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10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在框架内转动的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为双通结构,包括两个与转动轴同轴的外滚筒和内滚筒,其中内滚筒中部为一个尾缆收纳舱。尾缆通过外滚筒和内滚筒上的过线孔进入尾缆收纳舱中,使多余的线缆自由收纳在尾缆收纳舱。尾缆收纳舱可以通过加盖或挂钩等结构,来确保缆轴在收放缆、转移运输等过程中尾缆及缆头不被甩出损坏。这样尾缆不需要缠绕,可以直接放置收纳,简单方便。而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尾缆收纳舱对尾缆和缆头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


[0001]本申请涉及线缆轴
,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行业的移动线缆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国内外场转播时,使用的移动广电专用线缆轴,为了方便与设备连接,需要预留相对长度的尾缆。在放缆后、收缆前,需要将尾缆缠绕在缆轴的附盘上,并加以固定。以防由于过度拉扯,对尾缆及尾缆的接头造成损害。
[0003]此外,目前国内外场转播时,使用的移动广电专用线缆轴尾缆,不易固定在附盘上。此外,在缆轴收缆、放缆的过程中,缠绕在附盘的尾缆及缆头容易甩脱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
[0007]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相对平行竖立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之间设置若干用于连接的横杆;
[0008]滚筒组件,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立架垂直,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一个外滚筒和一个外滚筒内、与外滚筒固定连接的内滚筒,所述外滚筒与所述内滚筒的转轴、与所述转动轴重合,所述外滚筒和所述内滚筒对应位置上设置使线缆穿过的过线孔,所述内滚筒轴向一端设有使线缆穿出的开口。
[0009]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部安装滚轮。
[00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组件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外滚筒轴向两端部。
[0011]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轮廓相同;所述第一挡板外径大于所述外滚筒外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皆与所述外滚筒一体形成。
[001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架,为封闭板,覆盖外滚筒并向背离外滚筒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二立架,所述第二挡板为环形板,环形板的内环边缘与所述外滚筒对应端部衔接,所述环形板的外环边缘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边缘对应设置。
[0013]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轴向一端一体设有封闭盖,所述内滚筒轴向另一端为开口结构。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盖固定于第一挡板,一内轴端组件贯穿所述封闭盖和第一挡板后,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架;所述内轴端组件的贯穿部与所述转动轴同轴,所述贯穿部的一端抵压固定于封闭盖。
[0015]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立架之间设有一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贯穿部同轴。
[001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结构伸出所述第二立架,所述内滚筒内部形成一个尾缆收纳舱。
[0017]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架上固定外定子座,所述外滚筒对应端部插接固定内转子座,所述外定子座和所述内转子座之间、设置使所述内转子座相对于所述外定子座转动的外轴承。
[0018]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在框架内转动的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为双通结构,包括两个与转动轴同轴的外滚筒和内滚筒,其中内滚筒中部为一个尾缆收纳舱。尾缆通过外滚筒和内滚筒上的过线孔进入尾缆收纳舱中,使多余的线缆自由收纳在尾缆收纳舱。尾缆收纳舱可以通过加盖或挂钩等结构,来确保缆轴在收放缆、转移运输等过程中尾缆及缆头不被甩出损坏。这样尾缆不需要缠绕,可以直接放置收纳,简单方便。而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尾缆收纳舱对尾缆和缆头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如下:
[0024]框架1,外滚筒2,内滚筒3,外定子座4,内转子座5,滚轮6,内轴端组件7,刹车组件8,外轴承9,过线孔10,尾缆收纳舱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弹簧防爬吸能装置吸能效果差且不稳定、在压缩结束后易发生反弹的问题。
[0026]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图2的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其中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相互平行且竖立设置。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设置若干用于连接的横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具有若干散射设置的杆件,横杆连接在相对的杆件远离中心的一端。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中部设置转轴座,方便内部组件转动。
[0028]框架1底部安装滚轮6。使整体线缆轴根据环境需要自由移动,为线缆的使用提供
灵活方便的条件。
[0029]此外,本线缆轴还包括滚筒组件,通过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中部设置的转轴座,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其中贯通组件的转动轴与第一立架垂直。滚筒组件包括一个外滚筒2和一个外滚筒2内、与外滚筒2固定连接的内滚筒3。框架保证滚筒组件可以在其内部稳定转动,对滚筒组件起到承托的作用。
[0030]外滚筒2与内滚筒3的转轴、与转动轴重合,外滚筒和内滚筒形成一个同轴的双滚筒结构。外滚筒2和内滚筒3对应位置上设置使线缆穿过的过线孔10,内滚筒3轴向一端设有使线缆穿出的开口。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线缆缠绕在外滚筒壁上,通过过线孔10穿过内外滚筒后,线缆尾缆由内滚筒3的尾缆收纳舱11穿出,多余线缆可自由收纳在尾缆收纳舱11内。尾缆收纳舱11的开口部设置用于固定尾缆的盖子,来确保缆轴在收放缆、转移运输等过程中尾缆及缆头不被甩出损坏。
[003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达到固定或者保护尾缆的效果,在尾缆收纳舱11中设置挂钩或者夹子,以达到防止尾缆甩出的效果。
[00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滚筒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垂直于转动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外滚筒2轴向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相对平行竖立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之间设置若干用于连接的横杆;滚筒组件,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立架垂直,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一个外滚筒和一个外滚筒内、与外滚筒固定连接的内滚筒,所述外滚筒与所述内滚筒的转轴、与所述转动轴重合,所述外滚筒和所述内滚筒对应位置上设置使线缆穿过的过线孔,所述内滚筒轴向一端设有使线缆穿出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部安装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件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外滚筒轴向两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轮廓相同;所述第一挡板外径大于所述外滚筒外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皆与所述外滚筒一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附盘的移动线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架,为封闭板,覆盖外滚筒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