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95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削装置,包括:卧式加工工作台;磨削机构,所述磨削机构设置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上;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上,且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将硅棒在设定位置和所述磨削机构之间移动。利用移动机构对硅棒进行上料和/或下料,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误差,同时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采用卧式工作台并在卧式工作台上设置磨削机构和移动机构的布局设计,设备的重心低,加工稳定性更好;采用可以移动的内轴以使第一磨削结构和第二磨削结构对硅棒进行切换磨削,在同一工位上完成粗、精磨,可以避免因不同工位的丝杠和导轨自身的精度造成的加工误差,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也节省工位转换时间。同时也节省工位转换时间。同时也节省工位转换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对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视和开放,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光伏发电领域中,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棒后通过线锯切割而成,即线切割技术。
[0003]线切割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开方加工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高速运动的金刚线对待加工工件(例如:硅棒、蓝宝石、或其他半导体硬脆材料)进行摩擦,切出方棒,从而达到切割目的。线切割技术与传统的刀锯片、砂轮片及内圆切割相比具有效率高、产能高等优点。但切割后的硅棒表面精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工磨削。
[0004]现有的硅棒切割磨削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光伏行业对硅片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立式双工位磨削设备分别进行粗磨和精磨,整机成本高,而且需要人工移动硅块放置在磨床上以对硅棒的待加工面进行磨削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人工进行下料,操作不方便、稳定性低且自动化程度低,而且由于人工操作会存在误差,造成硅块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加工工作台;磨削机构,所述磨削机构设置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上;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上,且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将硅棒在设定位置和所述磨削机构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上;抓取结构,所述抓取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抓取结构能够抓取所述硅棒且带动所述硅棒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至少一个夹爪组,所述夹爪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夹爪组用于抓取所述硅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包括两个夹爪,至少一个所述夹爪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爪组具有两个所述夹爪相互靠近并对所述硅棒进行夹取的第一状态和两个所述夹爪相互远离而释放所述硅棒的第二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上设置有卡接槽,当所述抓取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硅棒的对应部位进行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结构还包括抓取驱动机构,所述抓取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抓取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至少一个所述夹爪进行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传动结构,所述夹爪连接于所述传动结构上,且所述传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夹爪进行移动以使所述抓取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齿轮和丝杆,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在相对移动的两个所述夹爪中,两个所述夹爪所对应的所述丝杆的旋向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抓取结构连接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上,所述磨削装置具有上料台,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结构在所述上料台处获取硅棒并带动所述硅棒移动至所述磨削机构处;和/或,所述磨削装置具有下料台,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结构在所述磨削机构处获取硅棒并带动所述硅棒移动至所述下料台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机构和Z轴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抓取结构设置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Y轴移动机构,
所述Y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上,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机构包括:轴承座;第一磨削结构,所述第一磨削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第二磨削结构,所述第二磨削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内轴,所述内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且所述内轴能够沿所述内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轴上;所述第一磨削结构的加工精度高于所述第二磨削结构的加工精度;所述磨削机构具有粗加工模式和精加工模式:当所述磨削机构处于所述粗加工模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公志郭世锋吕清乐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