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卷帘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057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火卷帘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包括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用于防火分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单元、通信单元、烟雾检测装置和报警单元,烟雾检测装置和报警单元均连接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借助通信单元与消防控制中心通讯连接,烟雾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火灾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低、功耗高以及检测效果差,从而无法及时使防火卷帘起到隔离作用的问题。时使防火卷帘起到隔离作用的问题。时使防火卷帘起到隔离作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火卷帘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防火卷帘控制
,具体的,涉及防火卷帘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防火卷帘是用于防火分隔措施的建筑耐火构件,在火灾发生时起防火分隔的作用。防火卷帘通常应用在商业场所的通道中,不但可以起到消防隔离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防盗作用。这样当火情发生时可以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为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财产损失,因此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0003]防火卷帘通常与火灾检测装置联动配合,火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火灾,当有火灾发生时,防火卷帘关闭,从而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但现有的火灾检测装置存在检测精度低、功耗高以及检测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无法及时使防火卷帘起到隔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防火卷帘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火灾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低、功耗高以及检测效果差,从而无法及时使防火卷帘起到隔离作用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包括防火卷帘,所述防火卷帘用于防火分隔,还包括主控单元、通信单元、烟雾检测装置和报警单元,所述烟雾检测装置和所述报警单元均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消防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所述烟雾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
[0007]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管D2,电容C1、电阻R6、运放U1和电阻R7,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阴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阳极通过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供电端连接电源控制电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0008]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1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4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10V电源,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10V电源,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运放U1的供电端。
[0009]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红外接收电路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0、电容C2、电阻R9、电容C3、电阻R11和运放U2,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2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
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0010]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红外发射管D1、三极管Q1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管Q1的阴极,所述红外发射管Q1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4接地。
[0011]进一步,本技术中还包括防火卷帘控制电路,所述防火卷帘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6、光耦U6、电阻R25、继电器K1和三极管Q5,所述光耦U6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26连接5V电源,所述光耦U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光耦U6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5连接12V电源,所述光耦U6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继电器K1的公共端连接所述防火卷帘的控制电机。
[0012]进一步,本技术中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防火卷帘限位模块和第二防火卷帘限位模块,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防火卷帘上端,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防火卷帘下端,
[0013]所述第一防火卷帘限位模块和所述第二防火卷帘限位模块的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防火卷帘限位模块设置在卷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防火卷帘限位模块设置在所述卷轴的第二端,
[0014]所述第一防火卷帘限位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28、磁敏电阻MR1、磁敏电阻MR2、电阻R12、电阻R29、运放U3和电阻R30,所述电阻R27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27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8接地,所述磁敏电阻MR1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磁敏电阻M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磁敏电阻MR2接地,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2连接所述磁敏电阻MR1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29连接所述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30连接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0015]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防火卷帘限位模块还包括电阻R13、电阻R14、变阻器RP1、运放U4和电阻R15,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5V电源,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中,烟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烟雾浓度,并将烟雾浓度值送至主控单元,当烟雾浓度值超过设定值时,表明该区域可能会发生火灾或已经发生火灾,主控单元发出指令,使防火卷帘下降,将着火区域与未着火区域形成隔离,防止火势蔓延。同时报警单元将发出着火区域的语音报警信号,使现场人员及时撤离,从而保证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当火灾发生时,主控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消防控制中心,以便消防控制中心
收到火灾信号时,迅速安排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实施灭火措施。
[0018]烟雾检测装置采用红外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烟雾浓度,其中,红外发射电路用于发射红外光,红外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红外光。无烟雾产生时,红外接收电路无法接收到红外发射电路发出的红外光,当有烟雾产生时,将产生烟雾颗粒,红外发射电路所发出的红外光经过烟雾颗粒时产生散射,一部分散射红外光被红外接收电路吸收,烟雾浓度越高,红外接收电路吸收红外光越强,红外接收电路将吸收的红外光强信号转为与其对应电信号送至主控单元,当转成的电信号超过设定值时,主控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包括防火卷帘,所述防火卷帘用于防火分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单元、通信单元、烟雾检测装置和报警单元,所述烟雾检测装置和所述报警单元均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消防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所述烟雾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管D2,电容C1、电阻R6、运放U1和电阻R7,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阴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阳极通过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供电端连接电源控制电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1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4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10V电源,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10V电源,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运放U1的供电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0、电容C2、电阻R9、电容C3、电阻R11和运放U2,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2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红外发射管D1、三极管Q1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管Q1的阴极,所述红外发射管Q1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4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观霞黄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玛钢炜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