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00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包括接触器本体、市电电源连接线路、UPS电源连接线路、第一控制开关构件,所述接触器本体包括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接触器线圈、接触器主触点,所述第一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相互配合构成控制接触器线圈与市电电源连接线路导通切换到与UPS电源连接线路导通的结构,该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既满足了大功率接触器吸合时所需要冲击功率,又保证了大功率接触器在市电存在跌落时能够保持可靠吸合,大大降低了UPS的容量,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大功率接触器
,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大功率接触器是指在1000A或者以上的接触器,现有技术对大功率接触器触动的方案有两种:一是用大功率的UPS直接驱动大功率的接触器线圈,但接触器线圈只有在吸合时,需要极短时间(0.1s以下)的大功率输入;接触器保持吸合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吸合功率,这样就造成了UPS容量的极大浪费,以及成本的大幅增加。另一种方案是市电直接驱动接触器线圈,但这种方案在市电存在跌落时,会造成接触器断开,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该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既满足了大功率接触器吸合时所需要冲击功率,又保证了大功率接触器在市电存在跌落时能够保持可靠吸合,大大降低了UPS的容量,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包括接触器本体、市电电源连接线路、UPS电源连接线路、第一控制开关构件,所述接触器本体包括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接触器线圈、接触器主触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构件连接并控制第一常开触点及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第二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连接,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出端与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线圈与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及接触器主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相互配合构成控制接触器线圈与市电电源连接线路导通切换到与UPS电源连接线路导通的结构。
[0005]优选地,所述大功率接触器为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2000A的接触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包括第一常闭触点及第三常开触点,所述接触器线圈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及第三常开触点,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第一常闭触点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第三常开触点连接;
[0007]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包括第二常闭触点及第四常开触点,所述接触器线圈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常闭触点及第四常开触点,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与所述第四常开触点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构件,所述第二控制
开关构件连接并控制第三常闭触点及第五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常闭触点设置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第五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
[0009]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包括第三常开触点,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第三常闭触点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分别与所述第五常开触点及第三常开触点连接;
[0010]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包括第二常闭触点及第四常开触点,所述接触器线圈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常闭触点及第四常开触点,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与所述第四常开触点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构件包括至少一个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或者空气开关或者半导体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构件包括至少一个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或者空气开关或者半导体开关。
[0012]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包括接触器本体、市电电源连接线路、UPS电源连接线路、第一控制开关构件,所述接触器本体包括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接触器线圈、接触器主触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构件连接并控制第一常开触点及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第二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出端与所述UPS电源连接,所述接触器线圈与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及接触器主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相互配合构成控制接触器线圈与市电电源连接线路导通切换到与UPS电源连接线路导通的结构;该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既满足了大功率接触器吸合时所需要冲击功率,又保证了大功率接触器在市电存在跌落时能够保持可靠吸合,大大降低了UPS的容量,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三的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四的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实施例一
[0017]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的整体
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四的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图;
[001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包括接触器本体14、市电电源连接线路11、UPS电源连接线路12、第一控制开关构件13,接触器本体14包括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141、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142、接触器线圈143、接触器主触点144,第一控制开关构件13连接并控制第一常开触点16及第二常开触点17,第一常开触点16设置于市电电源连接线路11输入端上,第二常开触点17设置于UPS电源连接线路12输入端上,市电电源连接线路11的火线端经过第一常开触16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接触器本体14的输入端连接,UPS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第二常开触点17后的连接端再与接触器本体14的输入端连接,接触器本体14的输出端与市电电源连接线路11的零线端连接,接触器本体14的输出端与UPS电源连接线路12的零线端连接,接触器线圈143与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141、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142及接触器主触点144连接,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141与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142相互配合构成控制接触器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本体、市电电源连接线路、UPS电源连接线路、第一控制开关构件,所述接触器本体包括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接触器线圈、接触器主触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构件连接并控制第一常开触点及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第二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火线端上,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连接,所述接触器本体的输出端与所述UPS电源连接线路的零线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线圈与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及接触器主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与所述第二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相互配合构成控制接触器线圈与市电电源连接线路导通切换到与UPS电源连接线路导通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接触器为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2000A的接触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辅助触点组件包括第一常闭触点及第三常开触点,所述接触器线圈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及第三常开触点,所述市电电源连接线路的火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后的连接端再与所述第一常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江张刚吕一航谢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