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21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包括底座和混料罐体,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用以驱动所述混料罐体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混料罐体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之间且悬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顶部均安装有快拆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架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加料漏斗可拆卸的固定在驱动组件的顶部并悬于进出料管的上方,以此便于将混料罐体翻转至进出料管竖向朝上后通过直接将物料依次倒入加料漏斗的方式来顺利完成加料,无需在加料结束后将加料漏斗取下,继而无需重复的拆装加料漏斗来耗费时间,有利于缩短加料时间。有利于缩短加料时间。有利于缩短加料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混料生产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混料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将各种原料送入混料设备中进行均匀搅拌,从而生成成品预混料,混料设备的使用方便将直接关系到预混料的生产效率,但是目前的混料装置在进行设计时,其在向混料罐内进行加料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快速加料且防止在加料过程中物料洒漏造成浪费,其通常会在混料罐的加料口位置穿插放置加料漏斗,后通过将若干物料依次倒入加料漏斗的方式来顺利完成加料,这就造成了在加料完毕后需要将加料漏斗取下后方能启动混料罐混匀物料,由于需要频繁的在加料时插上加料漏斗和加料完毕时取下加料漏斗,导致加料过程操作起来会不方便且会延长加料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通过安装架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加料漏斗可拆卸的固定在驱动组件的顶部并悬于进出料管的上方,以此便于将混料罐体翻转至进出料管竖向朝上后通过直接将物料依次倒入加料漏斗的方式来顺利完成加料,无需在加料结束后将加料漏斗取下,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包括底座和混料罐体,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用以驱动所述混料罐体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混料罐体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之间且悬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
[0006]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顶部均安装有快拆组件,所述混料罐体的上方悬设有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快拆组件分别对应,且所述加料漏斗通过所述安装架与对应所述快拆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混料罐体的正上方。
[0007]作为优选,所述混料罐体的顶部中部竖向固定连通有进出料管,且所述进出料管与所述加料漏斗的底端竖向正对。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进出料管的顶部外围同轴可拆卸连接有用以控制开闭的封盖,且所述封盖与所述加料漏斗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出料管的轴向长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加料漏斗为上下敞开的漏斗状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均为倒置的L型结构,且所述安装架竖直部分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快拆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架拐角位置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加强肋。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前部设置有表面为斜坡状的垫板,所述混料罐体的最低位
置与所述底座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出料管与所述封盖的总体轴向长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立板和减速电机,所述立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沿纵向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面两侧,所述立板的顶端均安装有所述快拆组件,两个所述立板的外侧上部分别固定有轴承座和所述减速电机,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减速电机均与所述混料罐体横向同轴,所述轴承座内置的轴承内圈同轴固定有沿横向设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所述立板且同轴固定在所述混料罐体的一侧端面,所述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所述立板且同轴固定在所述混料罐体的另一侧端面。
[0013]作为优选,所述快拆组件均包括限位孔和固定座,所述安装架的下部均沿横向开设有所述限位孔,两侧位置的所述固定座分别竖直固定在对应所述立板的顶面中部,两侧位置的所述固定座均竖向开设有配合槽,且所述配合槽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架下部竖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所述固定座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水平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配合槽垂直连通,所述安装孔均沿横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且两侧位置的所述限位杆彼此靠近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所述限位杆彼此远离的外端均伸出对应所述固定座的外侧端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所述限位杆位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座外侧端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座外侧表面固定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为矩形槽,所述安装架的水平断面形状为矩形。
[0015]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在竖向上为盲槽,且所述安装架的底端面均匀对应所述配合槽的底端面贴合接触。
[0016]采用上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具体到预混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初始时,所述安装架的下部与所述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横向水平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所述安装架无法脱出所述配合槽,从而所述加料漏斗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立板的顶部之间并位于所述进出料管的顶部,具体使用时,取下所述封盖后,将多种物料依次经所述加料漏斗上方倒入,物料在所述加料漏斗的聚拢作用下集中下落到所述混料罐体内,加料完毕后再次装上所述封盖后关闭所述进出料管,后让所述减速电机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混料罐体翻转,所述混料罐体在翻转的过程中对所述混料罐体内的多种物料进行搅拌混匀,物料搅拌混匀完毕时让所述减速电机停止转动,后通过点动控制所述减速电机的方式带动所述混料罐体转动至所述进出料管竖向朝下,将转运小车等工具推到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进出料管的正下方,取下所述封盖后让混匀的物料经所述进出料管排出下落到转运小车进行承接,如此便完成了预混料的混匀过程,由于加料时无需在加料结束后将所述加料漏斗取下,继而无需重复的拆装所述加料漏斗来耗费时间,有利于缩短加料时间,而后续需要拆下所述加料漏斗时,两人分别同时手持两侧位置的所述手柄外拉并通过所述弹簧被拉伸的方式使所述限位杆均脱出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后保持所述限位杆的外拉并通过所述安装架沿所述配合槽竖向上升的方式滑移脱出,之后即可将所述安装架连同所述加料漏斗一同取离,便于将所述加料漏斗进行维修或更换,需要重装时,将新的所述加料漏斗和所述安装架抬升到所述立板上方并使所述安装架再次与所述配合槽分别竖向对照后下滑进入,两人再次分别同时手持两侧的所述手柄并通过所述弹簧
被拉伸的方式使所述限位杆内端均收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以此来避免干涉到所述安装架的下降,当所述安装架均再次下降至自身底端均与对应的所述配合槽底端贴合接触时,此时则表示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分别横向对照,则松开所述手柄,所述弹簧随即释放拉伸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均插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以此来再次完成所述安装架连同所述加料漏斗在所述混料罐体上方的重装,如此通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所述加料漏斗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并悬于所述进出料管的上方,以此便于将所述混料罐体翻转至所述进出料管竖向朝上后通过直接将物料依次倒入所述加料漏斗的方式来顺利完成加料,无需在加料结束后将所述加料漏斗取下,继而无需重复的拆装所述加料漏斗来耗费时间,有利于缩短加料时间,而仅需外拉所述限位杆脱出所述限位孔后便可使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包括底座(3)和混料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水平设置,所述底座(3)的顶面安装有用以驱动所述混料罐体(1)翻动的驱动组件(2),所述混料罐体(1)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2)的顶部之间且悬于所述底座(3)的正上方;所述驱动组件(2)的两侧顶部均安装有快拆组件(5),所述混料罐体(1)的上方悬设有加料漏斗(4),所述加料漏斗(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02),所述安装架(402)与所述快拆组件(5)分别对应,且所述加料漏斗(4)通过所述安装架(402)与对应所述快拆组件(5)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混料罐体(1)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体(1)的顶部中部竖向固定连通有进出料管(102),且所述进出料管(102)与所述加料漏斗(4)的底端竖向正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管(102)的顶部外围同轴可拆卸连接有用以控制开闭的封盖(101),且所述封盖(101)与所述加料漏斗(4)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出料管(102)的轴向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漏斗(4)为上下敞开的漏斗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2)均为倒置的L型结构,且所述安装架(402)竖直部分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快拆组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架(402)拐角位置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加强肋(40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前部设置有表面为斜坡状的垫板(301),所述混料罐体(1)的最低位置与所述底座(3)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进出料管(102)与所述封盖(101)的总体轴向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预混料生产线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立板(202)和减速电机(203),所述立板(20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沿纵向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3)顶面两侧,所述立板(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卿李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