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19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包括:基座,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以及与第一旋转轴相邻设置的第二旋转轴;驱动机构,其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与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自粘组件,设有与第一传动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一自粘辊,以及与第二传动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二自粘辊;其中,在非工作状态时,第一自粘辊与第二自粘辊处于分离状态,在工作状态时,第一传动组件驱动第一自粘辊与工件表面相接触,同时,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第二自粘辊与第一自粘辊相接触,通过第一自粘辊与第二自粘辊旋转,实现工件表面的深度清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粉尘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尘清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家具生产、五金制造、纺织加工等行业,当前市场上的粉尘清洁装置主要采用滚筒式毛刷或剑式毛刷进行除尘作业;然而,经过该装置清洁后的工件,其表面还会有更细微的粉尘残留,无法满足板材加工、PCB电路板等工件的高洁净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深度的清洁装置,对工件进行二次清洁,以满足工件高洁净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粘贴功能的自粘组件,使之与工件表面接触,并通过自粘组件在工件表面滚动来粘贴粉尘,实现工件表面的深度清洁。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包括:
[0005]基座,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以及与第一旋转轴相邻设置的第二旋转轴;
[0006]驱动机构,其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与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
[0007]自粘组件,设有与第一传动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一自粘辊,以及与第二传动组件活动连接的第二自粘辊;其中,在非工作状态时,第一自粘辊与第二自粘辊处于分离状态,在工作状态时,第一传动组件驱动第一自粘辊与工件表面相接触,同时,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第二自粘辊与第一自粘辊相接触,通过第一自粘辊与第二自粘辊旋转,实现工件表面的深度清洁。
[0008]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旋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一支撑臂,其中,第一支撑臂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一旋转孔,以实现第一传动组件做旋转运动。
[0009]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设于第一支撑臂远离基座一侧的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开口侧设有第一锁紧盖,对第一凹槽形成密封,用以放置第一自粘辊,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一锁紧盖为可拆卸连接。
[0010]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设于第一支撑臂靠近基座一侧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有与第一支撑臂呈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且第一固定轴沿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固定轴靠近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气缸,远离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以驱动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运动。
[0011]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旋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二支撑臂,其中,第二支撑臂设有与第二旋转轴旋转连接的第二旋转孔,以实现第二传动组件做旋转运动。
[0012]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设于第二支撑臂远离基座一侧的第二凹槽,其中,第二凹槽开口侧设有第二锁紧盖,对第二凹槽形成密封,用以放置第二自粘辊,其中,第二凹槽与第二锁紧盖为可拆卸连接。
[0013]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设于第二支撑臂靠近基座一侧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组件,其中,第一固定组件设有与第二固定孔连接的第二固定轴,且第二固定孔与第二固定轴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块。
[0014]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支撑臂呈垂直设置,其中,第二气缸远离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一固定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连接,以驱动第二自粘辊与第一自粘辊接触。
[0015]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支撑臂呈垂直设置,其中,第一气缸远离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轴靠近基座的一侧连接,以驱动第一自粘辊与工件接触。
[0016]在上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以实现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的联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传动组件,驱动第一自粘辊与工件接触,并通过第一自粘辊与第一传动组件的旋转连接,使得工件运动时第一自粘辊可进行自转,并在工件表面滚动来粘贴粉尘,实现对工件表面的深度清洁,满足工件高洁净度的要求。
[0019](2)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设置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第二自粘辊与第一自粘辊接触,并通过第二自粘辊与第二传动组件的旋转连接,使第二自粘辊可随第一自粘辊的旋转而同步旋转,并将第一自粘辊上沾染的粉尘转移到第二自粘辊上,使得第一自粘辊可始终保持洁净,便于第一自粘辊对工件持续进行清洁。
[0020](3)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在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第一锁紧盖,实现第一自粘辊与第一传动组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自粘辊易于安装、更换。
[0021](4)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在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第二锁紧盖,实现第二自粘辊与第二传动组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二自粘辊易于安装、更换。
[0022](5)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在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实现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的复位,使其在非工作状态下,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保持分离状态,从而保障了第一自粘辊的洁净度。
[0023](6)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在第一自粘辊表面采用具有中度粘性的硅胶材料,使得第一自粘辊既能实现粘贴粉尘的功能,又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破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4](7)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通过在第二自粘辊表面包裹多层粘贴纸,当第二自粘辊粘到一定程度后,将最表面一层的粘贴纸撕掉,便可继续进行粘贴工作,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
[0025](8)本技术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1]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基座;110、第一旋转轴;120、第二旋转轴;2、驱动机构;210、第一传动组件;211、第一支撑臂;212、第一旋转孔;213、第一凹槽;214、第一锁紧盖;215、第一固定孔;216、第一固定轴;217、第二固定组件;2171、第三固定轴;2172、第二连接块;218、第一气缸;219、第二复位弹簧;220、第二传动组件;221、第二支撑臂;222、第二旋转孔;223、第二凹槽;224、第二锁紧盖;225、第一固定组件;2251、第二固定轴;2252、第一连接块;226、第二气缸;227、第二固定孔;230、第一复位弹簧;3、自粘组件;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110),以及与第一旋转轴(110)相邻设置的第二旋转轴(120);驱动机构(2),其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轴(110)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210),以及与第二旋转轴(120)活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220);自粘组件(3),设有与第一传动组件(210)活动连接的第一自粘辊(310),以及与第二传动组件(220)活动连接的第二自粘辊(320);其中,在非工作状态时,第一自粘辊(310)与第二自粘辊(320)处于分离状态,在工作状态时,第一传动组件(210)驱动第一自粘辊(310)与工件(4)表面相接触,同时,第二传动组件(220)驱动第二自粘辊(320)与第一自粘辊(310)相接触,通过第一自粘辊(310)与第二自粘辊(320)旋转,实现工件(4)表面的深度清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10)包括与第一旋转轴(110)旋转连接的第一支撑臂(211),其中,第一支撑臂(211)设有与第一旋转轴(110)旋转连接的第一旋转孔(212),以实现第一传动组件(210)做旋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211)包括设于第一支撑臂(211)远离基座(1)一侧的第一凹槽(213),其中,第一凹槽(213)开口侧设有第一锁紧盖(214),对第一凹槽(213)形成密封,用以放置第一自粘辊(310),其中,第一凹槽(213)与第一锁紧盖(214)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211)包括设于第一支撑臂(211)靠近基座(1)一侧的第一固定孔(215),所述第一固定孔(215)内设有与第一支撑臂(211)呈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216),且第一固定轴(216)沿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固定轴(216)靠近基座(1)的一端设有第一气缸(218),远离基座(1)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226),以驱动第一传动组件(210)与第二传动组件(220)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俊涛陶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精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