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占林专利>正文

摩托车电热手套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53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摩托车、三轮车驾驶员用的电热手套及装置,适合于车辆自身6V、12V、24V交直流电源。该装置带有正负极触点的塑料套圈或把套,分别紧固在车把上,并接通电源,形成导电装置。手套内装有电热元件,用引线连接空心铆钉,固定在手套母指、食指之间,形成正负极触点。当驾驶员戴上这种手套,双手分别握住左右车把时,车一发动,手套内的电热元件自动导通发出热量,通过内外层,保温15分钟后达到35~40摄氏度。从而达到防寒取暖目的。(*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摩托车、三轮车、驾驶员用的电热手套及装置。用于寒冷地区,冬季行车手部防寒。本装置利用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自身的6V、12V、24V交流或直流电源供电。在一个套圈或车把套上,装有正负极触点,紧固在车把上,并接通电源,形成导电装置。在手套内衬层上,装有电热元件——电热线,并装有正负极触点。当驾驶员戴上这种手套时,双手分别握住车把,车一发动,由于导电装置与手套上的正负极触点,互相接触、自动导通手套内的电热元件,发出热量,经手套内外层保温,而达到手部防寒取暖目的。本装置分两个部分组成。一、手套部分(图1)二、导电装置部分(图2、图3)。一、手套部分结构(图1)1.电热元件-发热线,长度为1.5~2.5米,电阻5~20Ω(视功率大小定)顺手掌、手指缝从手指背面返回均布在手套内衬层8上,并固定3接线卡。电热元件1,通过接线卡3,连接引线4、内垫圈5。空心铆钉6穿过内垫圈5、保温层7、外层10、外垫圈9铆合在母指与食指之间适当位置,形成正负极触点。二、导电装置部分A(见图2)。本装置是安装在车把上,并接通电源,形成导电装置。具体结构1、4正负极触点,固定在套圈3上,2螺栓、螺母,5插线接头,一端接触点,另一端与保险7连接,9正极导线与电源正极连接,8接线钩与电源负极线6连接。B(见图3)该装置与(图2)功能一样,结构相似,仅仅区别于图2装置用于市场已有的摩托车上。图3用于为摩托车制造厂配用手套时,把该厂原有的车把套,改用带有导电装置的车把套,这样摩托车出厂,就不需再用图2导电装置了,为方便用户。图3具体结构1、2正负极触点与插线柱4连接,并与车把套3铸塑在一体。形成导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由电热手套和导电装置组合成的摩托车、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冬季手部防寒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车辆自身的能源,通过导电装置和手套上的触点,导通手套内的发热元件发出热量,由内外层保温,从而达到防寒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由电热手套和导电装置组合成的摩托车、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冬季手部防寒装置。其特点在于利用车辆自身的能源,通过导电装置和手套上的触点,导通手套内的发热元件发出热量,由内外层保温,从而达到防寒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占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