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20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限位器组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包括输送线、固定架和旋转气缸;所述输送线上传送有流动板;所述流动板上固接有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所述旋转气缸底端固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盘;所述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之间的中心线与旋转盘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旋转盘上固接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凹形夹持杆;以解决移动松动,导致后续压合后发现顶盖和底板之间易出现压合错位的情况,同时因包覆板也是大于90度的垂直角度设置,导致后续的压合设备操作繁琐,降低了压合效率的问题。降低了压合效率的问题。降低了压合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限位器组装
,具体的说是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车门限位器,简称限位器,是指车门在受到一定力的作用下,限制车门转动的装置;车门限位器用以限制车门在车身倾斜的情况车门自己打开或关闭,并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度,同时起缓冲作用,防止发生金属之间相碰产生刺耳的声音,车门的最大开度,需根据上、下车的方便性,上车后关门的方便性以及车门与车身不干涉等条件来决定,一般为65
°‑
70
°
;车门限位器的结构其主要由安装支架、限位臂、限位盒、橡胶缓冲块等组成,安装支架和限位臂柳接且能平稳自由旋转,其中车位限位器中的限位盒零件一般是采用自动化生产安装,其工艺为上料、装料、翻转覆盖、压合等。
[0003]现有技术中,在对限位器中的限位盒组装时,将顶盖放置在底板上,后续在进行上下压合处理,将限位盒顶盖和限位盒底板之间相互固定,但是为了方便将限位盒顶盖自动化放置在限位盒底板上,限位盒底板两侧的延伸板均是大于90度垂直角度,但是后续的移动到压合工位时,因此时限位盒底板两侧的延伸板未能和限位盒顶盖侧壁相互贴合,会导致移动松动,导致后续压合后发现顶盖和底板之间易出现压合错位的情况,同时因包覆板也是大于90度的垂直角度设置,导致后续的压合设备操作繁琐,降低了压合效率。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br/>[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包括输送线、固定架和旋转气缸;所述输送线上传送有流动板;所述流动板上固接有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所述旋转气缸底端固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盘;所述第一放置块和第二放置块之间的中心线与旋转盘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旋转盘上固接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凹形夹持杆;所述固定架底端固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底端固接有倒凹板,倒凹板内设有压合件;所述第一放置块内放置有限位盒底板,且限位盒底板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延伸板和包覆板;所述第二放置块内放置有限位盒顶盖;现有技术中,在对限位器中的限位盒组装时,将顶盖放置在底板上,后续在进行上下压合处理,将限位盒顶盖和限位盒底板之间相互固定,但是为了方便将限位盒顶盖自动化放置在限位盒底板上,限位盒底板两侧的延伸板均是大于90度垂直角度,但是后续的移动到压合工位时,因此时限位盒底板两侧的延伸板未能和限位盒顶盖侧壁相互贴合,会导致移动松动,导致后续压合后发现顶盖和底板之间易出现压合错位的情况,同时因包覆板也是大于90度的垂直角度设置,导致后续的压合设备操作繁琐,降低了压合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本专利技术为自动化设备的一部分,初始阶段是先将限位盒底板放置在第一放置块内,限位盒顶盖反向放置第二放置块内,后
续会通过上料等工位操作,将一些安装在限位盒顶盖内,然后在移动到旋转气缸时,先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旋转气缸件下移,让限位盒顶盖位于一对凹形夹持杆之间,然后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凹形夹持杆相向移动对限位盖顶盖进行夹持,旋转气缸带动旋转盘旋转180度,进而将限位盒顶盖转动180度放置在限位盒底板上,然后开动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倒凹板整体下移,此时限位盒顶盖位于限位盒底板上,然后在通过压合件对延伸板和包覆板进行初步推动压持,初步下压包覆板和让延伸板和限位盒顶盖之间进行贴合夹持,通过延伸板和限位盒顶盖侧壁之间的贴合压持保证后续移动限位盒顶盖和限位盒底板时,两者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会对包覆板进行初步压合,让其小于90度,方便后续的上下压合工装,简化压合操作,提高压合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压合件包括液压缸组;所述倒凹板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压合板,且液压缸组的输出端和压合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放置块侧壁上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和第一放置块内相互连通;所述压合板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弧形块;工作时,开动液压缸组带动压合板向第一放置块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通槽推动延伸板向限位盒顶盖侧壁贴合靠拢,同时因两侧同时受力平衡,且是左右受力抵消,不会对输送带造成压合压力,同时利用弧形板推动包覆板进行推动压合,让其初步压合对限位盒顶盖的平板进行初步包覆,也进一步固定限位盒顶盖和限位盒底板之间,保证将其移动到压合工位时的限位盒的稳定性,提高后续的压合效率,也进一步减少压合不良品率。
