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线锚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09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线锚钉,包括锚钉体,所述锚钉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螺纹的尖头,所述锚钉体远离尖头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用于穿插缝线的穿线孔,所述锚钉体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处于尖头与穿线孔之间,所述环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圈环,所述圈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远离第一支臂的一端铰动连接有用于锚固在骨骼上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一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螺丝的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提高锚钉安装稳定的情况下降低锚钉钻入骨骼内的深度,有利于骨骼创口的恢复。有利于骨骼创口的恢复。有利于骨骼创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线锚钉


[0001]本技术是一种缝线锚钉,属于缝合


技术介绍

[0002]为提供足够的初期机械强度,常利用带线锚钉缝合肌腱,在断裂肌腱的两侧均设置多个锚钉,并将锚钉钻入断裂肌腱周围的骨骼处,此时,锚钉为缝合肌腱的缝线提供支撑载体,现有技术中的缝线锚钉结构较为简单,主体为带有螺纹的钉头结构,末端设置供缝线穿过的线孔,为提高锚钉安装的稳定性,往往锚钉钻入骨骼中的深度较深,不利于后期骨骼创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线锚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在提高锚钉安装稳定的情况下降低锚钉钻入骨骼内的深度,有利于骨骼创口的恢复。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线锚钉,包括锚钉体,所述锚钉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螺纹的尖头,所述锚钉体远离尖头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用于穿插缝线的穿线孔,所述锚钉体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处于尖头与穿线孔之间,所述环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圈环,所述圈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远离第一支臂的一端铰动连接有用于锚固在骨骼上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一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螺丝的小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杆,所述第一支臂靠近第二支臂的一端和第二支臂靠近第一支臂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耳,两个所述支耳平行布置,两个所述支耳相对面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支耳之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平行布置,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孔,两个所述支耳的沿螺纹杆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臂靠近圈环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耳板,所述耳板与圈环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耳的四个棱角处均加工有圆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的两端均设有喇叭孔,所述喇叭孔的内径向远离穿线孔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喇叭孔与穿线孔同心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尖头与锚钉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尖头与锚钉体均为不锈钢制成的构件。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将带尖头的锚钉体钻入断裂肌腱周围的骨骼处后,转动环形槽内的圈环,此时第一支臂与锚钉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连接耳的位置也发生改变,当连接耳移动至可锚固螺丝的骨骼处时,利用螺丝将连接耳固定在骨骼上,此时第一支臂、第二支臂、锚钉体和
人体骨骼形成三角形结构,使锚钉体稳定安装,无须使锚钉体钻入骨骼中较深的位置处,在提高锚钉安装稳定的情况下降低锚钉钻入骨骼内的深度,有利于骨骼创口的恢复。
[0012]2、调整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的间距,此时两个支耳在螺纹杆上的位置发生改变,当连接耳的位置满足需要时,利用支耳两侧的螺母固定支耳与螺纹杆的相对位置,进而在螺纹杆的作用下,使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相对位置固定,便于根据人体骨骼的需要调整连接耳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缝线锚钉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缝线锚钉中支耳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缝线锚钉中锚钉体的剖面图;
[0018]图中:1

锚钉体、2

耳板、3

第一支臂、4

第二支臂、5

连接耳、6

小孔、7

尖头、8

圈环、9

喇叭孔、10

穿线孔、11

支耳、12

螺母、13

螺纹杆、14

圆孔、15

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缝线锚钉,包括锚钉体1,锚钉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锚钉体1一体成型的尖头7,尖头7与锚钉体1均为不锈钢制成,起到预防生锈的作用,通过在锚钉体1一端固定带螺纹的尖头7,便于使锚钉体1顺利钻入断裂肌腱周围的骨骼处,将扳手等工具卡在锚钉体1远离尖头7一端外表面上的两个平行布置的扁口处,便于利用扳手拧动锚钉体1。
[0021]参阅图1和图4,在锚钉体1远离尖头7的一端外表面开设用于穿插缝线的穿线孔10,并在穿线孔10的两端均加工与穿线孔10同心布置的喇叭孔9,使喇叭孔9的内径向远离穿线孔10的方向逐渐增加,进而使缝线穿过穿线孔10后折弯时,喇叭孔9使缝线的折弯部位平缓过度。
[0022]参阅图1、图2和图3,在锚钉体1上端外表面开设的处于尖头7与穿线孔10之间的环形槽15内滑动安装圈环8,并在圈环8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耳板2,使其中一个耳板2固定在圈环8的接缝处,提高圈环8结构的稳定性,然后利用销轴将第一支臂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两个耳板2之间,实现第一支臂3与圈环8的转动连接,第一支臂3靠近第二支臂4的一端和第二支臂4靠近第一支臂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耳11,两个支耳11平行布置,其中两个支耳11相对面均开设有圆孔14,使处于两个支耳11之间的螺纹杆13分别贯穿两个圆孔14,因螺纹杆13与第一支臂3、第二支臂4平行布置,两个支耳11的沿螺纹杆13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3上的螺母12,故调整第一支臂3与第二支臂4之间的间距,此时两个支耳11在螺纹杆13上的位置发生改变,当连接耳5的位置满足需要时,利用支耳11两侧的螺母12固定支耳11与螺纹杆13的相对位置,进而在螺纹杆13的作用下,使第一支臂3与第二支臂4
的相对位置固定,便于根据人体骨骼的需要调整连接耳5的位置。
[0023]参阅图1,第二支臂4远离第一支臂3的一端铰动连接有用于锚固在骨骼上的矩形状的连接耳5,在连接耳5的四个棱角处均加工有圆角,降低连接耳5棱角处的尖锐度,连接耳5一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螺丝的小孔6,将带尖头7的锚钉体1钻入断裂肌腱周围的骨骼处后,转动环形槽15内的圈环8,此时第一支臂3与锚钉体1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连接耳5的位置也发生改变,当连接耳5移动至可锚固螺丝的骨骼处时,利用螺丝将连接耳5固定在骨骼上,此时第一支臂3、第二支臂4、锚钉体1和人体骨骼形成三角形结构,使锚钉体1稳定安装,无须使锚钉体1钻入骨骼中较深的位置处,在提高锚钉体安装稳定的情况下降低锚钉钻入骨骼内的深度,有利于骨骼创口的恢复。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线锚钉,包括锚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螺纹的尖头(7),所述锚钉体(1)远离尖头(7)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用于穿插缝线的穿线孔(10),所述锚钉体(1)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处于尖头(7)与穿线孔(10)之间,所述环形槽(15)内滑动安装有圈环(8),所述圈环(8)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臂(3),所述第一支臂(3)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支臂(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臂(4)远离第一支臂(3)的一端铰动连接有用于锚固在骨骼上的连接耳(5),所述连接耳(5)一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螺丝的小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杆(13),所述第一支臂(3)靠近第二支臂(4)的一端和第二支臂(4)靠近第一支臂(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耳(11),两个所述支耳(11)平行布置,两个所述支耳(11)相对面均开设有圆孔(14),两个所述支耳(11)之间设有螺纹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晨珀衣桂荣李慎松杨巧巧周鹏邵转兰张文芳栗宝鹏邵宏斌杨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