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金针菇新菌株HMGIM-E14139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分子标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57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耐高温金针菇新菌株HMG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温金针菇新菌株HMGIM

E14139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分子标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
,具体涉及耐高温金针菇新菌株HMGIM

E14139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分子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目(Agaricaies),口蘑科(Trichofomataceae),冬菇属(Flammulina),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用真菌。金针菇的开发较早,其相关研究较为深入,在调节免疫、增强营养、改善亚健康等健康领域研究成果颇多。金针菇中的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为丰富,因此也被称为“增智菇”。而金针菇中的朴菇素更具有显著的抗癌功能。目前金针菇在国内其人工栽培工厂化率已达60%以上(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是食药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第一大宗品种,但广泛使用的菌种仍为日本选育的白色金针菇系列,这对我国自主育种提出了新要求。
[0003]在自然界中的野生金针菇品种为黄色,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菇香浓郁,较耐高温;而其缺点则在于子实体底部常有粘连与褐变,较易开伞,整体整齐度与产量较低,不易储存等。金针菇人工栽培过程中,原基分化最适温度为10

14℃,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8

14℃,黄色金针菇的高温抗逆性相对好一些,但是最高也不能超出17℃。在食用菌生产中,尤其是工厂化生产中,能耗占比几乎达到成本的50%,所以筛选高温抗逆性好的优良菌株,对于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平均气温较高的南方,意义更为重大。
[0004]另外,随着工厂化生产的推广,对栽培菌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为简便、快速、准确的菌株鉴定技术以保证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耐高温、高产量、稳定性及抗逆性较强、商品性能良好的优质金针菇菌株HMGIM

E14139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开发了耐高温金针菇菌株HMGIM

E141398的InDel分子标记和检测引物,能对金针菇HMGIM

E141398菌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对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Curtis)Singer)HMGIM

E141398,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70。
[0007]本专利技术的金针菇HMGIM

E141398菌株是在黑龙江省五营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而得,野生金针菇HMGIM

E141398菌株子实体菌盖1.5

4cm,初为扁平球形,成熟后扁平至平展,淡黄褐色至黄褐色,中央颜色较深;菌柄3

7cm,中生,顶部黄褐色,下部暗褐色;菌肉中央厚边缘薄,白色,柔软;菌褶弯生,白色至米色,稍密。该菌株的子实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18℃,且在20℃下仍可正常出菇(一般金针菇子实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8

14℃,最高不能超出16℃),且菌种稳定性好、不易退化,具有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潜能。
[0008]本专利技术所请求保护的金针菇HMGIM

E141398,包括该菌株繁殖所产生的与所述菌株具有相同遗传学和/或形态学性状后代,还包括由金针菇HMGIM

E141398培育得到的孢子和/或菌丝体和/或子实体。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金针菇HMGIM

E141398在如下(1)

(4)至少一项中的应用:
[0010](1)作为亲代培育优良性状品种;
[0011](2)工厂化栽培;
[0012](3)制备金针菇子实体、菌丝体和/或孢子;
[0013](4)制备食品和/或药品。
[0014]优选地,所述的优良性状包括抗逆性强、稳定性好、高产量、营养成分含量高、易现原基、子实体粗壮、出菇均匀整齐、菌质脆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菌株抗逆性强包括抗高温、抗污染强;菌株稳定性好体现在后代性状稳定、不易退化;菌株营养成分高包括矿物质元素如钾、钙、镁等含量高,和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高。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金针菇HMGIM

E141398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a.将所述金针菇HMGIM

E141398的菌种或子实体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母种菌丝;
[0017]b.将所述母种菌丝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原种菌丝;
[0018]c.将所述原种菌丝接种到生产种培养基扩大培养,再转接至栽培料培养基中进行栽培和出菇管理。
[0019]优选地,所述母种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马铃薯20%+葡萄糖2%+蛋白胨1%+琼脂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维生素B1微量。
[0020]优选地,所述原种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麦粒99%+碳酸钙1%。
[0021]优选地,所述生产种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棉子壳55%+杂木屑25%+麦麸18%+碳酸钙2%。
[0022]优选地,所述栽培料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棉子壳50%+杂木屑25%+麦麸18%+玉米粉5%+碳酸钙2%。
[0023]优选地,所述的接种于母种培养基进行培养,是在湿度50%

60%,25℃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
[0024]优选地,所述的转接至原种培养基培养,是在25℃避光条件下培养;
[0025]优选地,所述的转接至生产种培养基扩大培养,是在25℃恒温,空气相对湿度60

70%,遮光条件下培养;
[0026]优选地,所述的转接至栽培料培养基进行栽培,是在25℃恒温,空气相对湿度60

70%,遮光条件下培养。
[0027]人工栽培得到的金针菇HMGIM

E141398产量高,其子实体呈淡黄至黄色,菌盖直径为1.59
±
0.34cm,菌柄长度为15.46
±
1.56cm,出菇整齐,簇生,底部无粘连及褐变,培养过程中,菌盖不开伞。对栽培的金针菇HMGIM

E141398子实体进行多项营养成分测定,其蛋白
质及多糖含量与普通的市场销售金针菇(白色与黄色)近似,具有良好的商品性能;同时其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都高于普通金针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Curtis)Singer)HMGIM

E141398,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5370。2.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HMGIM

E141398在如下(1)

(4)至少一项中的应用:(1)作为亲代培育优良性状品种;(2)工厂化栽培;(3)制备金针菇子实体、菌丝体和/或孢子;(4)制备食品和/或药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良性状包括抗逆性强、稳定性好、高产量、营养成分含量高、易现原基、子实体粗壮、出菇均匀整齐、菌质脆嫩中的一种或多种。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HMGIM

E141398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金针菇HMGIM

E141398的菌种或子实体接种到母种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母种菌丝;b.将所述母种菌丝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原种菌丝;c.将所述原种菌丝接种到生产种培养基扩大培养,再转接至栽培料培养基中进行栽培和出菇管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种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马铃薯20%+葡萄糖2%+蛋白胨1%+琼脂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维生素B1微量;所述原种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麦粒99%+碳酸钙1%;所述生产种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棉子壳55%+杂木屑25%+麦麸18%+碳酸钙2%;所述栽培料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棉子壳50%+杂木屑25%+麦麸18%+玉米粉5%+碳酸钙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于母种培养基进行培养,是在湿度50%

60%,25℃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所述的转接至原种培养基培养,是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贤胡惠萍吴清平刘远超蔡曼君梁晓薇卓丽君李向敏杜娜王傲谢意珍张智陈东梅李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