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速灌肠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37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速灌肠滴管,包括滴管、袋体以及位于所述滴管上的控速组件,所述袋体上端设有的圆环与所述袋体相连,所述滴管一端与所述袋体相连,另一端设有一插入管,通过所述插入管插入患者的直肠中,所述控速组件包括外壳、螺纹杆以及移动板,所述外壳壁面设有一圆孔,所述滴管插在所述圆孔内,所述外壳内部一侧设有一通槽,所述螺纹杆竖直插在所述通槽内,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滑槽,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板一侧设有的滑块内部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滑块插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移动板下端经过所述圆孔对所述滴管进行挤压,实现了在中药灌肠过程中对药剂流速的可控调节,促进患者对药剂的吸收。促进患者对药剂的吸收。促进患者对药剂的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速灌肠滴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控速灌肠滴管。

技术介绍

[0002]在现阶段肿瘤的中医护理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方法提升和口服药物以及肌肉注射一样,也是一种给药途径,并且直肠在吸收药物之后,就会通过经脉传到肺组织,通过肺会深度到全身各个组织,因此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直肠黏膜血液循环非常的旺盛,并且吸收能力也比较强,疗效非常好,并且人们也没有痛苦。药物通过直肠吸收之后会通过直肠当中的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在肝脏当中发生变化,又可以避免肠胃以及小肠对药物的影响。再有就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之后,也会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直肠滴入给药的确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
[0003]但是因为中药滴注对滴速有要求,而传统的灌肠袋工作的方式就是灌肠袋直接插进去,无法控制灌肠袋的滴速,容易造成治疗效果减弱,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控速灌肠滴管,解决了现有灌肠袋无法对药液滴速控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速灌肠滴管,包括滴管、袋体以及位于所述滴管上的控速组件,所述袋体上端设有一圆环,所述圆环与所述袋体相连,所述滴管一端与所述袋体相连,所述滴管另一端设有一插入管,通过所述插入管插入患者的直肠中,所述控速组件包括外壳、螺纹杆以及移动板,所述外壳壁面设有一圆孔,所述滴管插在所述圆孔内,所述外壳内部一侧设有一通槽,所述螺纹杆竖直插在所述通槽内,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通槽内自由转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滑槽,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板一侧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内部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滑块插在所述通槽内,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转动控制所述滑块以及所述移动板平滑移动,所述移动板下端经过所述圆孔对所述滴管进行挤压。
[0006]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套以及连接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一卡槽,所述转动套卡套在所述螺纹杆上端外壁,所述连接杆插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连接杆一同转动。
[0007]优选的,所述卡槽内部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卡槽底端相连,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通槽上端且位于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一圆槽,所述圆槽内部表面设有第一齿形结构,所述转动套下端表面设有第二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相互卡合。
[0009]优选的,所述圆环上端设有一挂绳,所述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环上端两侧表面相互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圆环下端设有一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位于所述袋体内部,且所述弧形挡板下端向内部收缩。
[0011]优选的,所述袋体下端与所述滴管上端通过设有的螺纹结构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滴管上设有一滴壶,所述滴壶上端设有一注射管,所述注射管尾端与所述滴管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插入管侧壁表面设有若干小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在滴管上设置的控速组件,利用控速组件中的转动套,使下端通过连接杆相连的螺纹杆一同转动,此时位于通槽内的滑块将向下移动,滑块将带动移动板也一同向下移动,对滴管进行挤压,从而对滴管内药剂的流速进行调节,且控速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滴管上的滴壶对流速进行判断,实现了中药灌肠时对药液流速,进行及时的控制调节,避免了药液流速过慢或者过快,影响药剂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0016]2、本技术中,设置了固定组件,在对滴管内药剂调节完成后,只需松开转动套,转动套在卡槽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将自动收缩至圆槽内,且转动套下端的第二齿形结构与圆槽内部的第一齿形结构相互卡合,实现对对螺纹杆的自动固定,保证了药剂流速的稳定性。
[0017]3、本技术中,在圆环下端设置了弧形挡板,可防止药剂洒出袋体外,造成药剂的浪费,以及对治疗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清理工作。
[0018]4、本技术中,在插入管外壁表面设有若干小孔,保证了药剂可以均匀输送至直肠内部,加快直肠对药剂的吸收。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灌肠滴管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灌肠滴管的侧视剖面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控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外壳的侧视剖面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移动板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转动套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袋体;101、圆环;102、挂绳;103、弧形挡板;104、螺纹结构;105、刻度标识;2、滴管;201、插入管;202、滴壶;203、注射管;204、小孔;301、外壳;302、螺纹杆;303、移动板;304、圆孔;305、通槽;306、滑槽;307、滑块;308、螺纹孔;309、卡槽;310、圆槽;401、转动套;402、连接杆;403、弹簧;404、第一齿形结构;405、第二齿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实施例:如图1

图6所示,一种控速灌肠滴管,包括滴管2、袋体1以及位于所述滴管2上的控速组件,所述袋体1表面通过设有的刻度标识105,对袋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测量,所述袋体1上端设有一圆环101,所述圆环101与所述袋体1相连,所述圆环101上端设有一挂绳102,用于将袋体1挂置在架子上,所述挂绳102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环101上端两侧表面相互连接,所述圆环101下端设有一弧形挡板103,所述弧形挡板103位于所述袋体1内部,且所述弧形挡板103下端向内部收缩,可防止袋体1内的药液不小心洒出,所述滴管2一端与所述袋体1相连,所述袋体1下端与所述滴管2上端通过设有的螺纹结构104相连,所述滴管2上设有一滴壶202,所述滴壶202上端设有一注射管203,所述注射管203尾端与所述滴管2相连,所述滴管2另一端设有一插入管201,通过所述插入管201插入患者的直肠中,所述插入管201侧壁表面设有若干小孔204,实现药液均匀的输送至患者直肠内部,所述控速组件包括外壳301、螺纹杆302以及移动板303,所述外壳301壁面设有一圆孔304,所述滴管2插在所述圆孔304内,所述外壳301内部一侧设有一通槽305,所述螺纹杆302竖直插在所述通槽305内,所述螺纹杆302在所述通槽305内自由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速灌肠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管、袋体以及位于所述滴管上的控速组件,所述袋体上端设有一圆环,所述圆环与所述袋体相连,所述滴管一端与所述袋体相连,所述滴管另一端设有一插入管,通过所述插入管插入患者的直肠中,所述控速组件包括外壳、螺纹杆以及移动板,所述外壳壁面设有一圆孔,所述滴管插在所述圆孔内,所述外壳内部一侧设有一通槽,所述螺纹杆竖直插在所述通槽内,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通槽内自由转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滑槽,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板一侧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内部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滑块插在所述通槽内,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转动控制所述滑块以及所述移动板平滑移动,所述移动板下端经过所述圆孔对所述滴管进行挤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速灌肠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套以及连接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设有一卡槽,所述转动套卡套在所述螺纹杆上端外壁,所述连接杆插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连接杆一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杨李国敏靳彩云陈应平童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