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旺河专利>正文

结晶炉新型电极把持器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48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装置的,它由导电瓦(卡)、导电管、冷却水圈等组成。由于选用新型材料作导电瓦,而电极把持器上的导电瓦又改过去的四片为现在的两片,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重量减轻,造价降低10倍,寿命提高2~3倍,电功率可达0.95,平均每生产一吨结晶硅用电12000度/吨,比国家规定标准(15000度/吨)下降3000度。本装置可用于结晶硅炉,炼钢电炉等行业的生产。(*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结晶炉电极把持器装置的。目前国家冶金部门设计的老式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装置,其中铜瓦部分多采用纯铜铸造加工而成。因该设备耗铜量大,在目前国家铜材紧缺的情况下,仅仅一台1800KVA电炉三根电极的12片导电瓦,用铜量就1200多公斤,造价高达3万多元。而由于铜瓦片数多,对电极接触点也多,紧固接合困难,易产生接触不良,造成打弧刺火,产生导电不良,引起高温,而铜的熔点较低(1080℃),当工作温度超过其熔点时,铜瓦则变形,熔化损坏。这不仅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短,产品成本高,而且由于停炉更换新铜瓦,直接影响产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另外,由于铜的物理性能——常温下电阻小;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在不装置补偿器的情况下,功率因素(COSφ)只能在0.8左右,电能浪费较大。为了克服老式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装置,它能使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兼,节约电能,降低消耗,延长设备寿命,保证正常生产,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缓解国家能源和铜材供应紧张局面,提高社会综合效益。把电极把持器上的导电瓦(卡)设计为两片;导电瓦(卡)选用优质碳素石墨材料制作。虽然碳素导电瓦(卡)在常温下(20℃)的电阻比铜大,但其温度越高,电阻却越小,电能有功率就越高,在不装置补偿器的情况下,功率因素(COSφ)可达0.95左右。利用本技术构思制成的电极把持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老式电极把持器结构复杂,造价高,使用寿命短,电功功率因素低,电能浪费大的问题。由于选用优质碳素石墨材料作导电瓦,每一台1800KVA电炉仅用6片导电瓦,计重240公斤,造价仅3100多元/台,比铜瓦降低10倍。另外,减少导电瓦的片数,等于减少了相互接触点,使其易紧固,又由于导电瓦与电极同是碳素材料,相互吻合接触良好,不打弧,不刺火,而碳素石墨材料熔点高(3600℃),在生产温度内不熔化,且相互接触面光滑,不磨损,寿命提高2~3倍,同时由于减少了停炉检修设备的次数,电能损失小,节能效果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对给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设计有导电管1,其与电源相接;每个电极把持器(以A相为例)装两片导电瓦2和3,导电瓦选用优质碳素石墨材料,电极4也选用同类的碳素材料。工作时将该装置放入炉内,接通电源否,通过导电管1及与电极相连的导电瓦2和3,使电极导通,由于电极与炉内的矿石相互接触,使整个炉内温度升高,矿石熔化,达到指定温度之后,抽出电极,经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处理后,结晶硅生成。为了防止把持器附助零件温度过高,在其外部设计有冷却水圈5。用此装置生产,平均每生产一吨结晶硅用电12000度/吨,比国家规定标准(15000度/吨)下降3000度,节能效果显著。权利要求一种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装置,由导电管,导电瓦(卡),冷却水圈等组成,其特征是电极把持器上的导电瓦(卡)设计为两片;导电瓦(卡)选用优质碳素石墨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装置的,它由导电瓦(卡)、导电管、冷却水圈等组成。由于选用新型材料作导电瓦,而电极把持器上的导电瓦又改过去的四片为现在的两片,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重量减轻,造价降低10倍,寿命提高2~3倍,电功率可达0.95,平均每生产一吨结晶硅用电12000度/吨,比国家规定标准(15000度/吨)下降3000度。本装置可用于结晶硅炉,炼钢电炉等行业的生产。文档编号H05B7/00GK2053421SQ8921542公开日1990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旺河 申请人:吴旺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晶硅炉电极把持器装置,由导电管,导电瓦(卡),冷却水圈等组成,其特征是:电极把持器上的导电瓦(卡)设计为两片;导电瓦(卡)选用优质碳素石墨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旺河
申请(专利权)人:吴旺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