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87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供墨盒和储墨盒,所述供墨盒的顶部设置有印版辊,所述印版辊的顶部设置有压辊,所述印版辊和压辊均通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供墨盒的顶部,所述印版辊和压辊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供墨盒的一侧连通有多组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回流管和给墨组件的配合使用,给墨组件可以将储墨盒中的墨料抽进供墨盒的内腔,印版辊在转动的时候其表面会粘附有墨料,并将墨料印刷在印刷件上,当供墨盒中的墨料量较多时,多余的墨料会通过回流管向储墨盒中排出,使得供墨盒中的墨料始终保持固定量,以实现均匀稳定给墨的目的。以实现均匀稳定给墨的目的。以实现均匀稳定给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具体为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大多凹版印刷机采用浸墨的方式进行给墨,当墨槽内的膜较少时,需要频繁的进行添加,比较麻烦,申请号为CN20202151852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印刷稳定的凹版印刷机,该装置通过连通管将浸墨槽和储墨槽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器结构,需要一直缓慢的向储墨槽内加墨,实现浸墨槽的连续供墨。
[0003]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直缓慢向储墨槽中加墨,不能很好控制加墨量,在储墨槽中墨料量较多的时候印版辊的底部会粘附较多的墨料,相应的在储墨槽中墨料量较少的时候印版辊的底部会接触不到墨料,存在给墨不均匀稳定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具备可对印刷机的印版辊均匀给墨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供墨盒和储墨盒,所述供墨盒的顶部设置有印版辊,所述印版辊的顶部设置有压辊,所述印版辊和压辊均通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供墨盒的顶部,所述印版辊和压辊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供墨盒的一侧连通有多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流管朝下的一端与储墨盒的表面连通,所述供墨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将储墨盒中的墨料向供墨盒中输送的给墨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给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座顶部的抽墨泵,所述抽墨泵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抽墨泵的一端贯穿储墨盒并延伸至储墨盒内腔的下方,所述抽墨泵的排料端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远离抽墨泵的一端与供墨盒的表面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顶部的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分别设于供墨盒的前后两侧,所述印版辊和压辊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远离印版辊和压辊的一端与支撑板的表面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印版辊和压辊正面的两组支撑轴均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外部分别与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齿轮的对应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的正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驱动电机的正面与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储墨盒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观察窗,
所述储墨盒的顶部连通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顶部安装有管盖。
[0011]优选的,所述供墨盒的顶部开设有与印版辊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印版辊的底部贯穿固定槽并延伸至供墨盒的内腔,所述供墨盒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与印版辊的表面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回流管和给墨组件的配合使用,给墨组件可以将储墨盒中的墨料抽进供墨盒的内腔,印版辊在转动的时候其表面会粘附有墨料,并将墨料印刷在印刷件上,当供墨盒中的墨料量较多时,多余的墨料会通过回流管向储墨盒中排出,使得供墨盒中的墨料始终保持固定量,以实现均匀稳定给墨的目的;
[0014]2、本技术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印版辊和压辊的使用位置进行支撑固定,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驱动组件可带动印版辊和压辊转动,使得印刷件能够在印刷的过程中移动,通过刮板的设置可以对粘附在印版辊上多余的墨料进行去除,以防止印刷件因墨料过多而出现印刷模糊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供墨盒和储墨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支撑组件和驱动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抽墨泵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供墨盒;3、储墨盒;4、印版辊;5、压辊;6、回流管;7、固定座;8、抽墨泵;9、进料管;10、排料管;11、支撑板;12、支撑轴;13、驱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驱动电机;16、支撑架;17、安装槽;18、观察窗;19、加注管;20、管盖;21、固定槽;22、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供墨盒2和储墨盒3,储墨盒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观察窗18,储墨盒3的顶部连通有加注管19,加注管19的顶部安装有管盖20,通过加注管19的设置,可以便于使用者向储墨盒3的内腔补充墨料,通过管盖20的设置,可以对加注管19的顶部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加注管19进入到储墨盒3的内腔,通过观察窗18的设置可以便于使用者掌握储墨盒3中墨料的余量,以便于及时补充墨料;
[0022]作为优选的,供墨盒2的顶部设置有印版辊4,供墨盒2的顶部开设有与印版辊4相适配的固定槽21,印版辊4的底部贯穿固定槽21并延伸至供墨盒2的内腔,供墨盒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槽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22,刮板22的一侧与印版辊4的表面接触,印版辊4的顶部设置有压辊5,通过固定槽21的设置,印版辊4的底部可以贯穿固定槽21并进入到供墨盒2的内腔与其内部的墨料接触,通过刮板22的设置,可以将粘附在印版辊4上多余的墨
料进行去除,以防止粘附墨料过多而导致印刷件上印刷出现模糊的问题;
[0023]其中,印版辊4和压辊5均通过支撑组件安装于供墨盒2的顶部,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1顶部的两组支撑板11,两组支撑板11分别设于供墨盒2的前后两侧,印版辊4和压辊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轴12,支撑轴12远离印版辊4和压辊5的一端与支撑板11的表面转动连接;
[0024]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印版辊4和压辊5的使用位置进行支撑定位,压辊5设置于印版辊4的顶部,在需要印刷的时候,使用者可将印刷件置于压辊5与印版辊4之间,印版辊4和压辊5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对印刷件进行印刷,在印刷的同时通过印版辊4和压辊5的传动配合可带动印刷件移动;
[0025]值得说明的是,印版辊4和压辊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13和从动齿轮14,位于印版辊4和压辊5正面的两组支撑轴12均贯穿支撑板11并延伸至支撑板11的外部分别与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供墨盒(2)和储墨盒(3),所述供墨盒(2)的顶部设置有印版辊(4),所述印版辊(4)的顶部设置有压辊(5),所述印版辊(4)和压辊(5)均通过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供墨盒(2)的顶部,所述印版辊(4)和压辊(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盒(2)的一侧连通有多组回流管(6),所述回流管(6)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流管(6)朝下的一端与储墨盒(3)的表面连通,所述供墨盒(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7)的顶部安装有将储墨盒(3)中的墨料向供墨盒(2)中输送的给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座(7)顶部的抽墨泵(8),所述抽墨泵(8)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远离抽墨泵(8)的一端贯穿储墨盒(3)并延伸至储墨盒(3)内腔的下方,所述抽墨泵(8)的排料端连通有排料管(10),所述排料管(10)远离抽墨泵(8)的一端与供墨盒(2)的表面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均匀给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1)顶部的两组支撑板(11),两组所述支撑板(11)分别设于供墨盒(2)的前后两侧,所述印版辊(4)和压辊(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轴(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瑶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瑞安全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