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88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包括管筒、传热管组、第一水盖、第二水盖以及管板,所述传热管组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以及内壁均对应形成有螺旋面,所述管板设置有若干个水流孔,所述水流孔的数量与所述螺纹管的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在换热工作时,低温水是从螺纹管内流动的,高温油是在螺纹管外流动的,因此当低温水以及高温油在流动时与对应的螺纹面碰撞而还形成有紊流效果,即流体(低温水以及高温油)的质点无秩序的、相互混杂的流动,从而流体与螺纹管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边界层较薄,有助于换热效果,也不容易形成有水垢、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的吸附,无需频繁清理,结构巧妙。妙。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尤其是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
[0003]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2222370656 .5、专利名称:一种不锈钢内翅片管换热器)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包括: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2),所述换热器本体(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体(6)和外管体(3),所述内管体(6)和外管体(3)之间设有螺旋形的不锈钢翅片(8),所述不锈钢翅片(8)的外侧端焊接在外管体(3)内壁上,不锈钢翅片(8)的内侧端焊接在内管体(6)的管壁上;所述内管体(6)和外管体(3)采用不锈钢材质,且为不锈钢光管。
[0004]由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看,内管体(6)为不锈钢光管,即内管体(6)的内壁是光滑的,会令流体会保持比较均匀的速度在在管内流动,在实际应用可知,若流体以均匀一致的流速在圆管中流动时,在管内壁周围会形成有边界层,且逐渐加厚,此加厚的边界层影响管内壁与外界的换热性能,并且会容易形成有水垢、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的吸附,最终容易导致堵塞,需要频繁的清理,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能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包括管筒、传热管组、第一水盖以及第二水盖,所述传热管组位于所述管筒内;所述管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管板,一侧所述管板与所述第一水盖连接,另一侧所述管板与所述第二水盖连接;
[0008]所述传热管组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以及内壁均对应形成有螺旋面,所述管板设置有若干个水流孔,所述水流孔的数量与所述螺纹管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
[0009]所述管筒上方设置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螺纹管之间形成有空隙,高温油从所述进油口进入至所述管筒内,在所述空隙中流动,并最终从所述出油口排出。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管筒内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是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分布错开设置在所述管筒内。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管筒内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是螺旋板,所述螺旋板的边缘与所述管筒的内壁紧密相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盖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二水盖设置有出水管。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盖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水盖内部
分成两个独立的区域,其中一个区域连接有进水管,另外一个区域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水盖是回水盖。
[0014]更进一步地,包括固定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管筒的下方,所述固定件包裹所述管筒两端并固接在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的大小与所述管筒的大小匹配;所述安装孔是椭圆形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传热管组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螺纹管,螺纹管的外表面以及内壁均对应形成有螺旋面,在换热工作时,低温水是从螺纹管内流动的,高温油是在螺纹管外流动的,因此当低温水以及高温油在流动时与对应的螺纹面碰撞而还形成有紊流效果,即流体(低温水以及高温油)的质点无秩序的、相互混杂的流动,从而流体与螺纹管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边界层较薄,有助于换热效果,也不容易形成有水垢、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的吸附,无需频繁清理,结构巧妙。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换热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0]图2是换热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1]图3是换热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换热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换热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螺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第一水盖的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换热器的第二种实施例中导流组件另一种结构方式的示意图;
[0027]图9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管筒;101、进油口;102、出油口;2、第一水盖;201、第一隔板;3、第二水盖;4、管板;401、水流孔;5、螺纹管;6、导流组件;7、进水管;8、出水管;9、固定件;10、支撑架;1001、安装孔;1002、凹陷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包括管筒1、传热管组、第一水盖2以及第二水盖3,传热管组位于管筒1内;管筒1的两侧均设置有管板4,一侧管板4与第一水盖2连接,另一侧管板4与第二水盖3连接;两侧的管板4与第一水盖2、第二水盖3对应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孔令第一水盖2与第二水盖3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管板4上。
[0031]具体地,传热管组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螺纹管5,螺纹管5的外表面以及内壁均对应形成有螺旋面,管板4设置有若干个水流孔401,水流孔401的数量与螺纹管5的数量相
同、并一一对应连通;即低温水会从一侧管板4的水流孔401流入,并最终从另一侧管板4的水流孔401流出。
[0032]管筒1上方设置有进油口101与出油口102,螺纹管5之间形成有空隙,高温油从进油口101进入至管筒1内,在空隙中流动,并最终从出油口102排出。
[0033]该换热器是用于供高温油散热的,低温水在螺纹管5中流动,高温油从进油口101流入并最终从出油口102,高温油在螺纹管5之间形成有空隙中流动,即包裹在螺纹管5外流动从而与螺纹管5内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得到降温。
[0034]螺纹管5的外表面以及内壁均对应形成有螺旋面,因此当低温水以及高温油在流动时与对应的螺纹面碰撞而还形成有紊流效果,即流体(低温水以及高温油)的质点无秩序的、相互混杂的流动,从而流体与螺纹管5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边界层较薄,有助于换热效果,也不容易形成有水垢、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的吸附,无需频繁清理。
[0035]如图1所示,是换热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第一水盖2设置有进水管7,第二水盖3设置有出水管8,水从进水管7进入,依次经过一侧的管板4的水流孔401、螺纹管5、另一侧的管板4的水流孔401,并最终从第二水盖3的出水管8排出,此时水是单流程流动的。
[0036]如图2至图4所示,是换热器的第二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水盖2设置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筒、传热管组、第一水盖以及第二水盖,所述传热管组位于所述管筒内;所述管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管板,一侧所述管板与所述第一水盖连接,另一侧所述管板与所述第二水盖连接;所述传热管组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以及内壁均对应形成有螺旋面,所述管板设置有若干个水流孔,所述水流孔的数量与所述螺纹管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管筒上方设置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螺纹管之间形成有空隙,高温油从所述进油口进入至所述管筒内,在所述空隙中流动,并最终从所述出油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内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是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分布错开设置在所述管筒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管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内设置有导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灼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睿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