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28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坐垫骨架包含坐盆、防潜横梁焊接组件、一对上支架、驱动横管焊接组件和推杆电机组件;靠背骨架铰接在一对上支架的后端上,其中靠背骨架可独立于相对于坐垫骨架在折叠、舒躺以及平躺之间任意角度进行调节;驱动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与一对上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坐盆的前端与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上端铰设,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下端与一对上支架的前端铰设,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铰设在驱动横管焊接组件上,推杆电机组件中的推杆末端与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铰设,其坐盆的后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方式连接。方式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及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座椅中仅存在具备手动靠背折叠功能且无法满足舒适性要求。
[0003]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57028.1公开了一种包括座椅的座椅组件,其没有靠背折叠功能且该专利申请中的后座升降装置是为气囊,依靠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座椅的后部相对于座椅靠背升降,以最小化座椅的后部与座椅靠背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270607.5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其没有靠背折叠功能且其在座椅靠背向后旋转,向前延伸可伸展腿部支撑件,并提升后座升降装置以为乘客提供最佳的休息条件。该专利没有公开具体的后座升降装置。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987271.3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其没有靠背折叠功能且坐垫后端的升降是与靠背的旋转相关联的,其坐垫后端升降并不是独立于靠背旋转。
[000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365607A公开的一种座椅组件,其依靠坐靠联动实现坐垫向前移动折叠,靠背平放后,坐垫后端升高。其坐垫后端升降并不是独立于靠背旋转。
[0007]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564410A公开的具有带槽的导引连杆的可收起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也是依靠坐靠联动实现坐垫向前移动折叠,靠背平放后,坐垫后端升高,其坐垫后端升降并不是独立于靠背旋转。
[0008]本申请人于2022年4月8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名称为“一种可折叠和舒躺的座椅骨架及座椅”的技术专利申请,目前已经授权,其授权公告号为CN217396316U,该专利的靠背骨架依靠调角电机组件驱动相对于坐垫骨架进行角度调节,坐垫骨架由推杆电机组件驱动进行高度调节。该具备可折叠、舒躺以及平躺三种功能,同时可在折叠与舒躺之间进行任意位置调节与固定,满足使用要求。
[0009]本技术是在CN217396316U公开的一种可折叠和舒躺的座椅骨架及座椅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坐垫升降装置,依靠该坐垫升降装置来实现坐垫骨架的高度调节,满足可折叠、舒躺以及平躺三种功能,同时可在折叠与舒躺之间进行任意位置调节与固定,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备可折叠、舒躺以及平躺三种功能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
[001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改良型座椅骨架的座椅。
[001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所述座
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所述坐垫骨架包含坐盆、防潜横梁焊接组件、一对上支架、驱动横管焊接组件和推杆电机组件;所述靠背骨架铰接在所述一对上支架的后端上,其中所述靠背骨架可独立于相对于所述坐垫骨架在折叠、舒躺以及平躺之间任意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与一对上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并位于一对上支架之间;所述坐盆的前端与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上端铰设,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一对上支架的前端铰设,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铰设在所述驱动横管焊接组件上,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推杆末端与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铰设,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的后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在正常坐人时能够随意调节角度;所述坐垫骨架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随靠背骨架的调节而随动抬升也可固定不随靠背骨架的调节而随动抬升,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通过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从靠背骨架初始位置向后翻转至平躺位置,所述坐盆的后端独立于所述靠背骨架并受所述推杆电机组件驱动抬升至最高位置;所述靠背骨架从靠背骨架初始位置向前翻转至折叠位置前,所述坐盆的后端独立于所述靠背骨架并受所述推杆电机组件驱动下降至最低位置;在所述靠背骨架依靠所述调角电机组件从靠背骨架初始位置向后翻转至某一角度时,所述坐垫骨架开始受所述推杆电机组件驱动进行高度抬升并随靠背骨架角度变化而同步规律性变化或者所述坐垫骨架固定不动,反之亦然。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坐盆的后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具体是:所述坐盆包括坐盆前板、一对坐盆侧纵梁、前横管、后横管焊接组件和一对后连杆,所述坐盆前板固定在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侧,所述前横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并位于一对坐盆侧纵梁之间,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端铰设,所述后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并位于一对坐盆侧纵梁之间;一对后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后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所述一对后连杆的下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一对上支架上各自开设一滑槽,所述一对后连杆的下端各自通过穿过所述滑槽以及后连杆的下端的后台阶螺栓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后台阶螺栓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后台阶螺栓上套有一塑料轴套,所述塑料轴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对上支架固定车身地板上或者一对滑轨的上滑轨上,一对滑轨的下滑轨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横管焊接组件上固定有一电机安装支架,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通过后电机安装螺钉铰设在所述电机安装支架上,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动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推杆进行直线运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包括一根防潜横管和一对防潜连杆,所述防潜横管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塑料衬套铰设在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端上,一对防潜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防潜横管的左右两端上,一对防潜连杆的下端分别通
过一对前台阶螺栓铰设在一对上支架的前端上;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推杆末端通过前电机安装螺钉铰设在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中的一根防潜连杆的中间适当位置上。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包括一对靠背边板、靠背上弯管、靠背下横板、一对调角器、调角器同步杆和一对靠背下连接板,一对靠背侧板的顶部与所述靠背上弯管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一对靠背侧板的底部与所述靠背下横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并且还通过一对调角器铰设在一对靠背下连接板的上端上,一对靠背下连接板的下端分别与一对上支架固定连接。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还包括一对固定在所述靠背上弯管上的头枕安装管。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还包括调角驱动电机所述调角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调角器同步杆同步驱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所述坐垫骨架包含坐盆、防潜横梁焊接组件、一对上支架、驱动横管焊接组件和推杆电机组件;所述靠背骨架铰接在所述一对上支架的后端上,其中所述靠背骨架可独立于相对于所述坐垫骨架在折叠、舒躺以及平躺之间任意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与一对上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并位于一对上支架之间;所述坐盆的前端与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上端铰设,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一对上支架的前端铰设,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铰设在所述驱动横管焊接组件上,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推杆末端与所述防潜横梁焊接组件铰设,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的后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在正常坐人时能够随意调节角度;所述坐垫骨架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随靠背骨架的调节而随动抬升也可固定不随靠背骨架的调节而随动抬升,所述推杆电机组件中的电机通过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从靠背骨架初始位置向后翻转至平躺位置,所述坐盆的后端独立于所述靠背骨架并受所述推杆电机组件驱动抬升至最高位置;所述靠背骨架从靠背骨架初始位置向前翻转至折叠位置前,所述坐盆的后端独立于所述靠背骨架并受所述推杆电机组件驱动下降至最低位置;在所述靠背骨架依靠调角电机组件从靠背骨架初始位置向后翻转至某一角度时,所述坐垫骨架开始受所述推杆电机组件驱动进行高度抬升并随靠背骨架角度变化而同步规律性变化或者所述坐垫骨架固定不动,反之亦然。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盆的后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具体是:所述坐盆包括坐盆前板、一对坐盆侧纵梁、前横管、后横管焊接组件和一对后连杆,所述坐盆前板固定在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侧,所述前横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并位于一对坐盆侧纵梁之间,防潜横梁焊接组件的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前端铰设,所述后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坐盆侧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并位于一对坐盆侧纵梁之间;一对后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后横管焊接组件的左右两端,所述一对后连杆的下端与一对上支架采用滑动方式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和舒躺的改良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在一对上支架上各自开设一滑槽,所述一对后连杆的下端各自通过穿过所述滑槽以及后连杆的下端的后台阶螺栓与一对上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雄陆旭峰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