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犹龙专利>正文

电磁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19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加热器,适用于石油开采等领域,这种电磁加热器包括外层套管、绝缘绝热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及其电源,整个电磁加热器有一个蒸汽包,一个两重套管,三个三重套管,一个水泵和一个水位控制电路,蒸汽包和两重套管之间、两重套管和三重套管及三重套管之间均用连接管相互连接。各外层套管和中层套管内的水从下往上走,外层套管之间的水从上往下走,中层套管和内层管之间的水从下往上走,因此在整个加热器中水的吸热效果好,外层套管中的水温最低,所以散热量小,内层水管中的水温最高,保温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热效率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磁加热
,特别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的电磁加热器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石油进行加热,而采用蒸汽加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蒸汽加热器有很多种,技术专利“ZL93229487.1”所提供的“深井石油电磁加热器”有一个地面电磁加热器和一个深井油层电磁加热器,地面电磁加热器是用钢管制成的蛇形加热管,加热管壁的外层有硅酸铝绝缘绝热保温材料密封层,其外部是由铜线绕成的电磁加热线圈,其外部有一层绝缘包布。这种电磁加热器是可行的,但在应用上受到某些限制,结构上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产生蒸汽的电磁加热器,可广泛应用于需要蒸汽的各种场合。按照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包括外层套管、绝缘绝热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及其电源,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蒸汽包,此蒸汽包通过蒸汽管道与两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此两重套管的外层套管的上侧通过水管与第一个三重套管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的外管上侧通过连接管与第二个三重套管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第二个三重套管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与第三个三重套管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与此第三个三重套管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与第二个三重套管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二个三重套管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管道与第一个三重套管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与第三个三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个三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一个三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两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有一个水泵通过水管与两重套管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所述的各中层套管和内层管外壁有一绝缘绝热保温层,外套电磁加热线圈,线圈外有一层绝缘包布。有一个水位控制电路,一端与两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水泵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的蒸汽包下侧设有回水管与两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采用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用水泵将水打进两重套管外层套管下侧,从其上侧依次流向三个三层套管的外套管,再流经三个中层套管,再流经三个内层管后流回到两重套管的内管,此时的水已被汽化,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蒸汽包以备使用,蒸汽包内可能冷凝的水分通过回水管流回两重套管的内管再次受热汽化。用水位控制电路控制两重套管内的水位。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水流在三个三重套管内分别经过三次加热,在两重套管内经过两次加热,最后形成蒸汽。由于设计的水流途径在同一套管内从下往上流,从一头进,从另一头出,从而使水充分受热。这种结构比单根管或单层管的占地面积要少得多,使结构十分紧凑,热效率很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包括外层套管、绝缘绝热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及其电源,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蒸汽包12,此蒸汽包12通过蒸汽管道10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此两重套管11的外层套管的上侧通过水管6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19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1与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20与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4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管道15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2与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8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7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3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有一个水泵21通过水管17与两重套管11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所述的各中层套管和内层管外壁有一绝缘绝热保温层,外套电磁加热线圈,线圈外有一层绝缘包布。如图1所示,有一个水位控制电路16,一端与两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水泵21的控制电路22相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的蒸汽包12下侧设有回水管9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各外层套管内的水都从下往上走,各外层套管之间的水从上往下走,各中层套管之内和各中层套管之间的水从下往上走,各内层管之间的水从下往上周,这种设计能使水充分吸收电磁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外层套管内的水温最低,内层管内的水温最高,因此向外界环境中的散热量也很低。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将蒸汽包设在最上层,两重套管和第一个三重套管并列设置,第二个、第三个三重套管并列设置,整个设备的高度仅为三根外管的高度,结构稳定性好,热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加热器,包括外层套管、绝缘绝热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及其电源,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蒸汽包(12),此蒸汽包(12)通过蒸汽管道(10)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此两重套管(11)的外层套管的上侧通过水管(6)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19)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1)与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20)与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4)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管道(15)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2)与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8)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7)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3)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有一个水泵(21)通过水管(17)与两重套管(11)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所述的各中层套管和内层管外壁有一绝缘绝热保温层,外套电磁加热线圈,线圈外有一层绝缘包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水位控制电路(16),一端与两重套管的内层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水泵(21)的控制电路(2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包(12)下侧设有回水管(9)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磁加热
,特别是一种电磁加热器,适用于石油开采等领域,这种电磁加热器包括外层套管、绝缘绝热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及其电源,整个电磁加热器有一个蒸汽包,一个两重套管,三个三重套管,一个水泵和一个水位控制电路,蒸汽包和两重套管之间、两重套管和三重套管及三重套管之间均用连接管相互连接。各外层套管和中层套管内的水从下往上走,外层套管之间的水从上往下走,中层套管和内层管之间的水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器,包括外层套管、绝缘绝热保温层,电磁加热线圈及其电源,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蒸汽包(12),此蒸汽包(12)通过蒸汽管道(10)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此两重套管(11)的外层套管的上侧通过水管(6)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19)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1)与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外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20)与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管(4)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管道(15)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中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此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中层套管上侧通过连接水管(2)与第三个三重套管(3)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8)与第二个三重套管(5)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7)与第一个三重套管(8)的内层管相连接,此内层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3)与两重套管(11)的内层管相连接,有一个水泵(21)通过水管(17)与两重套管(11)的外层套管下侧相连接,所述的各中层套管和内层管外壁有一绝缘绝热保温层,外套电磁加热线圈,线圈外有一层绝缘包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犹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犹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