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22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包括主框架、活动装配在主框架内部的主辊体、电控撑杆、螺栓固定在主框架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和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主动轴上的减速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采用可调间隙结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自由的改变相邻主辊体之间的间隙,使其适用性大大提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在顶部装配传动座内部活动装配内侧传动组件,在侧向传动槽内部活动装配侧向张紧机构,可以有效提升驱动机构与主辊体之间的距离,避免热量直接传导给驱动机构,同时还能在平移调节的同时保持传动效率;采用低位布局设计,可以有效提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安全性与耐用性。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安全性与耐用性。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安全性与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尤其是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

技术介绍

[0002]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设备,其重量占整个轧钢车间设备总重量的40%左右,是轧钢车间中使用最多的设备。轧件进出加热炉,在轧机上往复轧制及轧后输送到精整工序等工作均由辊道来完成。
[0003]辊道主要由导板、卫板、若干个辊子、以及多个电动机及其传动轴和减速器组成。传统的辊道安装完成之后便无法进行调节,导致其结构无法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不同辊子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性有限,并且大多采用直接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导致热量很容易传导给驱动机构,影响驱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间距可调式辊道,解决传统的辊道安装完成之后便无法进行调节,导致其结构无法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不同辊子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性有限,并且大多采用直接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导致热量很容易传导给驱动机构,影响驱动机构的传动效率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包括主框架、活动装配在主框架内部的主辊体、电控撑杆、螺栓固定在主框架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和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主动轴上的减速机,所述的主框架上表面位于主辊体装配端两侧滑动装配有由电控撑杆控制的顶部装配传动座,所述主框架内部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控撑杆的侧向传动槽,所述顶部装配传动座内部活动装配有内侧传动组件,所述侧向传动槽内部活动装配有用于控制内侧传动组件涨紧度的侧向张紧机构。
[0006]所述的主框架上表面两侧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连接端具有向外凸起的顶部滑动导轨,所述顶部装配传动座通过两侧导向框套在顶部滑动导轨外侧与主框体上表面滑动装配。
[0007]所述主框架上表面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装配端开设有与侧向传动槽相连通的顶部传动口。
[0008]所述内侧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套接在主辊体外侧装配轴上的上置皮带传动轮、同轴套接在减速机外侧驱动轴上的下置皮带传动轮和套接在上置皮带传动轮与下置皮带传动轮之间的传动带。
[0009]所述侧向张紧机构包括弹性铰链连接在侧向传动槽内顶面上的第一翻转挤压框、弹性铰链连接在侧向传动槽内底面上的第二翻转挤压框和活动套接在第一翻转挤压框、第二翻转挤压框顶端外侧的内部挤压辊筒。
[0010]所述顶部装配传动座下表面具有向顶部传动口内凸起的底部控制框架,所述电控撑杆通过外部固定框架与侧向传动槽内顶面固定装配,所述电控撑杆的伸缩段通过插入底
部控制框架与顶部装配传动座相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的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采用可调间隙结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自由的改变相邻主辊体之间的间隙,使其适用性大大提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0013](2)在顶部装配传动座内部活动装配内侧传动组件,在侧向传动槽内部活动装配侧向张紧机构,可以有效提升驱动机构与主辊体之间的距离,避免热量直接传导给驱动机构,同时还能在平移调节的同时保持传动效率;
[0014](3)采用低位布局设计,可以有效提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安全性与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内侧传动组件和侧向张紧机构装配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包括主框架1、活动装配在主框架 1内部的主辊体2、电控撑杆3、螺栓固定在主框架1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4和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4主动轴上的减速机5,其中电控撑杆3、驱动电机4和减速机5均为现有技术,通过市场采购获取,主框架1上表面位于主辊体2装配端两侧滑动装配有由电控撑杆3控制的顶部装配传动座6,主框架1内部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6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控撑杆3的侧向传动槽7,顶部装配传动座6内部活动装配有内侧传动组件,侧向传动槽7内部活动装配有用于控制内侧传动组件涨紧度的侧向张紧机构。
[0021]为了提升侧向稳定性和限位性能,主框架1上表面两侧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6连接端具有向外凸起的顶部滑动导轨8,顶部装配传动座6通过两侧导向框套在顶部滑动导轨8外侧与主框架1上表面滑动装配。
[0022]在主框架1上端位于顶部滑动导轨8外侧开设拆卸口,这样顶部装配传动座6就无需使用螺栓固定。
[0023]为了配合传动,主框架1上表面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6装配端开设有与侧向传动槽7相连通的顶部传动口9。
[0024]为了配合内部传动,内侧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套接在主辊体2外侧装配轴上的上置皮带传动轮10、同轴套接在减速机5外侧驱动轴上的下置皮带传动轮11 和套接在上置皮带传动轮10与下置皮带传动轮11之间的传动带12。
[0025]传动方式还可以采用链条传动,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驱动
电机4来改变上置皮带传动轮10与下置皮带传动轮11的传动比。
[0026]为了配合弹性翻转对传动带12进行挤压张紧,侧向张紧机构包括弹性铰链连接在侧向传动槽7内顶面上的第一翻转挤压框13、弹性铰链连接在侧向传动槽7内底面上的第二翻转挤压框14和活动套接在第一翻转挤压框13、第二翻转挤压框14顶端外侧的内部挤压辊筒15。
[0027]为了配合对顶部装配传动座6进行平移调节,顶部装配传动座6下表面具有向顶部传动口9内凸起的底部控制框架16,电控撑杆3通过外部固定框架17 与侧向传动槽7内顶面固定装配,电控撑杆3的伸缩段通过插入底部控制框架 16与顶部装配传动座6相连接。
[0028]本技术的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采用可调间隙结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自由的改变相邻主辊体之间的间隙,使其适用性大大提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在顶部装配传动座6内部活动装配内侧传动组件,在侧向传动槽7内部活动装配侧向张紧机构,可以有效提升驱动机构与主辊体2之间的距离,避免热量直接传导给驱动机构,同时还能在平移调节的同时保持传动效率;采用低位布局设计,可以有效提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安全性与耐用性。
[0029]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包括主框架(1)、活动装配在主框架(1)内部的主辊体(2)、电控撑杆(3)、螺栓固定在主框架(1)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4)和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4)主动轴上的减速机(5),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框架(1)上表面位于主辊体(2)装配端两侧滑动装配有由电控撑杆(3)控制的顶部装配传动座(6),所述主框架(1)内部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6)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控撑杆(3)的侧向传动槽(7),所述顶部装配传动座(6)内部活动装配有内侧传动组件,所述侧向传动槽(7)内部活动装配有用于控制内侧传动组件涨紧度的侧向张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框架(1)上表面两侧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6)连接端具有向外凸起的顶部滑动导轨(8),所述顶部装配传动座(6)通过两侧导向框套在顶部滑动导轨(8)外侧与主框架(1)上表面滑动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式辊道,其特征是:所述主框架(1)上表面位于顶部装配传动座(6)装配端开设有与侧向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越赵江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