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47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绕线架技术领域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线筒,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侧壁咋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位于所述线筒的下方,所述框体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该电感线圈绕线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铁芯棒自动旋转,带动导线转动,实现缠绕工艺,相对于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效率高,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丝杆旋转,使移动块水平方向移动,使导线在缠绕过程中,同步水平移动,便于使每圈线圈之间的间距一致,从而提高线圈的质量,大大降低了次品率。大降低了次品率。大降低了次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架
,具体为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

技术介绍

[0002]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一般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
[0003]目前,电感线圈在生产缠绕过程中,使用绕线架完成,现有的绕线架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手动辅助操作,使缠绕效率低,且每圈线圈之间的间距难以把控,使缠绕质量降低,导致次品率上升,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绕线架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手动辅助操作,使缠绕效率低,且每圈线圈之间的间距难以把控,使缠绕质量降低,导致次品率上升,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线筒,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侧壁咋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位于所述线筒的下方,所述框体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且位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下方,所述框体的内腔右侧壁下侧转动连接有卡盘,且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右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位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外侧,所述框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与所述丝杆位于同一水平线。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与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线块。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左右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固定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右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磁板。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磁板的右侧壁上侧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底部开有凹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螺纹连接有限位杆。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框体的内腔左侧壁下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感线圈绕线架,通过卡盘对铁芯棒进行固定,通过手动旋转调节杆,带动滑块水平方向移动,通过滑块带动支柱移动,同时使磁板一起移动,便于调节磁板与卡盘之间的间距,便于根据铁芯棒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使磁板与铁芯棒相贴合,使二者之间磁性连接,便于带动磁板一起转动,通过导线块,将线筒上的导线引到铁芯棒上,并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杆对其进行固定,通过第二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带动卡盘转动,使铁芯棒旋转,带动导线转动,实现缠绕工艺,相对于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效率高,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丝杆旋转,使移动块水平方向移动,带动导线块移动,通过导线块带动导线移动,使导线在缠绕过程中,同步水平移动,便于使每圈线圈之间的间距一致,从而提高线圈的质量,大大降低了次品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框体;110、线筒;120、丝杆;121、移动块;122、导线块;130、第一伺服电机;140、第二伺服电机;150、卡盘;160、防护罩;170、固定块;171、调节杆;172、滑块;173、支柱;174、磁板;175、限位槽;176、凹槽;177、限位杆;180、定位杆;19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通过铁芯棒自动旋转,带动导线转动,实现缠绕工艺,相对于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效率高,同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丝杆旋转,使移动块水平方向移动,带动导线块移动,通过导线块带动导线移动,使导线
在缠绕过程中,同步水平移动,便于使每圈线圈之间的间距一致,从而提高线圈的质量,大大降低了次品率,请参阅图1

4,包括框体100;
[0024]请参阅图1

3,框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线筒110,线筒110用于存储导线,框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咋转动连接有丝杆120,丝杆120用于动力传输,且位于线筒110的下方,框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30,第一伺服电机130用于提供动力,且第一伺服电机130的输出端与丝杆120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框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0,第二伺服电机140用于提供动力,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130的下方,框体100的内腔右侧壁下侧转动连接有卡盘150,卡盘150用于固定铁芯棒,且与第二伺服电机14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框体100的右侧壁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00),所述框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上侧转动连接有线筒(110),所述框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咋转动连接有丝杆(120),且位于所述线筒(110)的下方,所述框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30),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0)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120)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0),且位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0)的下方,所述框体(100)的内腔右侧壁下侧转动连接有卡盘(150),且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60),且位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0)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0)的外侧,所述框体(1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0),所述框体(100)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80),且与所述丝杆(120)位于同一水平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万青薛志辉张全阁陈建周水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信达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