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滑块侧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78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滑块侧切结构,包括固定在上模上的仿形定位冲头、驱动插刀一、上弹簧、固定设置在下模上的脱料块;仿形定位冲头一侧滑动设置有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下模的脱料块两侧滑动设置有右仿形定位模仁、固定有侧切刀口的左仿形定位模仁,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分别与脱料块之间设置有下弹簧;上模上还设置有驱动插刀二、驱动插刀三;闭模时,驱动插刀二、驱动插刀三分别作用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相向运动,迫使两侧下弹簧受压缩,并夹紧脱料块、仿形定位冲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进入仿形定位模仁时,能改善产品侧壁上的擦伤,闭模时仿形定位模仁夹死产品,定位精度高,侧切刀口可以很好的贴合产品。的贴合产品。的贴合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滑块侧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涉及到侧切孔一类的冲压模具结构,主要应用于摄像模组里面的摄像头保护罩拉伸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多滑块侧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社交分享的愈益发达,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拍照需求更是有增无减,全球各大手机厂商不断开发出更高水准的配置双摄像头和三摄像头甚至四摄像头手机。支持高像素,超大变焦,光学防抖,广角等拍照功能已成为各旗舰手机甚至千元手机的标配。高配置摄像头同时要求其辅助部件亦需更高标准,其中摄像头保护罩即为其中元器件之一,该器件因其使用量大,高精度和稳定性要求,目前其多为拉伸侧切模具生产。
[0003]目前摄像模组里面的摄像头保护罩拉伸成型类模具常见的侧切结构如下图1、2所示:驱动插刀1固定在上固定板上,侧切冲头2固定在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8上,整体装好后置于脱料板中,且与脱料板做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在单边0.006mm。油槽垫块7置于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8的上方,以便减少滑块的接触面积,起到润滑的作用。仿形定位冲头3固定在脱料板上,侧切刀口10固定在仿形定位模仁5上,脱料块6也是置于仿形定位模仁5中,整体置于下模板中。
[0004]开模状态下,在弹簧9的作用下,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8带着侧切冲头2一起运动,使侧切冲头的刀口部分藏在仿形定位冲头3的里面,在闭模的过程中仿形定位冲头3先定位产品,上模继续往下运动,仿形定位冲头3压着产品4一起进入仿形定位模仁5,上模继续运动,驱动插刀1作用在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8上,使隐藏在仿形定位冲头3里面的侧切冲头2开始运动,上模继续往下运动,直到侧切动作完成。
[0005]此常见的侧切结构,侧切刀口10固在仿形定位模仁5上,仿形定位模仁5要定位产品4,间隙不能放的太大,导致产品在进入仿形定位模仁时会对产品的侧壁造成擦伤,刮屑,严重时会导致产品不能进入仿形定位模仁,导致整个料条误送,模具打坏。
[0006]此常见的侧切结构,侧切刀口10固在仿形定位模仁5上,侧切刀口10、仿形定位模仁5和产品会有0.03的间隙,来保证产品能够进入。侧切刀口不能完全贴死产品,此种情况侧切过程中,产品切断处毛刺会很大,因产品对毛刺有严格的管控(影响装配),导致模具在频繁的调试侧切刀口和产品之间的间隙,间隙太大,毛刺更大,间隙太小,产品擦伤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进入仿形定位模仁时改善产品侧壁上的擦伤、闭模时仿形定位模仁夹死产品定位精度高、侧切刀口可以很好的贴合产品的多滑块侧切结构。
[0008]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滑块侧切结构,包括固定在上模上的仿形定位冲头、驱动插刀一、上弹簧,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模上的脱料块;所述
仿形定位冲头一侧滑动设置有具有固定有侧切冲头的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开模时,所述上弹簧迫使侧切冲头靠向仿形定位冲头;闭模时,所述驱动插刀一作用侧切冲头远离仿形定位冲头,所述仿形定位冲头压向脱料块;所述下模的脱料块两侧滑动设置有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所述左仿形定位模仁的一侧固定有侧切刀口,所述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分别与脱料块之间设置有下弹簧;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驱动插刀二、驱动插刀三;闭模时,所述驱动插刀二、驱动插刀三分别作用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相向运动,迫使两侧下弹簧受压缩,并夹紧脱料块、仿形定位冲头的两侧。
