加料口的入口端径基本是一致大小的,是很难根据入料分级粒度的粗细情况,进行定量控制的,从而也就降低了该旋流器的过滤质量。
[0004]因此,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出了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包括圆柱状的溢流筒,所述溢流筒的表面设有连通的入料组件,所述入料组件包括与溢流筒表面连通的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内壁设有相适配的控流圆盘,所述控流圆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嵌设在入料管对应的内壁中,所述控流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转杆,所述二号转杆延伸至入料管的顶部上方,且固定连接有相适配的转动把杆,所述转动把杆的顶端设有呈方形状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顶部上方设有对应安装在溢流筒表面上的卡接组件,所述溢流筒的顶部中心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筒的底部连接有相适配的锥筒,所述锥筒的底端连接有相适配的底流管。
[0008]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溢流筒表面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螺纹连接有定位丝杆,所述定位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圆形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内壁贴合的卡接块。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溢流筒的顶部保持平行,所述连接板正对应于转动把杆的正上方。
[0010]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对应于溢流筒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延长限位板,所述延长限
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板的顶部上方。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丝杆位于连接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持把杆,所述手持把杆的表面设有呈圆周阵列且等距排布的防滑凸条。
[0012]优选地,所述转动把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延长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通过入料管、控流圆盘、一号转杆、二号转杆和转动把杆组成的入料组件,主要是为了使该旋流设备能够根据入料分级粒度的粗细情况,进行定量控制,进而提高该旋流设备的过滤质量。
[0015]2、该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通过连接板、定位丝杆、安装板和卡接块组成的卡接组件,并与转动把杆顶部卡接槽的对应设计下,是为了能够配合卡接块对卡接槽进行限位卡接,保证入料组件中的控流圆盘,能够稳定在入料管的内壁中,对入料管中的进料进行控流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的入料组件解剖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的卡接组件与溢流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溢流筒;2、入料组件;201、入料管;202、控流圆盘;203、一号转杆;204、二号转杆;205、转动把杆;206、卡接槽;207、延长条;3、卡接组件;301、连接板;302、定位丝杆;303、安装板;304、卡接块;305、延长限位板;306、导向板;307、手持把杆;4、溢流管;5、锥筒;6、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图3,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包括圆柱状的溢流筒1,溢流筒1的表面设有连通的入料组件2,入料组件2包括与溢流筒1表面连通的入料管201,入料管201的内壁设有相适配的控流圆盘202,控流圆盘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203,一号转杆20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嵌设在入料管201对应的内壁中,控流圆盘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转杆204,二号转杆204延伸至入料管201的顶部上方,且固定连接有相适配的转动把杆205,转动把杆205的顶端设有呈方形状的卡接槽206,卡接槽206的顶部上方设有对应安装在溢流筒1表面上的卡接组件3,溢流筒1的顶部中心连通有溢流管4,溢流筒1的底部连接有
相适配的锥筒5,锥筒5的底端连接有相适配的底流管6。
[0023]本技术中,为了保证入料管201能够根据入料入料分级粒度的粗细情况,进行定量控制,所以在入料管201的内部设计了可转动的控流圆盘202,当控流圆盘202通过转动把杆205在一号转杆203和二号转杆204的转动下,并且与入料管201的内部呈竖直状态时,此时控流圆盘202与入料管201之间流通的定量最小,从而能够满足原料分级粒度的细致情况进行控制,当控流圆盘202通过转动把杆205在一号转杆203和二号转杆204的转动下,并且与入料管201的内壁呈平行状态时,此时控流圆盘202与入料管201之间流通的定量最大,能够满足原料分级粒度的粗致情况进行控制。
[0024]参照图1

图2,卡接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溢流筒1表面上的连接板301,连接板30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螺纹连接有定位丝杆302,定位丝杆302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圆形状的安装板303,安装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206内壁贴合的卡接块304。
[0025]本技术中,当转动把杆205通过二号转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包括圆柱状的溢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筒(1)的表面设有连通的入料组件(2),所述入料组件(2)包括与溢流筒(1)表面连通的入料管(201),所述入料管(201)的内壁设有相适配的控流圆盘(202),所述控流圆盘(2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203),所述一号转杆(20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嵌设在入料管(201)对应的内壁中,所述控流圆盘(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转杆(204),所述二号转杆(204)延伸至入料管(201)的顶部上方,且固定连接有相适配的转动把杆(205),所述转动把杆(205)的顶端设有呈方形状的卡接槽(206),所述卡接槽(206)的顶部上方设有对应安装在溢流筒(1)表面上的卡接组件(3),所述溢流筒(1)的顶部中心连通有溢流管(4),所述溢流筒(1)的底部连接有相适配的锥筒(5),所述锥筒(5)的底端连接有相适配的底流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入料线型的旋流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溢流筒(1)表面上的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的顶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李珺钱喜永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富泰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