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红专利>正文

电加热中空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57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中空玻璃。其由导电膜玻璃(1)、玻璃(2)、电极(5)、功率调控器(7)及电热丝(8)组成,电极(5)对称设置于导电膜玻璃(1)上,玻璃(2)与导电膜玻璃(1)通过设置隔条(9)形成中空结构,其四周边用中空胶(6)密封。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控制器(7)串接在电极(5)的引出线(导线)上,电热丝(8)设置在导电膜玻璃和玻璃间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优良,外型美观,造价低,解决了现有中空玻璃功率不可调、电极可视、透光性差、加工制作复杂,会出现凝露现象的问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空玻璃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电加热中空玻璃。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加热中空玻璃采用的加工方法有薄膜法和导电丝法。所述薄膜法就是在其中一片玻璃表面贴上导电薄膜,在膜两侧加上电极,与另一片玻璃合成中空,引出导线。其缺点是加热后导电薄膜易老化,玻璃表面可看到电极,不美观。电极需在玻璃钢化时,用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加工而成。但丝网印刷易产生漏点,即会造成产品通电时断电,并且丝网加工麻烦、耗材多、成本高。所述导电丝法则是在玻璃表面加上电热丝,在电热丝两侧加上电极,电极两侧引出导线而成。它也存在着玻璃表面可看到电极,不美观,电极需在玻璃钢化时用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加工而成,但丝网印刷易产生漏点,会造成产品通电时断电。并且丝网加工麻烦、耗材多,成本高。由于用上述两种方法生产的电加热中空玻璃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性能不稳定、温差大、温度不均匀、电热膜易氧化等技术问题,因而国内的冷柜行业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电加热中空玻璃。但其仍存在温差大、电极可视、功率不可调等弊端。且受玻璃尺寸限制,冷柜制造商不能按客户要求设计尺寸,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冷柜制造商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性能优良、外型美观、价格低廉、温差小、功率可调、可防止疑露的电加热中空玻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由导电膜玻璃、电极、隔条、玻璃、电热丝及功率调控器组成,电极对称设置在导电膜玻璃上,玻璃通过隔条与导电膜玻璃形成中空结构,其四边周用中空胶密封;电热丝设置在导电膜玻璃与玻璃间的下部,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调控器串接在电极的引出线(导线)上。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成本造价低廉,低于进口产品35%。可直接按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加工,无须再做丝网印刷过程,且导电膜层经过钢化处理,膜层性能更加稳定,与基体附着性更强,四边经过严格的绝缘处理,可防止氧化,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玻璃加温后,产品膜层无变化。电极采用银箔制作,可随意调整,将电极加固在玻璃两侧,玻璃膜层稳定,同时可用电热丝调整温度及用功率调控器调整电压,随时满足不同设计的需求。合成中空中充入一个大气压的隋性气体,玻璃表面温度均匀,安全性好。玻璃表面看不到电极,美观大方。经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1、在使用状态下透光率大于80%。2、在相对湿度大于80%时,各导电部件与各绝缘部位间的绝缘电阻≥10MΩ。3、加温元件电阻误差小于3Ω。4、各部位间的绝缘电阻小于50MΩ。5、表面温度各点温差均匀,表面温差小于3℃。6、常温下通电两小时仍能正常工作,产品无破裂。本技术有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附图1为本技术功率调空器电路原理图。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由导电膜玻璃1、玻璃2、电极5、功率调压器7及电热丝8组成,电极5对称设置在导电膜玻璃1上,玻璃2与导电膜玻璃1通过隔条9形成中空结构,内充隋性气体,四边周用中空胶6密封。电极5采用银箔制作,可随意调整阻值,便于加工生产,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为避免从玻璃表面看见电极,可将电极放置在隔条9上,合成中空后就看不到电极,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调控器7串接在电极5的引出线(导线)4上,如图3所示其由电位器W、可控硅CT、电阻R、电容C及触发二极管CF组成。其作用是通过电位器改变加到可控硅上的导通角,达到移相调压的目的,最终调节负载(导电膜)的功率,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且其为外置式,因而使用维修方便。为防止电加热中空玻璃在使用时出现温度不均匀、有膜层变化的弊端,在中空玻璃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补偿热能的电热丝8,该电热丝隐藏于中空胶3下,不影响玻璃的美观性。用于调节电热丝8功率的引出线上也可串接功率调控器7。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根据使用环境通过功率调控器7分别调节导电膜及电热丝的功率,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满足客户不同要求,达到温差小、无凝露、透光性强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中空玻璃,包括导电膜玻璃(1)、对称设置在导电膜玻璃上的电极(5)、与导电膜玻璃(1)通过隔条(9)形成中空结构的玻璃(2),导电膜玻璃(1)与玻璃(2)间的周边用中空胶(3)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导电膜玻璃(1)与玻璃(2)之间的下部设有电热丝(8);在电极(5)的引出线(4)上设有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控制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5)采用银泊制作,其对称设置在隔条(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调压器(7)由电位器W、可控硅CT及触发二极管CF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加热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丝(7)引出线上设置有功率控制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中空玻璃。其由导电膜玻璃(1)、玻璃(2)、电极(5)、功率调控器(7)及电热丝(8)组成,电极(5)对称设置于导电膜玻璃(1)上,玻璃(2)与导电膜玻璃(1)通过设置隔条(9)形成中空结构,其四周边用中空胶(6)密封。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控制器(7)串接在电极(5)的引出线(导线)上,电热丝(8)设置在导电膜玻璃和玻璃间的下部。本技术性能优良,外型美观,造价低,解决了现有中空玻璃功率不可调、电极可视、透光性差、加工制作复杂,会出现凝露现象的问题。文档编号H05B3/10GK2443573SQ0025035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田红 申请人:田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加热中空玻璃,包括导电膜玻璃(1)、对称设置在导电膜玻璃上的电极(5)、与导电膜玻璃(1)通过隔条(9)形成中空结构的玻璃(2),导电膜玻璃(1)与玻璃(2)间的周边用中空胶(3)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导电膜玻璃(1)与玻璃(2)之间的下部设有电热丝(8);在电极(5)的引出线(4)上设有用于调节导电膜功率的功率控制器(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红
申请(专利权)人:田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