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69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的新用途,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目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葫芦素E,也称为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具体涉及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目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市面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成分作用包括抗血脂药物降低如他汀类、消胆胺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扩血管药物、溶血栓和抗凝血药物,然而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认识的深入,现在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公布了著名的卡那单抗抗炎性血栓结局研究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抗炎药卡那奴单抗显著降低复发的心血管事件,这一作用并不依赖于胆固醇水平,证明单纯抗炎即可对心血管疾病起到控制作用。植物化合物葫芦素是从葫芦科植物甜瓜、苦瓜、南瓜、喷瓜、药西瓜等中提取并分离得到的一类三萜化合物,葫芦素E(Cucurbitacin E,CuE)为其中一种。申请号201510568165.3公布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是以网眼瓦韦、螺厣、展毛翠雀、CuE、泽泻萜醇B、泽泻萜醇A为原料药,配比而成,可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剂型,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尽管组方中含有CuE,然而组方并不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研究,而是制造了心肌缺血模型和缺氧模型进行了研究,治疗冠心病,同时没有说明CuE的作用,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CuE可能通过抗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包括葫芦素E的提取、葫芦素E的实验操作和结论分析应用,葫芦素E的分析,所述葫芦素E的提取指从甜瓜、苦瓜、南瓜、喷瓜、药西瓜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含氧四环三萜晶体化合物,所述葫芦素E的实验操作指利用葫芦素E喂养实验小鼠,观察小鼠体征变化记录数据,所述结论分析应用,在葫芦素E喂养小鼠之后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葫芦素E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作用。
[0006]优选的,所述葫芦素E的实验操作包括CuE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面积的影响实验、CuE对C57小鼠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实验和CuE对高脂喂养的C57小鼠血管内皮凋亡的影响实验。
[0007]优选的,所述CuE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面积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0008]步骤一:药物准备:Cucurbitacin E,白色粉末,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储存浓度为1mg/ml,保存4℃备用,给药时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稀释后,经灌胃给药;
[0009]步骤二:实验动物分组、喂养及给药;
[0010]步骤三:形态学检测;
[0011]步骤四:统计分析。
[0012]内皮功能障碍及粘附分子的表达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起始环节,血管内皮的“损伤

反应”能募集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粘附分子参与炎症细胞在血管内皮的粘附,葫芦素E在LPS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中发挥保护作用,我们推测其对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C57BL/6遗传背景的LDL

/

和ApoE

/

小鼠是目前研究动脉硬化的经典模型。ApoE

/

小鼠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泡沫细胞、纤维帽和坏死灶的形成,是与人动脉硬化病变过程最为相似的实验动物。ApoE

/

小鼠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就能形成动脉硬化,通过给予ApoE

/

小鼠含1.25%胆固醇的高脂膳食加速诱导动脉硬化模型,明确葫芦素E对动脉硬化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葫芦素E(0.5mg/kg体重)对主动脉窦部斑块形成有缓解的效果,高剂量葫芦素E(1.0mg/kg体重)能减少主动脉窦及主动脉全段斑块的形成。对于其分子机制,实验结果已经明确葫芦素E能激活AMPK,为验证葫芦素E是否通过激活AMPK缓解ApoE

/

小鼠的动脉硬化病变,我们设置了sh

AMPK慢病毒敲减组。结果表明,敲减AMPK能加重ApoE

/

小鼠的动脉硬化,CuE的保护作用有所减弱。与单纯敲减AMPK组相比,敲减同时给予高剂量葫芦素E仍能部分减少斑块形成。这些结果说明葫芦素E能通过激活AMPK发挥对ApoE

/

小鼠动脉硬化的缓解作用,但其可能不是唯一靶点。
[0013]优选的,所述CuE对C57小鼠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0014]步骤一:药物准备:Cucurbitacin E,白色粉末,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储存浓度为1mg/ml,保存4℃备用,给药时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稀释后,经灌胃给药;;
[0015]步骤二:其他实验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多聚甲醛,PBS粉末,牛血清白蛋白,Triton

X 100ACROS,Alexa594标记山羊抗兔IgG,Hoechst,抗荧光淬灭封片剂;
[0016]步骤三:免疫荧光的检测。
[0017]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过程中,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细胞中一氧化氮含量下降,引起VCAM

1表达增加。功能障碍的内皮细胞中活性氧簇和C反应蛋白等都能诱导粘附分子表达增加,所以检测粘附分子的表达能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状态。我们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粘附因子的表达,以及免疫荧光检测小鼠主动脉内皮VCAM

1的原位表达情况得出结论,CuE对内皮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
[0018]优选的,所述CuE对高脂喂养的C57小鼠血管内皮凋亡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0019]步骤一:药物准备:Cucurbitacin E,白色粉末,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储存浓度为1mg/ml,保存4℃备用,给药时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稀释后,经灌胃给药;
[0020]步骤二:动物模型分组、给药;
[0021]步骤三:其他实验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山羊血清、DAB显色液、苏木精;多聚甲醛;PBS粉末;HRP标记亲和素、生物素化山羊抗兔IgG;Triton

X 100;无水乙醇、过氧化氢;cleaved

Caspase 3抗体;
[0022]步骤四:免疫组化的检测。
[0023]高脂膳食使可以导致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升高,当血管内皮暴露于危险因
素如高游离脂肪酸、高血糖等条件下,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包括内皮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张力下降,内皮功能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葫芦素E的提取、葫芦素E的实验操作和结论分析应用,葫芦素E的分析,所述葫芦素E的提取指从甜瓜、苦瓜、南瓜、喷瓜、药西瓜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含氧四环三萜晶体化合物,所述葫芦素E的实验操作指利用葫芦素E喂养实验小鼠,观察小鼠体征变化记录数据,所述结论分析应用,在葫芦素E喂养小鼠之后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葫芦素E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素E的实验操作包括CuE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面积的影响实验、CuE对C57小鼠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实验和CuE对高脂喂养的C57小鼠血管内皮凋亡的影响实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uE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面积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药物准备:Cucurbitacin E,白色粉末,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储存浓度为1mg/ml,保存4℃备用,给药时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稀释后,经灌胃给药;步骤二:实验动物分组、喂养及给药;步骤三:形态学检测;步骤四:统计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素E在制备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uE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颢李颖韩天澍宁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