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473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5
本申请公开一种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及其制备方法,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多元醇69.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以所用异氰酸酯为特征的
,具体涉及一种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棉的黄变的原因包括:泡棉发泡/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引起的热氧老化黄变;接触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引起的烟熏黄变;泡棉引起的织物污染;泡棉接触紫外线而引起的紫外黄变。
[0003]随着内衣泡棉放置或使用,内衣泡棉会接触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引起黄变,影响消费者的观感,因此不少出产厂家试图增加抗氧剂或耐黄变剂来改进内衣泡棉的抗烟熏黄变的性能,但是抗烟熏黄变剂气味较大,甚至有难闻的气味,也会影响内衣的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味小且具有优异抗烟熏黄变效果的泡棉,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0006]聚醚多元醇SC56

2869.43

70.4%;
[0007]甲苯二异氰酸酯21.66

21.97%;
[0008]辅助剂7.63

8.91%;
[0009]其中,辅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0010][0011]所述抗烟熏剂为C960PF和NH

68的混合物;
[0012]所述胺类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和一缩二丙二醇的混合物。<br/>[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锡类催化剂为辛酸亚锡T

9。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5]C960PF和NH

68的重量比为2:1。
[0016]本申请还提出上述的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7]步骤1、预混:将聚醚多元醇与辅助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后获得第一预混物;
[0018]步骤2、高速混合:将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入第一混合物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置于模具中发泡,静置48

72h,获得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4500

6000转/分钟。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申请获得的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的抗烟熏等级大于3.5级,气味等级小于等于2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24]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25]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26]图4为对比例1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27]图5为对比例2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28]图6为对比例3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29]图7为对比例4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30]图8为对比例5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0031]图9为对比例6制得的泡棉的抗烟熏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3]提出本申请的所述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的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6,实施例1

3中的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的原料的百分比含量如表1所示。
[0034]表1
[0035]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聚醚多元醇70.4%69.91%69.43%甲苯二异氰酸酯21.97%21.81%21.66%辅助剂7.63%8.28%8.91%
[0036]实施例1

3中的辅助剂的原料的百分比含量如表2所示。
[0037]表2
[0038][0039]实施例1

3中,聚醚多元醇为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C56

28;
[0040]甲苯二异氰酸酯为T

80;
[0041]表面活性剂为奥斯佳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UF5866;
[0042]胺类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和一缩二丙二醇的混合物;
[0043]锡类催化剂为辛酸亚锡T

9;
[0044]抗烟熏剂C960PF和NH

68产自广州承诚化工有限公司。
[0045]优选实施例2的原料百分比,进一步提出实施例2的对比例1

6如下:
[0046]对比例1
[0047]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0048]聚醚多元醇为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C56

16S。
[0049]对比例2
[0050]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0051]抗烟熏剂为广州承诚化工有限公司QC896

1。
[0052]对比例3
[0053]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0054]抗烟熏剂为广州承诚化工有限公司C823。
[0055]对比例4
[0056]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0057]胺类催化剂为CS

90。
[0058]对比例5
[0059]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0060]抗烟熏剂中的C960PF和NH

68的质量比为1:1。
[0061]对比例6
[0062]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0063]抗烟熏剂中的C960PF和NH

68的质量比为1:2。
[0064]将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6中公开的原料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泡棉,制备方法包
括:
[0065]步骤1、预混:将聚醚多元醇与辅助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后获得第一预混物;
[0066]步骤2、高速混合:将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入第一混合物中,采用4500

6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至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多元醇SC 56

28 69.43

70.4%;甲苯二异氰酸酯21.66

21.97%;辅助剂7.63

8.91%;其中,辅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所述抗烟熏剂为C960PF和NH

68的混合物;所述胺类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和一缩二丙二醇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抗烟熏黄变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类催化剂为辛酸亚锡T

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少武曾志红冯海强薛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成长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