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55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4
一种预制底板,包括板体,板体上具有肋梁,肋梁内设置有纵筋,纵筋由肋梁的端部伸出;板体的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剪力槽,第一剪力槽沿对应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且第一剪力槽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分别与板体的顶面和底面设有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板体设置剪力槽,增加了板体侧壁的表面积,使后浇筑的混凝土能够更多的接触板体侧壁,从而提高粘接强度;剪力槽间隔设置,对预制板体的强度影响较小,并且相邻剪力槽之间的板体部分能够保持预制底板的支撑能力。持预制底板的支撑能力。持预制底板的支撑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底板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底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建筑垃圾和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的特点,在建筑业受到大力推广。
[0003]装配式建筑中的密肋楼盖,主要由预制底板、补强模盒、后浇混凝土三部分构成,预制底板作为主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放置在搭设的脚手架上,再将相邻预制底板肋梁的纵筋锚固连接。由于需要浇筑形成框架梁,相邻预制底板之间留有空间,预制底板的外伸钢筋伸出该空间中,并与框架梁的钢筋进行绑扎,然后浇筑水泥。框架梁通过外伸钢筋能够对预制底板起到一定的支撑,框架梁自身的混凝土与预制底板的粘接强度偏弱,连接强度整体偏弱,建筑强度依然相对较差,为了提高混凝土粘接强度,需对预制底板边缘进行粗糙化处理,使得预制底板的加工更加繁琐,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底板,以解决当前预制底板存在的混凝土粘接强度较弱、加工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底板,包括板体,板体上具有肋梁,肋梁内设置有纵筋,纵筋由肋梁的端部伸出;
[0006]板体的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剪力槽,第一剪力槽沿对应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且第一剪力槽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分别与板体的顶面和底面设有间隔。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剪力槽替换为剪力齿槽,剪力齿槽的上侧边缘与板体的顶面设有间隔,剪力齿槽的下侧边缘延伸至板体的底面,以使板体底面的边缘呈锯齿状。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剪力槽替换为剪力宽槽,剪力宽槽沿对应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端位于肋梁端部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侧壁的端部,并与侧壁端部的边缘间隔设置。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肋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箍筋,肋梁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剪力槽,第二剪力槽与箍筋沿肋梁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剪力槽沿宽度方向贯穿肋梁。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板体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挑耳,挑耳的底面与板体的底面平齐。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板体顶面的边缘以及肋梁的两侧均设置有边肋,肋梁一侧的边肋围设成封闭的容纳槽,用以容纳补强模盒。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边肋靠近对应容纳槽的一侧为斜面,以使容纳槽的宽度自
上而下逐渐减小。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板设置多个漏水孔,漏水孔均位于对应容纳槽中。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肋梁具有两条,两条肋梁呈十字交叉。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板体设置剪力槽,增加了板体侧壁的表面积,使后浇筑的混凝土能够更多的接触板体侧壁,从而提高粘接强度;剪力槽间隔设置,对预制板体的强度影响较小,并且相邻剪力槽之间的板体部分能够保持预制底板的支撑能力,最终解决了当前预制底板存在的混凝土粘接强度较弱、加工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预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预制底板具有剪力齿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预制底板具有剪力宽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预制底板具有剪力宽槽时的仰视结构图;
[0022]图5为为本技术预制底板具有第二剪力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为本技术预制底板具有挑耳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板体;2、肋梁;3、纵筋;
[0026]41、第一剪力槽;42、剪力齿槽;43、剪力宽槽;44、第二剪力槽;
[0027]5、箍筋;6、挑耳;7、边肋;8、容纳槽;9、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预制底板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预制底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上具有肋梁2,肋梁2内设置有纵筋3,纵筋3由肋梁2的端部伸出。
[0033]板体1的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剪力槽41,第一剪力槽41沿对应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从而呈点断状排列。第一剪力槽41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分别与板体1的顶面和底面设有间隔。
[0034]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预制底板通过在板体侧壁设置多个第一剪力槽,增加了板体侧壁的表面积,后浇筑的混凝土能够更多的与板体侧壁接触,从而增加粘接强度;第一剪力槽呈点断状,对预制板体的强度影响较小,相邻第一剪力槽之间保留板体侧壁的结构,从而保持预制底板竖向的支撑能力最终解决了当前预制底板存在的混凝土粘接强度较弱、加工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3所示;第一剪力槽41替换为剪力齿槽42。剪力齿槽42的上侧边缘与板体的顶面设有间隔,剪力齿槽42的下侧边缘延伸至板体1的底面,从而使板体1底面的边缘呈锯齿状。剪力齿槽42的下端开放,从而在预制底板制造时便于模具的脱出。形成锯齿状的板体1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底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具有肋梁,所述肋梁内设置有纵筋,所述纵筋由所述肋梁的端部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剪力槽,所述第一剪力槽沿对应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且所述第一剪力槽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分别与所述板体的顶面和底面设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力槽替换为剪力齿槽,所述剪力齿槽的上侧边缘与所述板体的顶面设有间隔,所述剪力齿槽的下侧边缘延伸至所述板体的底面,以使所述板体底面的边缘呈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力槽替换为剪力宽槽,所述剪力宽槽沿对应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一端位于所述肋梁端部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壁的端部,并与所述侧壁端部的边缘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箍筋,所述肋梁的顶面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善杰鲁宪东曾祥强潘大伟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世家远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