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故障恢复过程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72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提供了一种波束失效恢复(BFR)过程。网络节点可以为用户设备(UE)分配一个或多个新波束识别参考信号(NB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束故障恢复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根据35 U.S.C.
§
119要求于2021年9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3/246,836、题为“多波束系统的恢复过程”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主题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0003]所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基于与不同传输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相关联的新波束识别参考信号(new beam identification

reference signal,NBI

RS)资源的波束故障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4]无线通信网络多年来呈指数增长。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提供高峰值数据速率、低延迟、改进的系统容量以及简化网络架构带来的低运营成本。LTE系统,也称为4G系统,还提供与旧无线网络的无缝集成,例如GSM、CDMA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在LTE系统中,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

UTRAN)包括与被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多个移动台通信的多个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

B,eNodeB/eNB)。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网络通常包括2G/3G/4G系统的混合。下一代移动网络(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NGMN)委员会已决定将未来NGMN活动的重点放在定义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系统的端到端要求上。
[0005]在传统的5G技术中,提出了BFR过程来处理波束跟踪问题,例如确定的信道状态的反馈率可能不够频繁,或者突然阻塞导致连接丢失。然而,在传统的BFR过程中,波束故障只能触发在同一服务TRP上进行波束切换的过程。因此,如何减少波束故障恢复中的延迟是值得讨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提出了一种波束故障恢复过程。网络节点可以为UE分配一个或多个NBI

RS资源集并将分配的NBI

RS资源集报告给UE,其中NBI

RS资源集可以与服务TRP和至少一个候选TRP相关联。UE可以执行波束故障检测(beam failure detection,BFD)过程以确定是否发生波束故障,基于网络节点1分配的NBI

RS资源集执行新波束识别(New Beam Identification,NBI)过程,并执行到服务TRP或候选TRP的恢复过程以减少常规恢复过程的延迟。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UE基于与服务TRP相关联的BFD过程来确定波束故障事件是否发生。UE基于与服务TRP和至少一个候选TRP相关联的NBI过程确定是否识别出新波束。当波束故障事件发生并且基于与服务TRP和至少一个候选TRP相关联的NBI过程没有识别出新的波束时,UE对服务TRP执行恢复过程。当波束故障事件发生并且基于与服务TRP和至少一个候
选TRP相关联的NBI过程识别出新波束时,UE确定是从服务TRP还是从至少一个候选TRP识别出新波束。当从候选TRP中识别出新波束时,UE对候选TRP执行恢复过程。当从服务TRP识别出新波束时,UE 102对服务TRP执行恢复过程。
[000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BFR过程中的NBI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UE确定与服务TRP相关联的至少一个NBI

RS资源的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UE判断与至少一个候选TRP相关的至少一个NBI

RS资源的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UE基于确定与服务TRP和至少一个候选TRP相关联的结果选择用于恢复过程的新波束。
[0009]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描述了其他实施例和优点。该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旨在定义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由权利要求限定。
附图说明
[0010]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组件。
[0011]图1是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的简化框图。
[0012]图2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的BFR方法的流程图。
[0013]图3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的NBI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0015]图1是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和UE的简化框图。网络节点101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或gNB,但本专利技术不应限于此。UE 102可以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和平板电脑等。或者,UE 102可以是插入或安装有数据卡的笔记本电脑(Notebook,NB)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数据卡包括调制解调器和一个或多个射频收发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
[0016]网络节点101具有天线阵列111,天线阵列111具有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多个天线元件,与天线阵列111耦接的一个或多个RF收发器模块112从天线阵列111接收RF信号,将它们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3。RF收发器112还转换从处理器113接收的基带信号,将它们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到天线阵列111。处理器113处理接收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120执行网络节点101中的特征。存储器11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115以控制网络节点101的操作。网络节点101还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执行不同任务的多个功能模块。
[0017]类似地,UE 102具有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阵列131。与天线耦接的RF收发器132从天线阵列131接收RF信号,将其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它们发送到处理器133。RF收发器132还转换从处理器133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将它们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到天线阵列131。处理器133处理接收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140来执行UE 102中的功能。存储器13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135以控制UE 102的操作。UE 102还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执行不同任务的多个功能模块和电路。
[0018]功能模块和电路120和140可以通过硬件、固件、软件及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和配置。功能模块和电路120和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故障恢复过程的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基于与服务传输和接收点(TRP)相关联的波束故障检测(BFD)过程确定是否发生波束故障事件;由所述用户设备基于与所述服务TRP和至少一个候选TRP相关联的新波束识别(NBI)过程确定是否识别出新波束;在所述新波束被识别出的情况下,由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是从所述服务TRP还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TRP识别出所述新波束;以及在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TRP中识别出所述新波束并且发生所述波束故障事件的情况下,由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候选TRP执行恢复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新波束或切换到所述候选TR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到所述新波束时,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专用上行链路(UL)资源通过UL空间滤波器向网络节点发送波束故障恢复(BFR)请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UL资源包括专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专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或专用媒体接入控制

控制单元(MAC

CE)。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基于与被识别为所述新波束的NBI参考信号(NBI

RS)资源相关联的准共位(QCL)参数监测专用下行链路(DL)资源上的网络响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DL资源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监测中的专用搜索空间集,其中所述专用搜索空间集与控制资源集相关联,或者所述专用搜索空间集由服务TRP配置或候选TRP配置确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响应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响应被监测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与被识别为所述新波束的所述NBI

RS资源相关联的所述QCL参数执行DL接收;或者所述用户设备使用用于发送所述BFR请求的所述UL空间滤波器或使用与被识别为所述新波束的所述NBI

RS资源对应的空间滤波器执行所述UL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到所述候选TRP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基于被识别为所述新波束的NBI

RS资源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执行服务TRP切换过程以脱离所述服务TRP并切换到所述候选TRP。11.一种用于波束故障恢复过程的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基于与服务传输和接收点(TRP)相关联的波束故障检测(BF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承融游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