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380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C≤0.030%、S:0.015~0.030%、P≤0.035%、Si≤1.00%、Mn≤2.00%、Cr:16.50~18.00%、Ni:10.50~14.00%、Mo:2.00~2.50%、Ti≥5C~0.7%,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地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该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具有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和易切削性能,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和动力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奥氏体不锈钢1913年在德国问世,在不锈钢中一直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早期的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是18

8型Cr

Ni奥氏体不锈钢,即Cr在奥氏体不锈钢的含量约为18%,Ni的含量为8%的奥氏体不锈钢,简称18

8钢,其特点是碳含量小于0.1%,利用Cr、Ni配合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由于它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较好的力学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以及核电能源等领域。
[0003]由于冶炼水平有限,早期奥氏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能力差,工业界通过向不锈钢中加入Ti、Nb等元素,来提高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但含Ti、Nb的不锈钢焊接性能较差,焊接后会产生腐蚀等缺陷,同时给冶炼带来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C≤0.030%、S:0.015~0.030%、P≤0.035%、Si≤1.00%、Mn≤2.00%、Cr:16.50~18.00%、Ni:10.50~14.00%、Mo:2.00~2.50%、Ti≥5C~0.7%,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地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耐用度≥1.35。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EF初炼、AOD炉精炼、LF炉精炼,获得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成分相同的不锈钢铸锭;将所述不锈钢铸锭加热至1100~1200℃并保温8~10h,然后进行锻造或轧制得到奥氏体不锈钢棒材。4.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EF初炼、AOD炉精炼、LF炉精炼,获得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棒材成分相同的不锈钢铸锭;将所述不锈钢铸锭加热至1100~1200℃并保温8~10h,然后经镦粗、开坯锻造,得到中间锻坯;将所述中间锻坯加热至1000~1180℃并保温3~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明丁毅周灿栋庄伟蔡灵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