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国柱专利>正文

双灯管振荡信号分路取样的电子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53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双灯管振荡信号分路取样的电子镇流器。该电子镇流器包括一个整流滤波电路、一个与整流滤波电路串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个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相连接的振荡开关电路和一个取样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分为两组,分别放在两只灯管的灯丝回路里。荧光灯管在启辉以后,灯管管压与流径灯管的管流成反比,呈负阻现象。更有利于保证镇流器稳定工作。功率因数在0.98以上,总谐波畸变THD值低于20,波峰比低于1.7,符合GB15144中的L级谐波要求和波峰比要求,特别适用于电网电压变化较大的地区。(*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灯管的电子镇流器,特别涉及双灯管电子镇流器的振荡取样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振荡信号分路取样的用于双灯管的电子镇流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功率因素低和可靠性差等缺点。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电子镇流器包括一个整流滤波电路、一个与整流滤波电路串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个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相连接的振荡开关电路和一个取样电路。本技术将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分为两组,分别放在两只灯管的灯丝回路里,与谐振启辉电容串联,再根据开关管基极回路的需要在线圈上并联分流电阻。荧光灯管在启辉以后,灯管管压与流径灯管的管流成反比;呈负阻现象。灯管管流增加时,管压下降。这样从灯丝回路取样的电流就与灯管管压成正比,而与灯管管流成反比。假如电源电压升高,开关管电流增大,两只灯管的管流也增大,灯管的管压就降低,取样电流也随之降低,开关管基极电流就会降低,振荡频率就提高,开关电流就不再升高,电解电容上的电压增加较少,电子镇流器就稳定工作了。同时由于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是分两组分别在两只灯管的灯丝回路里取样,更有利于保证镇流器稳定工作。开关管的基极激励比较平稳,假如有一只灯管的灯丝回路断开,另一只仍能正常提供维持开关管振荡所需基极电流,以保证另一只灯管的导通。本技术的电子镇流器,由于分开从两只荧光灯管的灯丝回路取样,控制两只振荡开关管的基极激励电流,因此,功率因数在0.98以上,总谐波畸变THD值低于20,波峰比低于1.7,符合GB15144中的L级谐波要求和波峰比要求,特别适用于电网电压变化较大的地区。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3为预热式电子镇流器的电路图。整流滤波电路中的D1和D4的负极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容C6相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电容C3相连接后作为接口,分别连接在灯管G1、G2两根灯丝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后再分别与振荡开关电路中R1的一端、大功率三极管Q1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负极和电阻R5的一端相接,振荡开关电路中的电感L4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后再与Q1的基极相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14相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R2的另一端相连后再与电感T2相连接,电感T2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Q2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和线圈T1的一端相连接,D6的正极与R1的另一端、触发二极管D7的一端和C5的一端相连,触发二极管D7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电阻R3和线圈T3的一端相连接,C15的另一端与电感L5相连接,L5的另一端与Q2的基极和R3的另一端相连接,整流滤波电路中的D2和D3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3、电解电容C4的负极、C5的另一端、T3的另一端、Q2的发射极、D9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相连接;启辉及谐振限流电路中的电感L2的一端与T1和电感L3的一端相连,L2的另一端为输出接口,与灯管G1的灯丝的另一端相连接,L3的另一端为另一个输出接口,与灯管G2的灯丝的另一端相连接,电容C10和C12分别串接在灯管G1和G2的灯丝回路中。参见图2,该图为本技术的镇流器的电路图。