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82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包括养殖室,所述养殖室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所述养殖室的另一侧设置有送风组件,且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负压风机、旧风排出管、旧风进管、第二导风管与吸风罩,且所述吸风罩与第二导风管位于养殖室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导风管固定安装于旧风进管的一侧外壁,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鼓风泵、外界新风排出管、第一导风管、排风罩、外界新风进风管与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具备便于对养殖室内部进行送入新风,便于将养殖室内部的旧风排出,且可以对进入到养殖室内部空气中的灰尘、细菌进行过滤等优点,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生长室通风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产业化生产食用菌所使用的生长室,普遍是在其内排列放置大量货架式生长架供食用菌生长使用。
[0003]在种植食用菌中,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需要对大棚进行通风,将二氧化碳排出,以保证食用菌生产的环境,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752194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气体循环式生长室,该专利通过造该生长室内设置垂直风道和引风机,使得气流在该生长室内沿预定流向运动,均匀的为培养基提供氧气。
[0004]其设置的引风机对室内进行供养,但是,其不具备对空气内部的灰尘、细菌进行过滤的作用,影响室内的环境,且不便于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更好的排出,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具备便于对养殖室内部进行送入新风,便于将养殖室内部的旧风排出,且可以对进入到养殖室内部空气中的灰尘、细菌进行过滤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包括养殖室,所述养殖室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所述养殖室的另一侧设置有送风组件,且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负压风机、旧风排出管、旧风进管、第二导风管与吸风罩,且所述吸风罩与第二导风管位于养殖室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导风管固定安装于旧风进管的一侧外壁,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鼓风泵、外界新风排出管、第一导风管、排风罩、外界新风进风管与过滤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吸风罩固定安装于第二导风管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旧风进管固定安装于负压风机的一端外表面,所述旧风排出管固定安装于负压风机的另一端外表面,便于将养殖室内部的旧风排出。
[0010]优选的,所述外界新风排出管固定安装于鼓风泵的一端外表面,所述外界新风进风管固定安装于鼓风泵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导风管固定安装于外界新风排出管一侧的外壁,所述排风罩固定安装于第一导风管的下端外表面,且所述排风罩位于养殖室的内部,便于将外界新风送入到养殖室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外界新风进风管的一端外表面与过滤组件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外界新风进风管伸入到过滤组件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净化箱、高密度活性
碳过滤网、光氢离子杀菌器、封板、进气口、灰尘过滤网板、冷触媒过滤网板与蜂窝状活性碳网,且所述光氢离子杀菌器、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冷触媒过滤网板与蜂窝状活性碳网均位于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封板固定安装于净化箱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进气口开设于封板一侧外表面的下部,所述灰尘过滤网板固定安装于进气口中,便于对进入到养殖室内部的外界新风进行过滤。
[0012]优选的,所述蜂窝状活性碳网位于冷触媒过滤网板的上部,所述冷触媒过滤网板位于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的上部,所述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位于光氢离子杀菌器的上部,且所述光氢离子杀菌器位于进气口的一侧,增加过滤的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光氢离子杀菌器、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冷触媒过滤网板与灰尘过滤网板与净化箱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便于安装固定。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通过设置的排风组件,便于将养殖室内部的旧风排出,通过设置的送风组件,便于将外界新风送入到养殖室的内部。
[0017]2、该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通过设置的过滤组件,便于对空气中的灰尘、甲醛等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中排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中送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养殖室;2、排风组件;3、送风组件;4、鼓风泵;5、外界新风排出管;6、第一导风管;7、排风罩;8、外界新风进风管;9、过滤组件;10、负压风机;11、旧风排出管;12、旧风进管;13、第二导风管;14、吸风罩;15、净化箱;16、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17、光氢离子杀菌器;18、封板;19、进气口;20、灰尘过滤网板;21、冷触媒过滤网板;22、蜂窝状活性碳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本实施例是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
[0025]如图1

4所示,包括养殖室1,养殖室1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2,养殖室1的另一侧设置有送风组件3,且排风组件2包括负压风机10、旧风排出管11、旧风进管12、第二导风管13与吸风罩14,且吸风罩14与第二导风管13位于养殖室1的内部,且第二导风管13固定安装于旧风进管12的一侧外壁,送风组件3包括鼓风泵4、外界新风排出管5、第一导风管6、排风罩7、外界新风进风管8与过滤组件9。
[0026]吸风罩14固定安装于第二导风管13的下端外表面,旧风进管12固定安装于负压风机10的一端外表面,旧风排出管11固定安装于负压风机10的另一端外表面;外界新风排出
管5固定安装于鼓风泵4的一端外表面,外界新风进风管8固定安装于鼓风泵4的一侧外表面,第一导风管6固定安装于外界新风排出管5一侧的外壁,排风罩7固定安装于第一导风管6的下端外表面,且排风罩7位于养殖室1的内部;外界新风进风管8的一端外表面与过滤组件9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且外界新风进风管8伸入到过滤组件9的内部,过滤组件9包括净化箱15、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16、光氢离子杀菌器17、封板18、进气口19、灰尘过滤网板20、冷触媒过滤网板21与蜂窝状活性碳网22,且光氢离子杀菌器17、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16、冷触媒过滤网板21与蜂窝状活性碳网22均位于净化箱15的内部,封板18固定安装于净化箱15的一侧外表面,进气口19开设于封板18一侧外表面的下部,灰尘过滤网板20固定安装于进气口19中;蜂窝状活性碳网22位于冷触媒过滤网板21的上部,冷触媒过滤网板21位于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16的上部,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16位于光氢离子杀菌器17的上部,且光氢离子杀菌器17位于进气口19的一侧;光氢离子杀菌器17、高密度活性碳过滤网16、冷触媒过滤网板21与灰尘过滤网板20与净化箱15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包括养殖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室(1)的一侧设置有排风组件(2),所述养殖室(1)的另一侧设置有送风组件(3),且所述排风组件(2)包括负压风机(10)、旧风排出管(11)、旧风进管(12)、第二导风管(13)与吸风罩(14),且所述吸风罩(14)与第二导风管(13)位于养殖室(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导风管(13)固定安装于旧风进管(12)的一侧外壁,所述送风组件(3)包括鼓风泵(4)、外界新风排出管(5)、第一导风管(6)、排风罩(7)、外界新风进风管(8)与过滤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14)固定安装于第二导风管(13)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旧风进管(12)固定安装于负压风机(10)的一端外表面,所述旧风排出管(11)固定安装于负压风机(10)的另一端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养殖用气体循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新风排出管(5)固定安装于鼓风泵(4)的一端外表面,所述外界新风进风管(8)固定安装于鼓风泵(4)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导风管(6)固定安装于外界新风排出管(5)一侧的外壁,所述排风罩(7)固定安装于第一导风管(6)的下端外表面,且所述排风罩(7)位于养殖室(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养殖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勇刘新江刘慧沈跃熊谭米全
申请(专利权)人:永州隆欣回岗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