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89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绞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包括:安装台;第一压线机构,用以对安装台上铜绞线的中部进行大范围压线校正的所述第一压线机构设置于安装台的顶端中线处;该装置中第一压线机构能够对铜绞线进行压线校准作业,降低铜绞线对后续加工作业的影响,使得铜绞线在卷筒上可以均匀的分布,当两个压线板处于同心时,自动进行下个阶段运行,缩小第一压线组件的限定范围,且后续可以再次自动利用居中限定组件完成最后阶段的限定,使得对径向跳动的铜绞线进行范围的逐渐缩小限定,避免出现铜绞线和限定相应结构之间发生冲突,能够有效的对铜绞线进行压线校正的回位作业,有效的减少铜绞线的径向跳动。有效的减少铜绞线的径向跳动。有效的减少铜绞线的径向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绞线加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铜丝在绞线机内绞合后,则通过其出口被收卷入卷筒内,以方便转运和储存。但是在铜绞线收卷时,有电机带动卷筒转动,而铜绞线则由绞线机出口被牵引至卷筒上,因为卷筒体随着电机连续转动,铜绞线在被牵引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径向跳动,即使得铜绞线上局部出现应力集中;并且一旦卷筒电机出现停顿,被牵引的铜绞线的张力会直接降低,导致卷筒上的铜绞线分布不均。
[0003]目前,中国专利公开了自动调节式铜绞线压线装置,申请号“CN 112233859 B”为解决上述问题,全部采用自动化模式,实现了对铜绞线的自动调节压线了,通过前后压线结构对铜绞线进行初步压线校正,通过支撑结构对铜绞线进行支撑运行,再通过第二压线结构对铜绞线进行进一步的压线校正,两次压线校正,使压线效果更好,上述采用压线板配合自动结构完成上述操作,但是压线板的设置较大时,压紧后的铜线出现小范围高频率径向跳动,挡板直径较小时,在和铜线接触时,容易出现相互交错的情况,调节时间较长,使得卷筒上会出现局部的铜绞线分布不均情况,减少径向跳动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改善了调节时间较长,使得卷筒上会出现局部的铜绞线分布不均情况,减少径向跳动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包括:安装台;第一压线机构,用以对安装台上铜绞线的中部进行大范围压线校正的所述第一压线机构设置于安装台的顶端中线处;两个第二压线机构,用以对安装台上铜绞线的两端进行小范围增阻压线的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机构分别设置于安装台的顶端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压线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台前端的电机,所述安装台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出安装台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压线组件,所述安装台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台的顶端设置有位于第一压线组件侧面的居中限定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压线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台顶端侧面的第二压线组件,所述安装台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压线组件配合使用的反向旋转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线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移动板顶端的压线板,所述压线板的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压线板的内部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的内壁设置有弧形活塞板,所述弧形活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罩板,所述罩板的另一端贯穿出压线板。
[0007]优选的,所述居中限定组件包括两个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台顶端的固定环,所述固
定环的表面嵌入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环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圆筒之间设置有弧形管,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出第一圆筒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壁设置有滑动球,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的相背侧均贯穿出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壁中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和其中一个所述弧形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活塞板,所述密封活塞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的另一端贯穿出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和弧形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移动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线板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贯穿出滑槽并与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弧面,所述限位板的弧面和储液箱相接触,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台顶端侧面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环形分布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壁一端贯穿至安装环内,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贯穿出第二圆筒并固定连接有接触球。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二圆筒相匹配的第三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和第三圆筒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圆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三活塞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顶端依次贯穿第五弹簧和第三圆筒并延伸至第三圆筒的外部。
[0014]优选的,所述反向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环一端的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安装台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圈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装置中第一压线机构能够对铜绞线进行压线校准作业,降低铜绞线对后续加工作业的影响,使得铜绞线在卷筒上可以均匀的分布,提高铜绞线产品的品质,其中利用电机、双向丝杆及移动板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压线组件会先进行靠近作业,当两个压线板处于同心时,自动进行下个阶段运行,缩小第一压线组件的限定范围,且后续可以再次自动利用居中限定组件完成最后阶段的限定,使得对径向跳动的铜绞线进行范围的逐渐缩小限定,最终限定对铜绞线进行压线校正作业,避免出现铜绞线和限定相应结构之间发生冲突,
能够有效的对铜绞线进行压线校正的回位作业,有效的减少铜绞线的径向跳动;
[0017]2、该装置中第二压线机构能够在铜绞线进行径向跳动的时候自动运行,且第二压线组件对铜绞线进行压线校正的过程中自动带动反向旋转组件运行,利用反向旋转组件和铜绞线相反的旋转方向,对铜绞线进行增阻,实现对铜绞线的压线校正作业,且自动化运行,有效减少铜绞线径向跳动时的调整时间,且第二压线组件具备相应的减震结构,能够减少铜绞线的径向跳动,同时与第一压线机构相互配合,两者同时运行,相辅相成,进一步缩短径向跳动的调节时间,实现卷筒上铜绞线的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压线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1);第一压线机构(2),用以对安装台(1)上铜绞线的中部进行大范围压线校正的所述第一压线机构(2)设置于安装台(1)的顶端中线处;两个第二压线机构(3),用以对安装台(1)上铜绞线的两端进行小范围增阻压线的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机构(3)分别设置于安装台(1)的顶端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压线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台(1)前端的电机(201),所述安装台(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02),所述双向丝杆(202)的一端贯穿出安装台(1)并与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2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板(203),所述移动板(20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压线组件(205),所述安装台(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4),所述安装台(1)的顶端设置有位于第一压线组件(205)侧面的居中限定组件(206);其中,所述第二压线机构(3)包括设置于安装台(1)顶端侧面的第二压线组件(301),所述安装台(1)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压线组件(301)配合使用的反向旋转组件(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组件(205)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移动板(203)顶端的压线板(2056),所述压线板(2056)的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07),所述压线板(2056)的内部开设有弧形腔(2057),所述弧形腔(2057)的内壁设置有弧形活塞板(2058),所述弧形活塞板(205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罩板,所述罩板的另一端贯穿出压线板(20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中限定组件(206)包括两个均固定安装于安装台(1)顶端的固定环(2065),所述固定环(2065)的表面嵌入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圆筒(2066),所述第一圆筒(2066)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环(2065)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圆筒(2066)之间设置有弧形管(2067),所述第一圆筒(2066)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2068),所述第四弹簧(206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2069),所述第一活塞杆(2069)的另一端贯穿出第一圆筒(2066)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0610),所述安装座(20610)的内壁设置有滑动球(20611),所述安装板(204)的侧面设置有放置框(2061),所述放置框(206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挤压板(2063),两个所述挤压板(2063)的相背侧均贯穿出放置框(2061),所述放置框(206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气囊(2062),所述气囊(2062)和其中一个所述弧形管(2067)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06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绞线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208),所述强力弹簧(2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箱(2051),所述储液箱(205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2),所述第一弹簧(20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活塞板(2053),所述密封活塞板(20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2054),所述触发板(2054)的另一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榆刘金婷孙冰刘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