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05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高陡边坡坡面的框架地梁、以及分别设置于框架地梁的第一支护构件和第二支护构件,其中,第一支护构件中长锚杆穿入边坡深层土体并设置浇筑段,提供稳定的抗拔力,第二支护构件中短锚杆穿入边坡浅层土体,套管通过连杆推动扩体板向套管两侧插入土体,第二支护构件用于分摊框架地梁自重产生的剪力,提升该支护结构的抗剪能力,通过框架地梁、第一支护构件和第二支护构件配合,从而提升支护结构对高陡边坡的支护能力。对高陡边坡的支护能力。对高陡边坡的支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疆土幅员辽阔,地质构造丰富,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山地,一些农村人口、煤矿厂房、建筑工程等分布在陡峭的山地上,山地由于地势陡峭,落差较大,生产生活过程中山体崩塌、滑坡等灾害频繁发生。目前,通常采用框架地梁锚杆支护体系预防滑坡并保持坡体稳定,但针对地势较为陡峭的山体,由于框架地梁主要以混凝土和钢材作为建筑材料主体,其自重较大,加之坡体坡度较大,容易存在两种安全性问题:一是施工期间锚索还未张拉,锚固体仍处于养护期还未发挥作用,陡坡情况下的坡面框架地梁可能向下发生位移,甚至滑落,造成工程事故和各种损失;二是长锚杆抗剪能力较弱,长锚杆的剪断破坏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框架由于地梁自重较大,长锚杆抗剪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高陡边坡的框架地梁和第一支护构件,所述第一支护构件中长锚杆一端设置于框架地梁,另一端穿设至深层土体并设有浇筑段,还包括第二支护构件,所述第二支护构件包括短锚杆、套管和扩体板,所述短锚杆一端设置于框架地梁,另一端穿设至浅层土体并设有限位板,所述套管套设于短锚杆,所述扩体板通过连杆设置于套管两侧,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扩体板和套管铰接。
[0006]第一支护构件用于提供稳定的抗拔力,第二支护构件用于分摊框架地梁自重,提升支护结构整体抗剪能力,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扩体板插入土体,提升第二支护构件与土体的接触面积,板状结构有利于提升第二支护构件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支护构件、第二支护构件和框架地梁配合,以提升支护结构对高陡边坡的支护能力。
[0007]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地梁沿高陡边坡纵向间隔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地梁呈网格状设置于高陡边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护构件与第二支护构件交替设置于框架地梁,交替设置有利于提升支护结构整体的支护能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扩体板呈刀刃状,扩体板的厚度沿靠近套筒的一侧向远离套筒的一侧逐渐减小。刀刃状扩体板便于扩体板插入土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短锚杆设置于框架地梁的一端套设垫层。垫层用于增加短锚杆与框架地梁连接处的抗弯折能力。
[0012]进一步的,所述垫层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短锚杆设有定位孔,所述套管对应设置限位孔,定位孔和限位孔穿设卡栓限定套筒位置。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框架地梁设置于高陡边坡,第一支护构件中长锚杆穿设于高陡边坡的深层土体并设置浇筑段,从而提供稳定的抗拔力,第二支护构件中短锚杆、套筒和扩体板配合,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扩体板向套筒两侧移动插入高陡边坡的浅层土体,扩体板的板状结构有利于增加与土体的接触面积,第二支护构件可有效分摊框架地梁自重产生的剪切力,从而提升支护结构的支护能力。
[0016]2.扩体板呈刀刃状,便于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扩体板插入土层,短锚杆设置于框架地梁的一端套设垫层,降低集中力作用在短锚杆上导致短锚杆被弯折破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扩体板未展开的第二支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扩体板展开的第二支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框架地梁;2

长锚杆;3

浇筑段;4

第二支护构件;5

锚具;6

短锚杆;7

套筒;8

扩体板;9

限位板;10

连杆;11

垫层;12

卡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高陡边坡坡面的框架地梁1,以及设置于框架地梁1的第一支护构件和第二支护构件4,其中,第一支护构件用于将框架地梁1与距离坡面较远的深层土体连接固定,第二支护构件4用于将框架地梁1与距离坡面较近的浅层土体固定,通过第一支护构件和第二支护构件2配合将框架地梁1逐级连接不同深度的土体,从而使框架地梁1稳定固定于高陡边坡的坡面,形成有效预防滑坡并保持边坡坡体稳定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
[0023]第一支护构件,包括长锚杆2,长锚杆2与框架地梁1垂直,长锚杆2的一端通过锚具5固定至框架地梁1,长锚杆2的另一端穿入高陡边坡土体并设置于距离边坡坡面较远的深层土体,向深层土体内浇筑水泥砂浆形成浇筑段3,从而提供稳定的抗拔力。
[0024]参照图2和图3,第二支护构件4,包括短锚杆6、套管7和扩体板8,短锚杆6与框架地梁1垂直,短锚杆6的一端通过锚具5固定至框架地梁1,另一端穿设至距离高陡边坡坡面较近的浅层土体,套管7套设于短锚杆6上,套管7可沿短锚杆6轴向移动,短锚杆6上设有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定位孔,套管7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限位孔,扩体板8通过连杆10设置于套管7的相对两侧,连杆10两端分别与扩体板8和套管7铰接,短锚杆6位于土体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9,推动套管7向限位板9移动,套管7通过连杆10带动扩体板8向两侧远离套管7,当套管7端部与限位板9抵接时,连杆10与套管7方向垂直,扩体板8移动至与套管7的最大距离,
此时,定位孔与限位孔对应连通,卡栓12穿设于定位孔和限位孔,以固定套筒7和扩体板8的位置。由于第一支护构件中的长锚杆2的长度较长,抗剪能力较弱,第二支护构件4采用短锚杆6、套筒7和扩体板8的组合结构提升抗剪能力,分摊边坡和框架地梁1自重带来的下滑力,增强框架地梁1与高陡边坡的连接稳定性。
[0025]为了便于扩体板8插入土体,扩体板8呈刀刃形结构,扩体板8的厚度沿靠近套筒7的一侧向远离套筒7的另一侧逐渐减小,使扩体板8的外侧边沿具有较强的穿入能力,减少扩体板8的移动阻力,便于套管7通过连杆10带动扩体板8移动。
[0026]短锚杆6与框架地梁1固定的一端套设垫层11,垫层11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弹性材料优选橡胶,垫层11用于加固短锚杆6与框架地梁1的连接位置,降低集中力作用在短锚杆6上导致短锚杆6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高陡边坡的框架地梁(1)和第一支护构件,所述第一支护构件中长锚杆(2)一端设置于框架地梁(1),另一端穿设至深层土体并设有浇筑段(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护构件(4),所述第二支护构件(4)包括短锚杆(6)、套筒(7)和扩体板(8),所述短锚杆(6)一端设置于框架地梁(1),另一端穿设至浅层土体并设有限位板(9),所述套筒(7)套设于短锚杆(6),所述扩体板(8)通过连杆(10)设置于套筒(7)两侧,所述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扩体板(8)和套筒(7)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地梁(1)沿高陡边坡纵向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高陡边坡的框架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地梁(1)呈网格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玮江郭瀚魏万鸿冯乐涛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