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博专利>正文

微型跳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28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跳泡,由玻壳、玻珠、热变形电极、不变形电极或另一只热变形电极及引出线等构成,玻壳内充有工作气体,有的还在玻壳内放置微量放射性物质及在电极上涂有电子发射物质,其特征为其中的玻壳[1]与玻珠[2]直接连接,如熔接,而构成密封的玻璃外壳。(*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荧光灯预热启动用的自动延时开关,俗称跳泡,尤其是一种外形尺寸很小的微型跳泡。目前公知的跳泡主要有两种外形结构(参阅《灯与照明》2001/4期封二“各种节能灯、启辉器用跳泡使用参数”),一种为平头跳泡,简称平泡,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另一种为尖头跳泡,简称尖泡,如图2所示。图中1、玻壳;2、玻珠;3、芯柱;4、热变形电极;5、不变形电极;6、引出线;7、排气管余尾。平泡的结构特点是电极装在芯柱上,外壳的密封由玻璃管壳与芯柱喇叭边的熔接来实现;尖泡的结构特点是电极装在玻珠上,外壳的密封由玻管与玻珠引出线的熔封来实现。为了抽出泡壳内的空气与充入工作气体,尖泡玻壳的顶部拉细构成排气管(平泡的芯柱带有排气管),在排气工艺完成后将其封死而成尖顶状。平泡因采用芯柱,启动性能较好,但体积较大,价格较贵;尖泡用玻珠不用芯柱,直径较小,价格较低,但启动性能较差,表现在性能稳定性不好,有效工作寿命较短。主要原因是玻珠与封口端之间存在一段处在管内的引线,这段引线在熔接封口时会严重氧化,工作时(气体放电的气氛下)会放出杂质气体而使跳泡性能恶化。另外,它的尖顶也增加了跳泡的长度。本技术的目的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李先栗
申请(专利权)人:李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