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31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其结构包括第一方桌、第二方桌、上模板、推杆、垫板、方板、梯台和微型液压缸,所述第一方桌左侧后端设有第二方桌,所述第二方桌右侧安装有工作台,设置了脱模收集装置于工作台左侧,加快对摸具进行脱模,避免使用者直接触碰工件被烫伤造成生命危险,装置只需要向两个方向进行脱模,且直接模具出成品,装置的工作节省工时,提高了产出工件的效率以及良品率;设置了卡紧定位移动装置于工作台顶部,这样有利于对零部件的安装进行精准定位,避免零部件产生位置度偏差,避免注塑的压力导致零部件变形,产生短路,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简化了结构和优化工艺,避免在进行加料的过程中产生危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这种规格的连接器为定制开发的连接器,连接器接口端需要与对插端进行互配开发,另一端需要按安装要求进行定制开发,由于定制类的产品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较复杂,因此会影响模具的设计以及开发,甚至是后处理的工艺。
[0003]在进行注塑时端子的放置需要精确的定位,避免在注塑过程中由于注塑的压力导致端子变形产生短路或端子产生位置度偏差,工件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直接进行摸具出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解决了在进行注塑时端子的放置需要精确的定位,避免在注塑过程中由于注塑的压力导致端子变形产生短路或端子产生位置度偏差,工件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直接进行摸具出模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包括第一方桌、第二方桌、工作台、下模板、上模板、推杆、垫板、方板、梯台和微型液压缸,所述脱模收集装置设于工作台左侧,所述卡紧定位移动装置设于工作台顶部,所述脱模收集装置包括下料口、支撑杆、脱模液压缸、连接部、横杆、脱模辊、立杆、斜连板和减震垫,所述第二方桌顶部设有下料口,所述支撑杆右侧底端与第二方桌左侧焊接,所述支撑杆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脱模液压缸,所述脱模液压缸右侧伸缩杆与连接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右侧与横杆焊接,所述横杆与脱模辊左侧焊接,所述第二方桌内底部设有立杆,所述立杆顶部与斜连板底部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桌左侧后端设有第二方桌,所述第二方桌右侧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设有空腔,所述工作台内底部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内背部与上模板背部滑动连接,所述上模板右侧固定有推杆,所述工作台内底部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部设有方板,所述方板顶部与梯台底部焊接,所述梯台右侧安装有微型液压缸,所述微型液压缸左侧伸缩杆通过梯台与推杆右侧焊接,所述推杆贯穿梯台与梯台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斜连板顶部与减震垫底部粘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紧定位移动装置包括滑槽、控制终端、端子A、端子B、支柱、纳盒、传输电机、螺杆、滑杆、滑块、计数屏、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升降液压缸、L形杆、模块、第一模块滑槽、第一重量传感器、第二模块滑槽、第二重量传感器和连接管,所述第二方桌顶部右端设有滑槽,所述控制终端安装于第二方桌顶部前端,所述第二方桌顶部与支柱底部焊接,所述支柱右侧顶端与纳盒左侧螺栓连
接,所述纳盒左侧固定有传输电机,所述传输电机右侧旋转轴通过纳盒左侧与螺杆左侧焊接,所述纳盒内右侧固定有滑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内侧面与贯穿滑块的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杆与贯穿滑块的滑杆滑动连接,所述计数屏安装于纳盒顶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设于纳盒内背部左端,所述滑块顶部左端设有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固定于纳盒内背部右端,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安装在滑块顶部右端,所述滑块底部固定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底部伸缩杆与L形杆顶部焊接,所述L形杆右侧与模块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内设有第一模块滑槽,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设于模块内的第一模块滑槽内左侧,所述模块内的第一模块滑槽内底部与端子A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模块滑槽设于模块内,所述模块内的第二模块滑槽内左侧与第二重量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端子B底部与模块内的第二模块滑槽内底部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两根脱模辊之间的距离大于模块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L形杆的底部面积与滑槽内底部面积大小吻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端子A左端的规格大小与第一模块滑槽内侧面大小相吻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L形杆的材质是不锈钢。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的材质是海绵。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通过设置了脱模收集装置于工作台左侧,这样能加快对摸具进行脱模,避免使用者直接触碰工件被烫伤造成生命危险,装置只需要向两个方向进行脱模,且直接模具出成品,不再需要进行治具折弯,装置的工作节省工时,提高了产出工件的效率以及良品率。
[0020]2)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通过设置了卡紧定位移动装置于工作台顶部,这样有利于对零部件的安装进行精准定位,避免零部件产生位置度偏差,防止在注塑过程中,由于注塑的压力导致零部件变形,产生短路,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简化了结构和优化工艺,避免在进行加料的过程中产生危险。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脱模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方桌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卡紧定位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图6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第一方桌

1、第二方桌

2、脱模收集装置

3、卡紧定位移动装置

4、工作台

5、下模板

6、上模板

7、推杆

8、垫板

9、方板

10、梯台

11、微型液压缸

12、下料口

31、支撑杆

32、脱模液压缸

33、连接部

34、横杆

35、脱模辊

36、立杆

37、斜连板

38、减震垫

39、滑槽

41、控制终端

42、端子A

43、端子B

44、支柱

45、纳盒

46、传输电机

47、螺杆

48、滑杆

49、滑块

410、计数屏

411、第一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包括第一方桌(1)和微型液压缸(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收集装置(3)和卡紧定位移动装置(4),所述脱模收集装置(3)设于工作台(5)左侧,所述卡紧定位移动装置(4)设于工作台(5)顶部,所述脱模收集装置(3)包括下料口(31)、支撑杆(32)、脱模液压缸(33)、连接部(34)、横杆(35)、脱模辊(36)、立杆(37)、斜连板(38)和减震垫(39),所述第一方桌(1)左侧后端设有第二方桌(2),所述第二方桌(2)顶部设有下料口(31),所述支撑杆(32)右侧底端与第二方桌(2)左侧焊接,所述支撑杆(32)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脱模液压缸(33),所述脱模液压缸(33)右侧伸缩杆与连接部(3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34)右侧与横杆(35)焊接,所述横杆(35)与脱模辊(36)左侧焊接,所述第二方桌(2)内底部设有立杆(37),所述立杆(37)顶部与斜连板(38)底部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桌(2)右侧安装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内设有空腔,所述工作台(5)内底部设有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内背部与上模板(7)背部滑动连接,所述上模板(7)右侧固定有推杆(8),所述工作台(5)内底部安装有垫板(9),所述垫板(9)顶部设有方板(10),所述方板(10)顶部与梯台(11)底部焊接,所述梯台(11)右侧安装有微型液压缸(12),所述微型液压缸(12)左侧伸缩杆通过梯台(11)与推杆(8)右侧焊接,所述推杆(8)贯穿梯台(11)与梯台(11)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斜连板(38)顶部与减震垫(39)底部粘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端子对板焊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定位移动装置(4)包括滑槽(41)、控制终端(42)、端子A(43)、端子B(44)、支柱(45)、纳盒(46)、传输电机(47)、螺杆(48)、滑杆(49)、滑块(410)、计数屏(411)、第一红外发射器(412)、第一红外接收器(413)、第二红外发射器(414)、第二红外接收器(415)、升降液压缸(416)、L形杆(417)、模块(418)、第一模块滑槽(419)、第一重量传感器(420)、第二模块滑槽(421)、第二重量传感器(422)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卓尔连接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