该电子镇流器的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由互感电感的三组线圈T2、T3、T11和T12组成的振荡取样电路,由包括大功率三极管Q1、Q2、R2、R3、R5、电容C5、电容C7、C14、C15、二极管D6、D8、D9、触发二极管D7组成的振荡开关电路,由电感L2、L3、电容C10和C12组成的灯管G1和G2的起辉及谐振限流电路。由图2可见,电容C14的一端与R2的一端相连后再与电感T2相连接,电感T2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Q2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和启辉及谐振限流电路中的电感L2、L3的一端相连,L2、L3的另一端为输出接口,分别与灯管G1、G2的一端灯丝相连接,触发二极管D7的一端与电容C15、电阻R3和线圈T3的一端相连接,T3的另一端与Q2的发射极、D9的正极和电容C7的另一端相连接,振荡取样电路中的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T11和T12分别与电容C10和C12串联后连接在灯管G1和G2的灯丝回路中。如图2所示,也可在T11和T12上分别并联分流电阻R8和R10,以达到改变相位和控制三极管温升的目的。R8和R10的电阻值为5~50欧姆。T11、T12、T2和T3是采用同一只导磁体的互感电感,T11和T12是取样线圈的初级,T2和T3是次级,线圈中间的磁芯是导磁磁环(单环或双环),或其他日字型或口字型闭环磁芯,导磁截面积在3mm2~70mm2。采用本技术的镇流器,荧光灯管在启辉以后,灯管管压与流径灯管的管流成反比;呈负阻现象。灯管管流增加时,管压下降。这样从灯丝回路取样的电流就与灯管管压成正比,而与灯管管流成反比。假如电源电压升高,Q1和Q2的开关电流增大,两只灯管的管流也增大,灯管的管压就降低,取样电流也随之降低,Q1、Q2的管基极电流就会降低,振荡频率就提高,Q1、Q2的开关电流就不再升高,C4电解电容上的电压增加较少,电子镇流器就稳定工作了。同时由于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是分两组分别在两只灯管的灯丝回路里取样,更有利于保证镇流器稳定工作。Q1、Q2开关管的基极激励比较平稳,假如有一只灯管的灯丝回路断开,另一只仍能正常提供维持开关管振荡所需基极电流,以保证另一只灯管的导通。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一种预热式的电子镇流器。在该实施例中,灯丝回路中还包括电容C11和C13以及热敏电阻R11和R12,C11的一端与R8和T1相连接,另一端与热敏电阻R11和C10相连接,热敏电阻R11和C10的另一端与灯丝相连,同样地,C12的一端与R10和T4相连接,另一端与热敏电阻R12和C12相连接,热敏电阻R12和C12的另一端与灯丝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双灯管振荡信号分路取样的电子镇流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由包括大功率三极管Q1、Q2、R2、R3、R5、电容C5、电容C7、C14、C15、二极管D6、D8、D9、触发二极管D7组成的振荡开关电路,由电感L2、L3、电容C10和C12组成的灯管G1和G2的起辉及谐振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由互感电感的三组线圈T2、T3、T11和T12组成的振荡取样电路;电容C14的一端与R2的一端相连后再与电感T2相连接,电感T2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Q2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和启辉及谐振限流电路中的电感L2、L3的一端相连,L2、L3的另一端为输出接口,分别与灯管G1、G2的一端灯丝相连接,触发二极管D7的一端与电容C15、电阻R3和线圈T3的一端相连接,T3的另一端与Q2的发射极、D9的正极和电容C7的另一端相连接,振荡取样电路中的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T11和T12分别与电容C10和C12串联后连接在灯管G1和G2的灯丝回路中。2.如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灯管振荡信号分路取样的电子镇流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由包括大功率三极管Q1、Q2、R2、R3、R5、电容C5、电容C7、C14、C15、二极管D6、D8、D9、触发二极管D7组成的振荡开关电路,由电感L2、L3、电容C10和C12组成的灯管G1和G2的起辉及谐振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由互感电感的三组线圈T2、T3、T11和T12组成的振荡取样电路;电容C14的一端与R2的一端相连后再与电感T2相连接,电感T2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的 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Q2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和启辉及谐振限流电路中的电感L2、L3的一端相连,L2、L3的另一端为输出接口,分别与灯管G1、G2的一端灯丝相连接,触发二极管D7的一端与电容C15、电阻R3和线圈T3的一端相连接,T3的另一端与Q2的发射极、D9的正极和电容C7的另一端相连接,振荡取样电路中的振荡信号取样线圈的初级T11和T12分别与电容C10和C12串联后连接在灯管G1和G2的灯丝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潘国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