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27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盒和调光盒;调光盒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第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在朝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和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基板在远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二基板设有第二视角控制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触控电极区,第一触控电极区内设有多条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绝缘的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与第一触控电极区一一对应并覆盖住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在视角切换时,可以形成较密的竖直电场,且不同的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可以施加不同的视角控制信号,实现分区域的宽窄视角切换。的宽窄视角切换。的宽窄视角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触控显示面板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触控的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操作电子设备的便利性,也为人们带来了一种电子设备交互的全新方式。同时,人们在追求宽视角时,也希望有效保护个人隐私而不被别人窥视,因此需要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具备宽视角和窄视角相互切换的功能。
[0003]为了使得液晶显示装置既具备良好的宽窄视角切换的功能,又具备触控显示功能,人们设计了多种的显示架构。例如,在正常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架构上增加调光盒来实现宽视角和窄视角的显示切换功能,且在调光盒的基板内侧设置触控电极或在调光盒的基板外侧设置触控电极。图1为现有中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调光盒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一种调光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偏光片1、上基板2、第一触控电极3、第二触控电极4、第一视角控制电极5、液晶层6、第二视角控制电极7、下基板8、下偏光片9,第一触控电极3、第二触控电极4之间通过绝缘层间隔开,且均设置在上基板2靠近液晶层6的一侧。图2为现有中另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调光盒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第一触控电极3和第二触控电极4均设置在上基板2远离液晶层6的一侧。由于用于液晶旋转以实现宽窄视角切换的第一视角控制电极5和第二视角控制电极7均为整面电极,第一触控电极3和第二触控电极4均为条状电极,第一触控电极3为触控接收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为触控驱动电极,且第一触控电极3和第二触控电极4距离整面的第一视角控制电极5比较近,第一触控电极3朝着第二触控电极4发射的电力线受到整面电极的影响,导致第二触控电极4无法很好地接收到触控信号,从而使得触控功能的失效。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第一触控电极3的电力线会受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5的影响,将第一触控电极3和第二触控电极4分别设置于在调光盒的基板的内外侧,且将第一触控电极3复用为视角控制电极,因此,可以取消上基板2上的视角控制电极,避免了上基板2上整面的视角控制电极会影响触控功能的问题。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调光盒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第一触控电极3设置在上基板2靠近液晶层6的一侧,而第二触控电极4设置在上基板2远离液晶层6的一侧,第一触控电极3复用作视角控制电极,因此,上基板2上无需设置视角控制电极,从而解决了第一触控电极3的电力线会受到视角控制电极的影响的问题。但是,为了降低第一触控电极3的阻抗,第一触控电极3通常是采用不透明金属制成,需要制作成细条状或是网格状的结构,而且第一触控电极3通常是整面施加相同的触控信号或视角控制信号。因此,细条状或是网格状的第一触控电极3空隙率较大,与第二视角控制电极7形成的竖直电场较弱且稀疏,导致宽窄视角效果较差,功耗较高;而且较难实现分区域的宽窄视角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宽窄视角效果较差,且无法实现分区域宽窄视角切换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盒以及层叠于所述显示盒出光侧的调光盒;
[0008]所述调光盒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在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和第一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基板在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配合的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在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配合的第二视角控制电极层;
[0009]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第一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内设有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绝缘的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一一对应并覆盖住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0010]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用于在显示时间段施加视角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在触控时间段施加触控驱动信号。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无线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与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内设有多条第一触控无线电极。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绝缘的第二视角控制电极条,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与所述第二视角控制电极条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二视角控制电极条与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一一对应并覆盖住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无线电极。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无线电极相互平行排列;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无线电极呈网格状分布。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内设有多条第二触控电极。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还包括多条第二触控无线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与所述第二触控无线区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二触控无线区内设有多条第二触控无线电极。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第二触控无线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无线电极相互平行排列;或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第二触控无线区内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
无线电极呈网格状分布。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位于绑定区内的多个第一焊盘和多个第二焊盘,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焊盘一一对应的第三焊盘,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三焊盘通过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接触孔导电连接或通过所述第一基板的侧面走线导电连接,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与同一个电路板进行绑定。
[0018]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盒包括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调光盒远离所述显示盒的一侧设有第一偏光片,所述调光盒与所述显示盒之间设有第二偏光片,所述显示盒远离所述调光盒的一侧设有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相平行,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相垂直。
[001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0]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基板朝向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置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和第一触控电极层,而在第一基板远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设置第二触控电极层,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盒(20)以及层叠于所述显示盒(20)出光侧的调光盒(10);所述调光盒(10)包括第一基板(11)、与所述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与所述第二基板(1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所述第一基板(11)在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设有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111)和第一触控电极层(14),所述第一基板(11)在远离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14)配合的第二触控电极层(15),所述第二基板(12)在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111)配合的第二视角控制电极层(121);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111)覆盖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14)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表面,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14)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开的第一触控电极区(141),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141)内设有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111)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绝缘的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141)一一对应并覆盖住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141)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111)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14)用于在显示时间段(T1)施加视角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在触控时间段(T2)施加触控驱动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14)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无线区(142),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141)与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142)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142)内设有多条第一触控无线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层(111)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绝缘的第二视角控制电极条,所述第一视角控制电极条与所述第二视角控制电极条相互平行且交替排列,所述第二视角控制电极条与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142)一一对应并覆盖住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142)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无线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141)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142)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无线电极相互平行排列;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141)内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第一触控无线区(142)内的多条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周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