[0008]优选的,所述倒凹板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通过推动件下压;工作时,在两者进行初步压合时,为了保证此时状态的稳定性,在倒凹板下移,让压合板和第一通槽处于相对位置时,此时将一对凹形夹持杆相反方向移动,让限位盒顶盖放置在限位盒底板上时,进而会通过推动件带动下压块进行下压处理,让限位盒顶盖和限位盒底板上下紧密贴合,进而保证延伸板和包覆板的初步压合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空腔;所述倒凹板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两侧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一组丝杠;所述丝杠上通过丝杠螺母副连接有滑块,且一组丝杠上的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固接;所述倒凹板顶端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和第一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滑块底端固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贯穿第二滑槽并设有有倒凹块;所述滑动杆为方形;所述丝杠上固接有凸轮,且凸轮位于下压块上方;工作时,在倒凹板下移时,此时凹形夹持杆的竖直杆是位于倒凹块内,然后在凹形夹持杆相反方向移动时,会带动倒凹块移动,进而会通过滑动杆带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带动凸轮转动,进而通过凸轮带动下压块向下移动直到和限位盒顶盖顶端相互贴合,进而保持稳定性,此处通过凹形夹持杆的相反移动力带动下压块下压,而不是将下压块固接在倒凹板上,是为了避免限位盒顶盖和限位盒底板之间的上下贴合时,高度会有误差,会影响压合板和第一通槽的相对位置的放置,利用凹形夹持杆的推动力推动下压块,能够保证压合的紧密性和稳定性,也不会影响压合板的推动,避免出现错位推动导致工装报废的情况。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顶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倒L形板,且倒L形板的水平板顶端通过弹簧固接在第三凹槽槽底上;所述倒L形板水平板和第三凹槽槽底
之间设有油囊;所述倒L形板的竖直板内开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和油囊之间通过软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侧壁开设有喷油孔;所述倒L形板通过推拉件上移;工作时,在倒凹板下移时,此时倒凹块和凹形夹持杆相互卡位贴合,通过推拉件的作用带动倒L形板上移,进而让倒L形板挤压上移挤压油囊,让油囊内的润滑油进入第一空腔内,并通过喷油孔喷出,对压合板表面进行润滑,因延伸板是大于90度,故在推动压合时,延伸板顶端会和压合板之间出现相对摩擦,故为了减少摩擦移动和噪声的产生,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处理,保证初步压合效果。
[0011]优选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1)、固定架(18)和旋转气缸(14);所述输送线(1)上传送有流动板(11);所述流动板(11)上固接有第一放置块(12)和第二放置块(13);所述旋转气缸(14)底端固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旋转气缸(14)的输出端设有旋转盘(15);所述第一放置块(12)和第二放置块(13)之间的中心线与旋转盘(15)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旋转盘(15)上固接有第一气缸(16),且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凹形夹持杆(17);所述固定架(18)底端固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81),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81)底端固接有倒凹板(19),倒凹板(19)内设有压合件;所述第一放置块(12)内放置有限位盒底板(2),且限位盒底板(2)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延伸板(21)和包覆板(22);所述第二放置块(13)内放置有限位盒顶盖(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包括液压缸组(33);所述倒凹板(19)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内设有压合板(32),且液压缸组(33)的输出端和压合板(32)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放置块(12)侧壁上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槽(3),且第一通槽(3)和第一放置块(12)内相互连通;所述压合板(32)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弧形块(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凹板(19)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二凹槽(41)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下压块(4);所述下压块(4)通过推动件下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位器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空腔(43);所述倒凹板(19)内开设有第一空腔(43);所述第一空腔(43)和第二凹槽(4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空腔(43)两侧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一组丝杠(44);所述丝杠(44)上通过丝杠螺母副连接有滑块(45),且一组丝杠(44)上的滑块(45)之间通过连接杆固接;所述倒凹板(19)顶端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46),且第一滑槽(46)和第一空腔(43)相互连通;所述滑块(45)底端固接有滑动杆(47),且滑动杆(47)贯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锋蓝超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松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