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55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包括加热烘箱,加热烘箱的中间部位贯穿于聚酰亚胺薄膜,加热烘箱的前面一端设置有控制器,加热烘箱的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传输构件、第二传输构件和第三传输构件,两个第一传输构件与加热烘箱之间均设置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聚酰亚胺薄膜位于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正上方,装置通过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再通过控制器分别对多个伺服电机的驱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聚酰亚胺薄膜在不同位置的传输速度进行调节,且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活动传输辊对聚酰亚胺薄膜下压来调节聚酰亚胺薄膜传输时的张力,使得聚酰亚胺薄膜的张力得到控制和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加工
,具体为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薄膜经聚酰胺酸溶液流延成膜拉伸后高温酰亚胺化而得,有突出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特别适宜用作柔性印制电路板基材和各种耐高温电机电器绝缘材料。
[0003]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没有控制或调节聚酰亚胺薄膜所受张力的部件,聚酰亚胺薄膜在加热前或加热后所受到的张力除了自身的重力还会受到传输时的牵拉力,从而增大了聚酰亚胺薄膜传输时所受到的张力,让聚酰亚胺薄膜容易在传输时因为所受张力过大受损,且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没有限位部件,在不同宽度或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在装置上传输时容易向侧边滑动或活动,让聚酰亚胺薄膜容易划到侧边的部件而受损,影响了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0004]所以,如何设计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以解决上所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过程中所受张力没有得到控制或调节的不足之处。
[0006]为实现上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包括加热烘箱,所述加热烘箱的中间部位贯穿于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加热烘箱的前面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加热烘箱的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传输构件、第二传输构件和第三传输构件,所述第一传输构件、所述第二传输构件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依次沿直线排列,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依次穿过所述加热烘箱两侧分别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构件、所述第二传输构件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两个所述第一传输构件与所述加热烘箱之间均设置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位于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正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构件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的前面一端的中间部位均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能够带动传动皮带转动,所述第一传输构件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上均设置有组合辊,所述组合辊的顶部通过轴连接有顶部活动辊,所述组合辊的底部通过轴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轴的前面一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所述传动轮外,且所述传动皮带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轮转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穿插于所述转动辊和所述顶部活动辊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构件靠近所述加热烘箱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能够转动且支撑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连接板传输辊,所述第一传输构件的
顶部的端部设置有能够转动且支撑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第一传输辊,所述第一传输构件的中间部位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传输构件,所述限位传输构件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侧相对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能够在所述横杆上活动,所述活动块的侧边嵌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能够嵌入所述活动块内并挤压所述横杆,所述活动块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轴连接有顶部轮和底部轮,所述聚酰亚胺薄膜贯穿所述顶部轮和所述底部轮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构件的前后两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活动槽,所述第二传输构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活动传输辊,所述活动传输辊连接的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螺纹柱,所述连接螺纹柱能够在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贯穿所述活动槽的所述连接螺纹柱外套设有固定螺帽,所述第二传输构件的顶部的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输辊,另一侧设置有第三传输辊,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依次穿插于所述第二传输辊和所述活动传输辊与所述活动传输辊和第三传输辊之间形成V形,所述第三传输构件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能够转动且支撑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第四传输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装置通过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再通过控制器分别对多个伺服电机的驱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聚酰亚胺薄膜在不同位置的传输速度进行调节,且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活动传输辊对聚酰亚胺薄膜下压来调节聚酰亚胺薄膜传输时的张力,使得聚酰亚胺薄膜的张力得到控制和调节。
[0013]2.该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限位传输构件可以根据聚酰亚胺薄膜的宽度调节两个活动块的间隔距离,让不同宽度或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以在限位传输构件上传输,调节之后的活动块得到固定,再将聚酰亚胺薄膜穿过两块活动块上设置的顶部轮和顶部轮之间,从而让不同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均能够在限位传输构件上进行限位传输,保持聚酰亚胺薄膜传输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传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传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传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传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加热烘箱;2、聚酰亚胺薄膜;3、控制器;4、超声波距离传感器;5、第一传输构件;6、第二传输构件;7、第三传输构件;8、伺服电机;9、连接板;10、连接板传输辊;11、传动皮带;12、组合辊;13、第一传输辊;14、限位传输构件;15、活动槽;16、活动传输辊;17、连接螺纹柱;18、固定螺帽;19、第二传输辊;20、第三传输辊;21、第四传输辊;22、传动轮;23、转动辊;24、顶部活动辊;25、活动块;26、固定螺栓;27、横杆;28、底部轮;29、顶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所述,显然,所描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所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所述本技术和简化描所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所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包括加热烘箱(1),所述加热烘箱(1)的中间部位贯穿于聚酰亚胺薄膜(2),所述加热烘箱(1)的前面一端设置有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箱(1)的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传输构件(5)、第二传输构件(6)和第三传输构件(7),所述第一传输构件(5)、所述第二传输构件(6)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7)依次沿直线排列,所述聚酰亚胺薄膜(2)依次穿过所述加热烘箱(1)两侧分别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构件(5)、所述第二传输构件(6)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7),两个所述第一传输构件(5)与所述加热烘箱(1)之间均设置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4),所述聚酰亚胺薄膜(2)位于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4)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构件(5)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7)的前面一端的中间部位均设置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能够带动传动皮带(1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构件(5)和所述第三传输构件(7)上均设置有组合辊(12),所述组合辊(12)的顶部通过轴连接有顶部活动辊(24),所述组合辊(12)的底部通过轴连接有转动辊(23),所述转动辊(23)的轴的前面一端设置有传动轮(22),所述传动皮带(11)套设在所述传动轮(22)外,且所述传动皮带(11)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轮(2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2)穿插于所述转动辊(23)和所述顶部活动辊(2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4)和所述伺服电机(8)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可控的聚酰亚胺薄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构件(5)靠近所述加热烘箱(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荣明熊庆邦鲁浩黄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菲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