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刚兵专利>正文

新型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60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电加热器,它包括若干发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发热管中的发热体以及若干散热片;所述发热管两端通过防水、防油和耐高温的绝缘支架固定,所述散热片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发热管的横截面积的大小相对应,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发热管上并与所述发热管紧密连接,所述发热管中的发热体通过电路连接形成回路;在散热片上设有与发热管横截面积大小相一致的通孔,所述散热片通过通孔能够非常紧密的套装在所述发热管上,使散热片与发热管之间连接稳定,且避免了以前使用硅胶粘结方式连接所产生的功率衰减快和有硅胶气味等问题,使得电加热装置的绝缘性和散热性能更好,并且在油、水湿度比较高的环境下也可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新 型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PTC热敏电阻因其具有恒温发热、自然寿命长、节能、无明火、安全性 能好、发热量容易控制等一系列传统电热元件无法比拟的优点,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电加热装置中也大量应用PTC热敏电阻来做为电加热装置的发热 元件;现有的电加热装置(如目前常见的波纹条状的电加热器)大多由若干 根发热管和波纹散热条组成,发热管中均匀分布有若干发热单体,发热单体 与外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电路,波纹散热条通过硅橡胶粘接在发热管上;由 于这种电加热装置的发热管与波纹散热条之间通过硅橡胶粘接,使得电加热 装置在加热时会有气味产生,在长时间使用后硅橡胶容易老化,从而导致发 热管与波纹散热条的粘结力和导热性能下降,造成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衰 减等现象。另外,由于发热管与波纹散热条之间通过硅橡胶粘接,因此这类的电加 热装置不具有防水、防油的性能,容易发生安全故障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加热器,具有防水、防油的功能,绝缘性和散热性能好,安全节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发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发热管中的发热体以及若干散热片;所述发热管两端通过防水、防油和耐高温的绝缘支架固定,所述散热片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 发热管的横截面积的大小相对应,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发热 管上并与所述发热管紧密连接,所述发热管中的发热体通过电路连接形成回 路。所述散热片上的通孔边缘设有突起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发热管紧密 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还设有一温控器和一熔断器,所述温控器和熔断器安装 在所述绝缘支架内,所述温控器、熔断器与所述发热体的电路连接,温控器 和熔断器对电加热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防止电加热装置温度的上升,避免 电加热装置产生过热现象。所述发热体由PTC发热元件、绝缘片和正负电极板构成;所述PTC发热元件和绝缘片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所述正负电极板之间形成发热体,所述发热 体两端通过耐高温、阻燃和绝缘的塑料封头密闭在所述发热管中,所述发热 体的接电端露在所述塑料封头的外部,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发热体与发热管的内部管壁之间设有薄膜。所述发热管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发热体的连接电路中可连接电流保险丝,对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发热管采用铝管。本技术的新型电加热装置,在散热片上设有与发热管横截面积大小 相一致的通孔,所述散热片通过通孔能够非常紧密的套装在所述发热管上, 使散热片与发热管之间连接稳定,且避免了以前使用硅胶粘结方式连接所产 生的功率衰减快和有硅胶气味等问题,使得电加热装置的绝缘性和散热性能 更好,并且在油、水湿度比较高的环境下也可正常工作,实现本技术的 目的。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电加热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一种新型电加热装置,它包括若干发热管1、 均匀分布在发热管1中的发热体2以及若干散热片3。发热管l两端通过防水、防油和耐高温的绝缘支架4固定,散热片3上 设有若干通孔31,通孔31的大小与发热管1的横截面积的大小相对应;散 热片3通过所述通孔31套装在发热管1上并与发热管1紧密连接,发热管1 中的发热体2通过电路连接形成回路。散热片3上的通孔31边缘设有突起的翻边32,翻边32与发热管1紧密 连接;这样翻边32就可以紧紧咬住发热管1,实现机械夹持固定,避免了现 有粘结的方式连接散热片3与发热管1,导致硅橡胶老化,粘结力下降,造 成加热器功率衰减等问题。当然,本实施例中发热管l的数目不限于两根,也可以是一根或两根以 上,这可以根据电加热器的功率要求确定,对应的在散热片3上的通孔31 也不限于两个,而是与发热管1的根数相对应;同时,翻边32的主要作用是 用于增大散热片3和发热管1的接触面积,使它们之间咬合得更加紧密,当 然如果省略翻边32,同样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目的。所述发热体2由PTC发热元件21、绝缘片22和正负电极板23、 24构成; PTC发热元件21和绝缘片22通过粘接剂25粘接在正负电极板23、 24之间 形成发热体2,通过夹具夹紧后进入高温烘箱烘干。发热体2与发热管1的内部管壁之间设有薄膜26,发热体2通过夹具夹 紧、高温烘箱烘干后,装入薄膜26,再装入发热管l内。发热体2两端通过耐高温、阻燃和绝缘的塑料封头27密闭在发热管1 中,发热体2的接电端露在塑料封头27的外部,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施例中,粘接剂25采用硅橡胶粘接剂,薄膜26采用聚酰亚胺薄膜, 绝缘片22采用95瓷绝缘片,同样,也能使用其它粘接剂、薄膜和绝缘片, 这些都不影响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使用粘接剂25将PTC发热元件21和 绝缘片22粘接在正负电极板23、 24上是防止PTC发热元件21与电极板23、 24之间发生错位;在发热体2外包覆薄膜26,在发热体2两端通过耐高温、 阻燃和绝缘的塑料封头27密闭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和油渗透到发热管1内后发生短路与击穿现象;起到防水、防油的作用。发热体2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也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发热体, 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电加热装置还设有一温控器5和一熔断器6,温控器5和熔断器6 安装在绝缘支架4内,所述温控器5、熔断器6与发热体2的电路连接,温 控器5和熔断器6对电加热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防止电加热装置温度的上 升,避免电加热装置产生过热现象。发热体2的连接电路中可连接电流保险丝7,对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防止电加热装置发生短路后,产生爆炸现象以及影响其他电路发生短路问题。在组装时,散热片3安装到发热管1上之前,可在散热片3上先开一个 比发热管1的外径稍小的预开孔,然后将发热管l强行压入此预开孔中,此 时预开孔发生形变,形成通孔31以及通孔31周围的翻边32,这样就使得通 孔31与发热管1的外径尺寸绝对吻合,且预开孔形变形成的翻边32能紧密 包住发热管l。当然实际使用中也可以不采用这种预开孔的方式,在散热板3上做好通 孔31和翻边32然后在套到铝管1上,同样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发热管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等非圆形,都 不影响实现本技术目的。本实施例中发热管l为长方形,这样显然比圆 形截面更有利于散热片3的固定。在防水、防油和耐高温的绝缘支架4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发热管1的安 装孔41,安装孔41中安装有耐高温且富有弹性的硅橡胶材料的密封垫片42, 密封垫片42主要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设备在工作中的水和油从安装孔41处 渗透到发热管l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l采用铝管,本技术的新型电加热装置的 电压可在12V 240V范围内工作,功率范围为50W 7000W,另外根据需要可 分段组装后在380V电压下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 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发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发热管中的发热体以及若干散热片;所述发热管两端通过防水、防油和耐高温的绝缘支架固定,所述散热片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发热管的横截面积的大小相对应,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发热管上并与所述发热管紧密连接,所述发热管中的发热体通过电路连接形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兵
申请(专利权)人:吴刚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