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尚仁专利>正文

矿热炉电极馈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74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矿热炉电极馈电装置涉及一种矿热炉冶炼金属硅和铁合金的电极馈电装置。是由短网及冷却水套组成,短网包括:紫铜排、软引线接线板、铜管接线板、软引线、铜管及铜瓦。冷却水套采用钢板结构的两个空心半环水套连接成的,在其每个半环上开有进、出水孔,在冷却水套内腔底部设有台肩,在台肩上均布装有铜瓦、石墨垫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适用于矿热炉的自焙电极,又适用于石墨电极,并保护铜瓦,延长寿命,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热炉冶炼金属硅和铁合金的电极馈电装置。目前矿热炉冶炼各种铁合金、镍及电石产品用的是自焙电极,不能冶炼金属硅和黄磷,并且铸铜铜瓦与电极直接接触,接触面容易出现拉弧现象,损坏铜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适用于矿热炉的自焙电极,又适用于其石墨电极,冶炼各种铁合金、金属硅和黄磷,并能保护紫铜板铜瓦的电极馈电装置。本技术是由短网及冷却水套组成。短网包括紫铜排、软引线上接线板、软引线下接线板、铜管上接线板、铜管下接线板、软引线、铜管及铜瓦,其特点是冷却水套的内腔底部设有台肩,在台肩上均布装有四片铜瓦,铜瓦的内径装有石墨垫块。冷却水套是采用钢板结构的两个空心半环水套连接成的,在其每个半环上开有进水孔及出水孔。软引线上接线板、软引线下接线板、铜管上接线板、钢管下接线板及铜瓦均采用紫铜板。本技术既适用于矿热炉的自焙电极又适用于石墨电极,由于石墨垫块与矿热炉电极直接接触,使铜瓦间接接触矿热炉的电极,因此延长铜瓦的寿命五倍以上,并减少了矿热炉维修的热停电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短网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紫铜排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冷却水套与铜瓦、石墨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每台矿热炉有相同的a、b、c三项电极,现以a项为例。在图1和图2中变压器22二次电流分别通过紫铜排1、2、3、4,紫铜排1的电流输入到软引线上接线板5、软引线10、软引线下接线板6、铜管上接线板8、铜管12、铜管下接线板13及铜瓦14,通过石墨垫块15输入到矿热炉的电极。紫铜排2的电流输入到软引线上接线板5、软引线9、软引线下接线板6、铜管上接线板8、铜管7、铜管下接线板13及铜瓦14,通过石墨垫块15输入到矿热炉的电极。紫铜排3、4的电流以同样的方式输入到矿热炉的电极,使带负荷的电极在矿热炉膛内的混合料中进行冶炼。软引线上接线板5与紫铜排1,软引线下接线板6与铜管上接线板8的材料均为紫铜板,采用螺栓23连接,螺帽24拧紧;铜管下接线板13材料为紫铜板,分别与铜管12、铜管7焊接,铜管下接线板13与铜瓦14焊接;铜管上接线板分别与铜管12、铜管7焊接,软引线9、软引线10分别焊在软引线上接线板5及软引线线下接线板6上,其作用是便于导电。在图3中冷却水套11是由两个被销轴16绞链的铜板结构空心半环组成的,每个半环上开有冷却循环水的进水孔30、出水孔31分别与图1中的铜管12、铜管7连接;冷却水套11两个半环的另一端由螺栓17连接,螺帽18拧紧,作用是使石墨垫块15抱紧电极。冷却水套11的高度与石墨垫块15及电极的接触高度相同,但铜瓦14要高出冷却水套10cm,与图1中的铜管下接线板13焊接,作用是接通电流。冷却水套11内腔均布装有四片铜瓦14,铜瓦14的内径装有石墨垫块15,其作用是使铜瓦14与电极间接接触,石墨垫块15与电极直接接触,并在接触过程中不打火,保护铜瓦14,延长寿命。铜管12、铜管7的作用是一方面导电,另一方面输水到冷却水套11中冷却铜瓦14及石墨垫块15,保护铜瓦14不氧化,使石墨垫块15减少氧化。在图4中冷却水套11也可做成钢板结构空心圆环,在其上面开有进水孔27、出水孔28,均装上钢管;在圆环内腔中均布四个梯形冷却水套20,在其上面开有进水孔26、出水孔25,均装上钢管,作用是使梯形冷却水套20直接冷却铜瓦14及石墨垫块15。在梯形冷却水套20内径装有铜瓦14、石墨垫块15;在冷却水套11的内腔壁上钻孔,螺帽21镶嵌在孔中,与顶丝19螺纹连接,作用是调节顶丝19,使石墨垫块15抱紧电极。导电系统是铜管12、铜管7与铜瓦14直接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矿热炉电极馈电装置是由短网及冷却水套11组成,短网包括紫铜排1、2、3、4,软引线上接线板5、软引线下接线板6、铜管上接线板8、铜管下接线板13、软引线9、软引线10、铜管7、铜管8及铜瓦14,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11采用钢板结构的两个空心半环水套连接成的,在其每个空心半环上开有进水孔30、出水孔31;冷却水套11内腔底部设有台肩29,在台肩29上均布装有四片铜瓦14、石墨垫块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电极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软引线上接线板5、软引线下接线板6、铜瓦上接线板8、铜瓦下接线板13及铜瓦14均采用紫铜板。专利摘要一种矿热炉电极馈电装置涉及一种矿热炉冶炼金属硅和铁合金的电极馈电装置。是由短网及冷却水套组成,短网包括紫铜排、软引线接线板、铜管接线板、软引线、铜管及铜瓦。冷却水套采用钢板结构的两个空心半环水套连接成的,在其每个半环上开有进、出水孔,在冷却水套内腔底部设有台肩,在台肩上均布装有铜瓦、石墨垫块。本技术既适用于矿热炉的自焙电极,又适用于石墨电极,并保护铜瓦,延长寿命,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H05B7/00GK2172558SQ9324356公开日1994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刘尚仁 申请人:刘尚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热炉电极馈电装置是由短网及冷却水套11组成,短网包括:紫铜排1、2、3、4,软引线上接线板5、软引线下接线板6、铜管上接线板8、铜管下接线板13、软引线9、软引线10、铜管7、铜管8及铜瓦14,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11采用钢板结构的两个空心半环水套连接成的,在其每个空心半环上开有进水孔30、出水孔31;冷却水套11内腔底部设有台肩29,在台肩29上均布装有四片铜瓦14、石墨垫块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仁
申请(专利权)人:刘尚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