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长合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18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波长合束器,包括合束器本体,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若干斜面槽,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斜面槽下方和上方分别设若干非球面准直透镜和二向色镜,二向色镜可拆式设于斜面槽上,每个非球面准直透镜和一个二向色镜相适配且一一对应设置,合束器本体上还设光纤连接器和聚焦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注塑方式形成一体式光路,大大减少耦合工艺导致的公差和耦合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光路稳定性,能实现在一定的耦合效率下将多束激光同时耦合入一根光纤的目的;通过将二向色镜和合束器本体分体粘接式设计,使合束器能通过更换二向色镜匹配更多波长的激光器;同时,实现耦合光路的垂直空间排布,缩小了光机体积,易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于便携式设备。于便携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波长合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合束器
,具体涉及多波长合束器。

技术介绍

[0002]不同波长的激光合束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棱镜合束、波导合束、二向色镜合束。其中,棱镜合束对入射角度调试精度要求很高,波导合束采用的片上硅波导设计复杂且损耗较高,得益于二向色镜优异的波长选择性和镀膜技术的日趋成熟,使用二向色镜进行不同波长的激光合束一直以来都是业内首选的方案。但是,在耦合工艺方面,整体光路中需要合束的激光越多,透镜越多,其不可避免的引入较多的耦合公差导致耦合效率低,同时,多透镜的耦合无疑提高了制程所需要的时间。如何在保证一定的耦合效率下将多束激光同时耦合入一根光纤一直是业内有待攻克的难点。另外,由于传统的光路结构需要为每个透镜设置固定用的基底和用于耦合夹具夹持和调试的空间,造成整体光路体积大,为光机进一步缩小体积带来了困难,难以应用于便携式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波长合束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多波长合束器,包括合束器本体,所述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若干个斜面槽,所述斜面槽倾斜设置于合束器本体上,所述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斜面槽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二向色镜和若干个非球面准直透镜,所述二向色镜可拆式设置于斜面槽上,每个非球面准直透镜和一个二向色镜相适配且对应设置,所述合束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光纤连接器和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设置于二向色镜出射方向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斜面槽,所有斜面槽平行,所述斜面槽、二向色镜、非球面准直透镜三者的数量相同。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平行设置三个斜面槽,每个斜面槽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每个斜面槽上方设置有一个二向色镜,由左至右依次记为二向色镜Ⅰ、二向色镜Ⅱ、二向色镜Ⅲ,所述二向色镜Ⅰ、二向色镜Ⅱ、二向色镜Ⅲ的结构相同;所述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每个斜面槽下方设置一个非球面准直透镜,由左至右依次记为准直镜Ⅰ、准直镜Ⅱ、准直镜Ⅲ,所述准直镜Ⅰ、准直镜Ⅱ、准直镜Ⅲ的结构相同;所述准直镜Ⅰ、二向色镜Ⅰ相适配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准直镜Ⅱ、二向色镜Ⅱ相适配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准直镜Ⅲ、二向色镜Ⅲ相适配且一一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二向色镜Ⅰ、二向色镜Ⅱ、二向色镜Ⅲ分别通过折射率匹配的UV胶水与对应的斜面槽粘接在一起,镀膜面向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合束器本体、非球面准直透镜、光纤连接器、聚焦透镜为一体式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公开了多波长合束器,通过合理的光路设计,使用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式光路结构,大大减少了耦合工艺导致的公差和耦合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光路稳定性,能够实现在一定的耦合效率下将多束激光同时耦合入一根光纤的目的;通过将二向色镜和合束器本体分体粘接式设计,使得合束器能够通过更换二向色镜实现匹配更多波长,适配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同时,一体式合束器实现了耦合光路的垂直空间排布,相比传统的平铺型光路结构能够进一步缩小光机体积,更易应用于便携式设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合束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合束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

3所示,多波长合束器,包括合束器本体,该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斜面槽1,每个斜面槽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也即斜面槽1倾斜设置,所有斜面槽1平行,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每个斜面槽1下方设置一个非球面准直透镜,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每个斜面槽1上方设置有一个二向色镜,二向色镜与斜面槽1之间采用粘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可拆卸式连接,二向色镜的镀膜面向下固定在斜面槽1上,斜面槽1、非球面准直透镜、二向色镜三者的数量相同,合束器本体上合适位置处设置有光纤连接器5和聚焦透镜6,光纤连接器5上连接有光纤7,聚焦透镜6设置于二向色镜的出射方向上,合束器本体底部两侧具有裙边4,用于实现与基底的固定粘接等。当需要合束时,将若干个激光器放置于合束器本体底部,并使每个激光器均与一个非球面准直透镜和一个二向色镜相适配且一一对应设置。
[0020]在本技术中,合束器本体、非球面准直透镜、光纤连接器5、聚焦透镜6为一体式结构,可一起注塑成型等,注塑的材料可根据材料的透过率和面型加工精度进行选择,例如通讯波段可使用PEI材质,可见波段可使用PMMA等,此处不再赘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3所示,多波长合束器,包括合束器本体,该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有三
个斜面槽1,每个斜面槽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斜面槽1倾斜设置在斜面槽1上,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每个斜面槽1下方设置一个非球面准直透镜,由左至右依次为准直镜Ⅰ2

A、准直镜Ⅱ2

B、准直镜Ⅲ2

C,准直镜Ⅰ2

A、准直镜Ⅱ2

B、准直镜Ⅲ2

C的结构相同,每个斜面槽1上设置有一个二向色镜,由左至右依次为二向色镜Ⅰ3

A、二向色镜Ⅱ3

B、二向色镜Ⅲ3

C,二向色镜Ⅰ3

A、二向色镜Ⅱ3

B、二向色镜Ⅲ3

C的结构相同,每个二向色镜使用折射率匹配的UV胶水将其与对应的斜面槽1粘接在一起,其镀膜面向下固定在斜面槽1上,合束器本体一侧设置有光纤连接器5和聚焦透镜6,光纤连接器5上连接有光纤7,聚焦透镜6设置于二向色镜的出射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波长合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束器本体,所述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若干个斜面槽,所述斜面槽倾斜设置于合束器本体上,所述合束器本体内且位于斜面槽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二向色镜和若干个非球面准直透镜,所述二向色镜可拆式设置于斜面槽上,每个非球面准直透镜和一个二向色镜相适配且对应设置,所述合束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光纤连接器和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设置于二向色镜出射方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长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斜面槽,所有斜面槽平行,所述斜面槽、二向色镜、非球面准直透镜三者的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波长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器本体内部间隔、平行设置三个斜面槽,每个斜面槽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波长合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兵兵宁玲
申请(专利权)人:三序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