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及换流阀阀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514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换流阀阀塔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及换流阀阀塔,该换流阀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绝缘子、设置在支撑绝缘子之间交叉布置的斜拉绝缘子,所述斜拉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使用时呈预变形状态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预变形量满足斜拉绝缘子可继续受拉或者具有一定的反向回程量,以使斜拉绝缘子保持持续受拉状态;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流阀支撑装置的斜拉绝缘子时而受拉时而受压从而导致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及换流阀阀塔


[0001]本技术涉及换流阀阀塔的
,尤其涉及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及换流阀阀塔。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力发电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风速高、发电稳定、噪声污染小、靠近负荷中心等优势,且距离海岸线越远,风速越大,发电量也越大。发展深海海域风力发电,可避免风电场大量集中在近海建设对海洋环境、城市规划和交通航道的影响,促进海上风电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海上风力发电正呈现从近海走向深海的趋势。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为换流阀,换流阀的结构安全直接关系到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海上风浪大,换流阀运输和运行环境十分恶劣,对换流阀的抗振动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3]目前国内海上柔直换流阀均采用支撑式阀塔结构,换流阀通过支撑绝缘子进行支撑,支撑绝缘子之间通过斜拉绝缘子组成交错网状结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80027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式换流阀阀塔,该阀塔包括换流阀组件和用于支撑换流阀组件的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绝缘子,支撑绝缘子顶部固定用于支撑换流阀组件的固定台,在支撑绝缘子之间设置了支撑斜拉绝缘子(即斜拉绝缘子),为了方便调整斜拉绝缘子的拉紧力,在斜拉绝缘子一端连接调节杆(即花篮螺栓),调节杆包括调节本体与连接段,调节本体与连接段螺纹配合,通过调整调节本体连接段旋入连接头的长度实现控制斜拉绝缘子的拉紧程度。
[0004]这种阀塔结构斜拉绝缘子通过拉紧支撑绝缘子,以达到加强阀塔稳定性的目的。但是这种斜拉绝缘子的斜拉式的结构存在以下弊端:在阀塔受外力晃动时,交叉布置的斜拉绝缘子与晃动中阀塔倾斜方向相同时受拉紧力,与晃动中阀塔倾斜方向相反时斜拉绝缘子呈受压松弛状态,从而使得斜拉绝缘子在阀塔晃动过程中时而受拉时而受压,长期受力不稳定会导致斜拉绝缘子容易损坏,最终使斜拉绝缘子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流阀支撑装置的斜拉绝缘子时而受拉时而受压从而导致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流阀阀塔,以解决现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换流阀支撑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绝缘子、设置在支撑绝缘子之间交叉布置的斜拉绝缘子,所述斜拉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使用时呈预变形状态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预变形量满足斜拉绝缘子可继续受拉或者具有一定的反向回程量,以使斜拉绝缘子保持持续受拉状态。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斜拉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之间设置有用于
改变斜拉绝缘子的受压受力状态的缓冲机构,通过缓冲机构内的弹性件预变形,满足斜拉绝缘子可继续受拉或者有受压趋势时具有一定的反向回程量,以使斜拉绝缘子继续保持持续受拉状态,简化了斜拉绝缘子的受力工况,解决了现有斜拉绝缘子时而受拉时而受压从而导致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000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拉紧轴,所述拉紧轴具有穿出壳体的穿出段,所述弹性件位于壳体内,弹性件套设在拉紧轴的外部且弹性件顶装在拉紧轴和壳体之间,或者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拉紧轴端部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以使拉紧轴可在壳体内往复运动。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拉紧轴,并将弹性件与拉紧轴配合以使弹性件提供预紧力,从而保证斜拉绝缘子一直处于受拉状态,壳体可以对弹性件起到防护作用,延长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001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性件顶装在所述的拉紧轴和所述的壳体之间,拉紧轴的端部设置有端板,弹性件两端用于分别压紧壳体内壁与端板。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拉紧轴上设置端板,端板结构简洁且容易加工生产,同时端板可以避免弹性件脱离拉紧轴,从而保证缓冲机构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001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碟簧,所述碟簧套设在拉紧轴上。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此处选用碟簧,是因为碟簧具有良好的缓冲及吸震能力,可以有效保证斜拉绝缘子的受力稳定性,且碟簧体积小,载荷大,组合使用方便从而方便缓冲机构的生产组装。
[0015]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可拆卸的安装有与拉紧轴的端部止挡配合以使弹性件处于预变形状态的止挡件。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安装缓冲机构时使用止挡件将碟簧预先压紧,从而使得拉紧轴伸出更多,进而方便安装缓冲机构。
[001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挡件为开口销,所述开口销沿垂直拉紧轴轴线方向穿设在壳体上。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开口销结构简单,且安装完成后容易拉出壳体。
[001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固定板,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封板,另外一端具有开口,固定板固定在筒体的开口一端,所述拉紧轴从封板穿出,所述拉紧轴的穿出段末端与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结构。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壳体的此种设计结构简单稳定且易于加工制造。
[002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为挂孔。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挂孔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且易于加工。
[002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换流阀支撑装置还包括花篮螺栓,所述花篮螺栓连接在缓冲机构与支撑绝缘子之间或连接在斜拉绝缘子与缓冲机构之间。
[002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花篮螺栓可以在安装斜拉绝缘子时进一步调整斜拉绝缘子受张紧力的状态,还可以在使用后期及时调整斜拉缘子的承受拉力的状态。
[002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流阀阀塔,包括换流阀组件,所述换流阀组件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换流阀组件的换流阀支撑装置,所述换流阀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绝缘子、设置在支撑绝缘子之间交叉布置的斜拉绝缘子,所述斜拉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之间设置有缓冲机
构,缓冲机构包括使用时呈预变形状态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预变形量满足斜拉绝缘子可继续受拉或者具有一定的反向回程量,以使斜拉绝缘子保持持续受拉状态。
[002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斜拉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斜拉绝缘子的受压受力状态的缓冲机构,通过缓冲机构内的弹性件预变形,满足斜拉绝缘子可继续受拉或者有受压趋势时具有一定的反向回程量,以使斜拉绝缘子继续保持持续受拉状态,简化了斜拉绝缘子的受力工况,解决了现有斜拉绝缘子时而受拉时而受压从而导致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002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拉紧轴,所述拉紧轴具有穿出壳体的穿出段,所述弹性件位于壳体内,弹性件套设在拉紧轴的外部且弹性件顶装在拉紧轴和壳体之间,或者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拉紧轴端部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以使拉紧轴可在壳体内往复运动。
[002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阀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绝缘子(1)、设置在支撑绝缘子(1)之间交叉布置的斜拉绝缘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绝缘子(2)和支撑绝缘子(1)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包括使用时呈预变形状态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预变形量满足斜拉绝缘子(2)可继续受拉或者具有一定的反向回程量,以使斜拉绝缘子(2)保持持续受拉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壳体(31)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拉紧轴(32),所述拉紧轴(32)具有穿出壳体(31)的穿出段,所述弹性件位于壳体内,弹性件套设在拉紧轴(32)的外部且弹性件顶装在拉紧轴(32)和壳体(31)之间,或者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拉紧轴(32)端部和壳体(31)内壁固定连接,以使拉紧轴(32)可在壳体(31)内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顶装在所述的拉紧轴(32)和所述的壳体(31)之间,拉紧轴(32)的端部设置有端板(34),弹性件两端用于分别压紧壳体(31)内壁与端板(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流阀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碟簧(33),所述碟簧(33)套设在拉紧轴(32)上。5.根据权利要求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肖晋范彩云杜玉格焦洋洋张晓鸽陈本乾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