[0009]本技术多滑块侧切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左、右仿形定位模仁是活动的,相当于滑块,本申请舍弃了现有单滑块的结构模式,实现了一个工步上的多滑块运动。产品进入左、右仿形定位模仁时,左、右仿形定位模仁是敞开的,很好的改善了产品侧壁上的擦伤;闭模时,左、右仿形定位模仁夹死产品,定位精度更好,生产出来的产品精度更高;且闭模时侧切刀口可以很好的贴合产品,有效的改善产品的毛刺,避免了频繁调试间隙来改善毛刺,很好的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0]优选地,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上固定板、脱料垫板以及脱料板;所述驱动插刀一、驱动插刀二、驱动插刀三固定在上固定板,所述驱动插刀二、驱动插刀三贯穿上固定板、脱料垫板;所述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侧切冲头、仿形定位冲头设置在脱料板上,所述驱动插刀一穿过脱料垫板插入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侧切冲头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脱料垫板上固定有上油槽垫块,所述上油槽垫块位于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上方。以便减少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的接触面积,起到润滑的作用。
[0012]优选地,所述仿形定位冲头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开模时,所述上弹簧作用侧切冲头的刀口部分嵌入避让槽内。避让槽使侧切冲头可以隐藏在仿形定位冲头仿形定位冲头中。
[0013]优选地,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所述脱料块、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位于下模板内部。
[0014]优选地,所述下垫板上固定设置有位于脱料块两侧的左下油槽垫块、右下油槽垫块,所述左下油槽垫块、右下油槽垫块分别位于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的下方。左下油槽垫块、右下油槽垫块的设置,以便减少滑块(左仿形定位模仁、右仿形定位模仁)的接触面积,起到润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开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现有技术闭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施例开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施例闭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参阅附图3、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滑块侧切结构,包括固定在上模上的仿形定位冲头14、驱动插刀一12、上弹簧24a,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模上的脱料块17;仿形定位冲头14一侧滑动设置有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20,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20上固定设置有侧切冲头13,上模上还设置有驱动插刀二11、驱动插刀三18,位于驱动插刀一12的两侧。
[0021]更为具体的: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25、上固定板26、脱料垫板27以及脱料板28;驱动插刀一12、驱动插刀二11、驱动插刀三18固定在上固定板26,驱动插刀二11、驱动插刀三18贯穿上固定板26、脱料垫板27;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20、侧切冲头13、仿形定位冲头14设置在脱料板28上,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20与脱料板28做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在单边0.006mm,驱动插刀一12穿过脱料垫板27插入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20、侧切冲头13之间。
[0022]一种多滑块侧切结构还包括滑动设置在下模的脱料块17两侧的左仿形定位模仁22、右仿形定位模仁15,左仿形定位模仁22的一侧固定有侧切刀口21,左仿形定位模仁22、右仿形定位模仁15分别与脱料块17之间设置有下弹簧24b。脱料块17置于左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滑块侧切结构,包括固定在上模上的仿形定位冲头(14)、驱动插刀一(12)、上弹簧(24a),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模上的脱料块(17);所述仿形定位冲头(14)一侧滑动设置有具有固定有侧切冲头(13)的侧切冲头固定座滑块(20),开模时,所述上弹簧(24a)迫使侧切冲头(13)靠向仿形定位冲头(14);闭模时,所述驱动插刀一(12)作用侧切冲头(13)远离仿形定位冲头(14),所述仿形定位冲头(14)压向脱料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脱料块(17)两侧滑动设置有左仿形定位模仁(22)、右仿形定位模仁(15),所述左仿形定位模仁(22)的一侧固定有侧切刀口(21),所述左仿形定位模仁(22)、右仿形定位模仁(15)分别与脱料块(17)之间设置有下弹簧(24b);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驱动插刀二(11)、驱动插刀三(18);闭模时,所述驱动插刀二(11)、驱动插刀三(18)分别作用左仿形定位模仁(22)、右仿形定位模仁(15)相向运动,迫使两侧下弹簧(24b)受压缩,并夹紧脱料块(17)、仿形定位冲头(14)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滑块侧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25)、上固定板(26)、脱料垫板(27)以及脱料板(28);所述驱动插刀一(12)、驱动插刀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晨杨勇王玉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林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